APP下载

财务智能化时代对高职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2020-12-17韦丽青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营销界 2020年20期
关键词:财会财务会计课程体系

韦丽青(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财务智能化时代已经来临

近年来,随着“大智移云物区”等新兴技术的蓬勃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财务领域的应用如潮而至。2017年5月,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德勤的财务智能机器人—小勤人上线,随后普华永道、安永、毕马威相继亮出自家财务机器人及对应的解决方案。德勤财务智能机器人主推财务领域,普华永道机器人则拓展到了人力资源、供应链。安永智能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外汇支付、订单管理、数据清洗、数据分析等。除应用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财务机器人,各类财税机器人也纷至沓来,例如:发票查验机器人、出口退税机器人、报税机器人等。此外在其他类型企事业单位也纷纷引入智能化财务产品,财务智能化时代显然已经来临。

■财会智能化时代对财会人才提出更高要求1

所谓财务智能化,是指在财会工作领域内,使用嵌入了当代人工智能技术(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的财会软件及其配套设备、信息系统,以实现财会工作的自动化处理和财务信息利用效率的提升[1]。财务智能化体现的是一种技术手段的运用,而技术手段的变革推动了传统财会工作模式的改变。会计工作业态的变革对财会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业财融合加深,要求财会人才具备更高水平的综合素养

新技术催生财务智能化时代,衍生出灵活多样的商业模式,特别是在互联网经济环境下,传统实体经济模式悄然转型。传统商业模式下,企业普遍认为财会工作仅仅是一种事后的核算工作,财务工作的起点是业务工作的终点,虽然也有分析财务数据,据此提出预测、辅助决策,但这方面工作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此外,财务部门对业务部门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了解不足,也没有深入了解的主动性。但在财务智能化结合新商业模式的背景下,新的技术手段和商业环境为业财融合提供了支撑,财务处理流程与业务运作衔接将更加紧密,促使财务部门改变工作习惯,视企业业务和财务为一个整体,将财务工作渗透、延伸到业务活动。企业智能化系统的使用进一步加强了业财融合的粘度,企业都希望借助智能化系统提高管理水平,延伸财会管理的深度,特别是在企业规模不断壮大,企业内部机构庞杂的情况下,管理工作的覆盖面逐渐被拉宽,企业迫切需要综合能力更强的财会人才。

(二)终端自动化程度提高,要求财务人员担当战略引领者

财务智能化的突出特征是终端处理的自动化。如对票据信息的采集,实现了票据自动录入和分类,大幅度减少人工条件下财务人员对凭证进行识别、判断、确认、录入等旨在收集会计信息的工作量,大幅减少纸质凭证材料的使用。财务智能化时代对票据、凭证的管理完全不同于传统手工方式,对传统手工会计技能的要求显著降低,但新时代对财会人员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大量凭证处理工作中解脱出来的财务人员在新时代背景下需具备数据收集、加工、分析能力;要具备一定的财务编程能力;要懂得基于区块链、云技术的新型信息处理系统;还需精通会计准则、财税制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等知识;工作中还要熟知企业经营管理方略、内部控制情况、战略管理要求、预算控制情况等。即在财务智能化时代的财务人员需站在企业管理的角度用更具前瞻性的眼光去处理工作,需扮演企业战略引领者的角色。

(三)企业内部和外部系统链接密切,要求财会人才有更强的业务处理能力和协调能力

在人工智能环境下,各类软件及平台不仅仅应用于企业会计信息系统,还应用于销售、采购、库存统、人力资源管理等系统,软件和平台的应用使得企业信息共享。此外,企业与外部系统链接更为紧密,会计信息系统密切对接税务系统、票据管理系统、外部审计系统等。智能化支撑企业内部各系统以及内部与外部系统彼此关联和沟通,这就要求财务人员要不断地学习新技能,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处理能力,提高与企业各部门人员沟通交流能力,与银行、税务、工商、事务所等部门人员的协调能力,不再是埋头打算盘的“账房先生”。

