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证书背景下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020-12-17王红重庆旅游职业学院

营销界 2020年51期
关键词:等级证书职业技能证书

王红(重庆旅游职业学院)

■引言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将“1+X”证书制度作为缓解高职教育就业矛盾,拓展就业渠道的重要通道。“1+X”证书制度,明晰“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重要价值,鼓励更多的高职院校将职业技能等级培训活动纳入到育人体系中,深化职教改革,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在这一背景下,站在制度实施层面,需要做好顶层设计,把握职教改革的开放性,坚守职教改革的公益性,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

■“1+X”证书制度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必要性

酒店行业属于现代服务业,最初的职业资格证书有准入类职业资格、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和管理类培训资格证书。2014年,国家下发通知,取消相关准入类资格、水平评价类、管理类培训等资格评定活动。2019年,教育部出台“1+X”制度,旨在规范职业技能等级资格评价体系。[1]酒店类行业具有劳动密集型、岗位众多特点,不同岗位职责随着酒店业的发展,也带来新的变化。如现代网络预定模式的发展,前厅预订岗位工作量越来越少,而是由客人通过旅行社、在线旅游企业等多个渠道自主完成,前厅预订岗位工作重心的转移,要体现在客人入住、在店、离店时所提供的“有温度的服务”中。同样,酒店业类型较多,科技的进步,对一些岗位也提出更多新的要求。如高星级酒店所提供的送餐服务,可以被机器人所代替,降低酒店管理成本,提高酒店送餐服务规范性、及时性。酒店在入住登记领域,开设自助服务窗口,满足客人自主办理入住手续。在酒店营销领域,新媒体营销途径的拓展,如抖音短视频营销,微信营销等模式,提高了酒店业营销精准度。

“1+X”制度背景下,酒店管理专业更要审时度势,积极探索,将之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联系起来,打造“双元”育人模式。现代数字化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对于酒店管理专业,高职院校要做好前瞻性规划,通过引导、参与社会化机制,完善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体系的互融,深化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职业教育在改革实践中,要秉承学习与借鉴,结合学科育人实际,开创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德国的“双元制”、澳洲的“TAFE”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模式,加拿大的“能力为本”模式,美国的社区学院模式等。[2]“1+X”证书制度背景下,为深化产教融合拓展了路径,将“证书”培训与“学历”教育整合起来,进一步拓展和优化学科课程结构,构建专业化教师团队,实现“双主体”合作育人。“1+X”证书制度,可以更好的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特别是在教材、教法、教师改革中,将校内与校外资源进行拓展整合,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生态链,增强职教办学活力。

■“1+X”证书背景下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点

职业院校在推进“1+X”证书制度下,要突破传统育人模式,要将重心放在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上。如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获得“前台接待证”“糕点师”“咖啡师”等多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1+X”背景下,提高了职校人才培养质量。在实施中,需要把握三点。

(一)顶层设计要把握“开放性”

从“1+X”证书制度的实施,证书本身,要提升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水平,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互衔接,要从教育顶层深化办学机制改革,确立育人方向。建议从政策、制度上,对职业标准由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对教学标准,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制定。通过科学统筹各部门职责功能,以“开放性”态度,实现多主体的共同参与。同时,要加强对旅游业、酒店业等主体的参与,贴近行业实际,共同制定职业资格等级框架体系,确保各部门协同并进。

(二)职业教育坚守“公益性”

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要把握“公益性”特征。考虑到职业教育专业多样性,发展不同步性实际,在“1+X”背景下,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与现有经济体制相契合。政府方面要确立市场地位,积极协调职业教育与培训标准化建设任务,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职业资格标准化制定,鼓励更多的酒店业、旅游业单位,能够发挥监督职责。“1+X”证书制度的实施,将教育行政职能与“优胜劣汰”市场机制相融合,避免认证重复、滥发证、乱培训等弊病,确保职业资格管理科学、有序。

