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对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作用
——由课例《超市中的魔法》引起的思考

2020-12-17江苏省徐州市青年路小学杜长娥

数学大世界 2020年31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数学知识情境

江苏省徐州市青年路小学 杜长娥

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且逻辑性较强的科目。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普遍都是单纯新授知识,数学课堂枯燥乏味,很难引起儿童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融入一些生活素材,不仅能够让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化、形象化,更能让数学课堂变得生活化,学生参与课堂程度更高,课堂气氛更加生动活泼,更重要的是课堂将知识巧妙地与生活联系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提升数学思维,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生活素材有着重要意义。

一、巧妙设计生活情境,促进学生数学分析思维的发展

课堂教学中,导入属于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确保课堂效果的关键。由于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以及复杂性,小学低年级段学生的注意力时间较短,低年级段数学教师设置一些生活情境并巧妙处理,不仅可以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提高其探究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并且能使其充分感知数学知识的魔力,使其数学思维得到发展。

例如,在讲授“2 元的奥秘”期间,教师基于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人民币的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营造一个学生熟悉的超市生活情境,巧妙地与日常生活经验联系,感知生活中充满着“魔法”:豆妈带着小能豆去超市购物,小能豆买了一盒7 元的饼干,在结账的时候给了售货员一张10 元的人民币,可是售货员却问小能豆:“你手里还有没有2 元零钱?”小能豆心想:明明我付了10 元钱,不是已经超过7 元了吗?为什么还要再付2 元呢?聪明的小朋友,你们知道这其中的奥秘吗?通过让儿童在熟悉的具体情境中对“2 元的奥秘”进行自主探究,一方面可以加深其对人民币面值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打破学生已有的思维定式,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通过思考与分析,学生理解到之所以售货员让小能豆再支付2 元,是因为售货员可以直接找给他5 元,这样方便找零。

以此为例,学生通过“凑整找零”这一环节的练习,一方面充分体会到数学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另一方面会开动脑筋,灵活运用数学思维,从小养成事事处处巧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习惯。

二、借助生活素材,提升学生数学推理思维

学习是儿童进行主动建构的一个过程,因为儿童缺少生活经验,所以其在学习数学知识期间,很难对数学知识形成形象、直观的理解,通常会形成一种思维短板,有时还会造成一些学习错误,进而对学习效果造成影响。这时,数学教师可引入一些生活素材,把理解起来较为困难的知识借助生活情境呈现出来,进而开阔儿童思路,锻炼其推理思维,提升其学习效率。

例如,在“哪种更合算”的教学环节,数学教师也营造了一个超市常见的促销场景,同种商品有两种促销活动:买3 送1 和买5 送2。而题目中的小能豆由于和学生处于同一认知层次,不知道哪种更合适。另一边,小能豆的妈妈在已经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一定的推理能力的基础上,能够快速知道买第二种更合算。以此为契机,向学生提出问题:小朋友们知道妈妈是如何迅速判断出来的吗?

生活中包含很多此类问题,若想快速得到答案,只需对一些数学知识进行掌握与演绎推理。买3 送1 相当于买6 送2,而买6 送2 与买5 送2 相比较,自然是买5 送2 更加合算。教师通过“魔法实验室”两种买几送几的活动进行推理比较,使学生的生活经验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综上可知,数学是一门根植于生活而且充满魔力的学科,它来源于生活,与生活密不可分。在教学过程中,生活化的数学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将数学回归于日常生活中,形成正确的数学学习观。但如何让数学魔力得以体现,需要教师对授课内容和方法进行不断探索。教师若想建立高效的数学课堂,需要对生活素材加以运用,这样能够使抽象知识具象化、生动化,使学生在现实问题转变成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数学思维与应用能力。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数学知识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生本教育”理念对小学数学教师成长的作用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提升途径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