(四)智能化推动财务共享,要求财会人才具有更强的财务谋划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近年“营改增”、五证合一、金税三期工程等一系列改革,尤其是智能化推动财务共享中心的变革,企业财务工作运行变得标准化和自动化,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企业更关注于价值创造和风险管控,这就要求财务会计人员积极参与企业的决策,成为能够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的综合型人才。

■财务智能化时代对高职财会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财务智能化时代如潮而至,高职院校应顺应时代变革,在充分认识时代发展对财务人才要求的基础上,努力打造学生就业优势,以减少这场变革对财会专业学生就业产生的冲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转变人才培养导向

从上述财务智能化时代对财会人才的要求,可见高职财会人才的培养重点不能仅仅停留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上,应转向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传统的人才培养重基础核算技能训练,这与智能化发展趋势不符,时代发展要求学校不断调整财会专业人才培养导向。智能化时代客观要求财会专业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和业务处理能力,人才培养必须向管理型、决策型财会人才方向转变。在日常教学中,学校和教师还应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加强决策类、创新创业类等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除了日常课程教学外,应该鼓励和组织学生参与一些与管理能力、战略决策能力相关的专业竞赛。例如,“网中网杯”财务决策大赛、会计技能大赛。在竞赛中选手需对预设企业全盘经营和管理,这需要学生具备坚实的财务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管理学、经济学、营销学、金融学、战略风险管理等多学科知识。通过参加竞赛,学生在组织、管理、决策和创新等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得到增强,学生也能及时获得专业领域最新知识。

(二)改革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的落脚点在课程体系,为适应财务智能化时代发展要求,财会专业课程体系必须打破传统课程体系,围绕智能化背景下财会人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重构课程体系。删除一些新时代需求甚少的内容,如珠算、点钞;压缩一些基础核算型课程的课时,突出一些课程的地位,如财务管理、管理会计、财务决策和信息技术课;增加一些体现新兴技术发展的课程,如财务共享、智能报税、大数据理论基础与应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课程;改造一些课程,如会计电算化、会计综合实训等课程,使这些课程内容契合当前会计真实工作情景;还可增设选修模块,如礼仪课、演讲与口才、信息安全等课程,进一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改革课程体系,并将课程实施落到实处,才能培养快速适应财务智能化时代的财会专业人才。

(三)财务会计课程定位的思考

财务机器人取代人工完成大量重复性、机械性的财务基础核算岗位工作,冲击大量的传统财务会计岗位,“会计职业消亡论”“财务会计消亡论”一度弥漫会计界,致使师生疑惑是否还开设财务会计课程,以及是否应该转向管理会计为重。研究表明:现实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将会融合,财务会计的实质性内容仍然存在,会计人员在会计智能化时代被减少或转型从事其它会计工作,会计职业仍然存在[2]。

因此师生们应坚信财务会计课程在财会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财务智能化时代不仅没有削弱该课程的地位,反而为其提供了改革的契机。新的时代要求会计教育要从传统的“重核算”转变为“重管理”。“重管理”并不是取消或弱化财务会计课程,进而让管理会计完全取代财务会计。诚然在“重核算”时代,财务会计课程得到了充分重视,管理会计课程开设不足,但新时代背景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将高度融合。财务会计是一门技能型课程,同时也传授给学生一种理论和思想。在教学内容上它以讲授会计业务处理为主,是企业会计准则、制度的具体应用,而准则或制度实际上是一种契约。准则的选择是具有经济后果的,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会有不同的经济后果,可见财会计担起资源配置作用。财会会计理论的逻辑性强,比较抽象,把财务会计学习理解为就是写会计分录是没有从本质上理解财务会计课程在整个财会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结语

财务智能化时代已经来临,新时代对财务人员的知识和能力有了新要求,为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高职院校应从转变人才培养导向,改革课程体系等多种举措来改进财会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工作。

猜你喜欢

财会财务会计课程体系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混合式项目化教学模式探讨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基于CDIO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转型思考
中小企业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策略
新形势下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发展
财会专业人才培养规划与就业发展研究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