(三)确保职业教育向内涵式发展

从职业教育实践中,要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的育人经验,优化人才育人方案和管理办法。“1+X”证书制度的实施,将学历教育与职业等级培训相并列,兼顾学科教育与职业培训,促进两者的互融互补。需要强调的是,在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中,两者的定位不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不能缩短学历教育课时,更不能减少学历教育知识和能力培养。对于酒店管理专业,在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中,要运用“学习迁移”理论,实现两者的协同。在职业资格培训环节,引入企业真实情境,走进酒店,接受某一岗位实训。在校内专业教育中,从知识理论学习、岗位实训教学,要顺应学科特点,确保教育可持续性。职业教育要从重外延转向重内涵发展,对“1+X”证书制度的实施,要从酒店管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中,将学历教育课程与职业岗位标准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X”证书背景下酒店管理专业育人模式的实施

(一)鼓励国际酒店企业参与,完善酒店管理专业证书培训评价体系

“1+X”证书制度下,对酒店管理专业育人模式的改革,要与国际酒店企业相结合,从课程设计、组织、实践、实习等环节,由国际酒店企业、国内酒店集团等共同参与其中,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行业特点,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如利用节假日等课余时间,安排学生走进酒店企业,认知岗位,习得职业技能,化解酒店企业节假日高峰期“招工难”问题,实现院校、企业、学生“三赢”。同时,酒店类企业在“X”证书等级考核与标准制定中,要全程参与,负责实施与考核。如酒店不同岗位职业标准的制定,教学课程及职业技能的学习,要与高职院校协同一致,做好相关证书技能的有效考核。在酒店组织评价中,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对学生的考核与培训。校企双方在师资、专家、质量督导方面,共同组建考核队伍,对相关岗位职业技能等级进行核定。加强激励机制建设,特别是在酒店管理领域,要充分发挥校企优势和主动性,从人才培养、人才使用、激励评价等方面,重视职业技能等级培训与实践评价,从经费、设施设备建设上,开辟专门的实训与教学评价场地,完成学生职业技能等级鉴定。

(二)增进校企合作,动态考核学生职业等级技能

基于“1+X”证书制度,从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的协同,需要深化校企合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职业技能等级考试,从职业技能学习中,提高自我综合职业素能,更好地走向未来岗位。“1+X”制度下,酒店管理专业学科教学,要引入国际、国内先进酒店企业的职业技能标准体系,要在学校教育中,将酒店业新的服务理念、服务技能、服务流程等纳入教学中。如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认证体系,与国际、国内酒店集团,完善前厅接待证书、餐饮证书、客房师证书、花式调酒师、品酒师、咖啡师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程体系;对照酒店管理行业实际,积极开发、认知与酒店相关的其他等级证书。如酒店营销师证书、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师、酒店职业经理人证书。结合现代酒店服务业发展,拓展与酒店职业相关的素质类职业技能证书。如酒店普通话证书、酒店职业英语证书、酒店计算机管理证书、酒店日语证书等。通过对不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设计、开发与实施,要结合行业发展趋向,要联系院校学情,要综合校内外师资优势,增进理实一体化教学。在高职教学中,要对照酒店行业相关标准,要充分利用现代媒介技术平台,整合教学资源,如在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教学中,注重信息化教学,构建学科课程资源库,建立完善酒店管理专业相关实训课程学习档案,提高实践教学针对性。

(三)注重课程建设,打造“双师型”师资团队

“1+X”证书制度背景下,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模式的变革,要积极顺应行业发展实际,从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建设、选修课程、实践实训课程等体系中,强调专业知识、技能的教学,让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外,还能获得更多的“X”证书。在课程整合上,将原有的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酒水服务与管理、职业英语、酒店管理实务、酒店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微信营销、创业指导等课程,与“X”证书课程进行对接,设定客房服务师(初、中、高)。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将校内专业师资,与酒店企业技师、行业专家整合起来,参与到酒店职业技能等级培训与考核中,发挥各自优势。“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鼓励校内教师教学创新,引入酒店业“能工巧匠”,共同组建优质师资队伍,对职业技能等级考核的理论与实践部分进行负责落实,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水平。

■结语

“1+X”证书制度下,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要从校企深度融合,构建面向职业岗位的多元化、动态化课程体系。校内课程,从理论与实训相结合,校外实践,以企业实训为重点,紧紧围绕“1+X”育人目标,构建多维度教学场景和教学体系,实现“知行合一”,将“X”证书与酒店管理学历教育统合起来,提高育人成效。

猜你喜欢

等级证书职业技能证书
WJCI 收录证书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1+X 证书制度”导向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收录证书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职业技能大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