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2020-12-17山东省无棣县第三初级中学郭庆秀
山东省无棣县第三初级中学 郭庆秀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数学知识内容创设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高效学习数学知识内容,真实地感受数学知识点、明确数学中的重点。因此,本文重点阐述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
一、创设教学情境应遵循的原则
1.启发性原则
教学情境应用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能够启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创设情境时应遵循启发性原则,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效率。
2.一致性原则
教师在教学之前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教学情境的创设应该符合教师所设定的教学目标,保持一致性原则创设教学情境更为实际。
3.灵活性原则
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掌握课堂教学的灵活性,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难题,利用教学情境进行解决。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不能提前预知学生的难点与问题,故此,教师要具备足够的智慧与灵活性,在课堂教学中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创设教学情境的几点策略
1.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
创设自由、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其无可比拟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应为学生营造适合学习数学知识内容的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课堂的中心,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尊重的沟通关系。教师对学生要有耐心,听从学生内心的想法,根据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创设情境,营造学生喜欢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课堂听课的注意力。
2.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创设探究问题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与探究的成就感。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几何图形初步》一课时,教师在课堂上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物体,让学生根据物体探究其属于哪种几何图形,学生的探究欲被充分激发,积极寻找问题答案,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知识内容掌握得更为深入,对于几何图形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得到提高。
3.创设竞争性情境,调度课堂的学习氛围
学生之间建立良性竞争更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效率。在创设竞争性情境模式下,学生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课前就对重要的数学知识点进行预习,课堂中会认真听讲,在课堂提问中也能争先恐后地回答相关知识点,调动课堂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二元一次方程组》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设置相关练习题,如:“有21 枚20 分与50 分的邮票,共6 元6 角,其中20 分与50 分的邮票各多少枚?”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提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然后分组形成合作关系,解答数学知识点,哪组先解答出结果,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学生在该情境环境的促进下,会积极踊跃地参与到学习中,从而调动数学课堂的教学氛围。
4.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把抽象问题直观化
数学知识内容中包含较多抽象性知识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理解与掌握。对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将知识点呈现在多媒体中,学生通过观看相关视频提高注意力,将数学知识的抽象问题直观化。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中《全等三角形》一课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分不清楚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多媒体的视频与图片能够直观地展示各类三角形之间的抽象关系,使得学生学习更为高效,知识理解更为深入。教师要将课堂教学内容落实到实际内容中,全面培养学生的整体能力,构建具有实效性的课堂。
5.借助数学故事,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可以借助数学故事创设教学情境,一方面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更为深入。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中《轴对称》一课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讲解相关数学故事,同时展示生活中的轴对称事物,在数学故事的影响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情境进行教学,为学生构建实效性教学课堂,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点学习的求知欲,让学生从内心接受数学知识,在情境中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程度,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