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入科技活力 构建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

2020-12-17浙江临海市回浦高中张彩珍

数学大世界 2020年15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信息技术数学

浙江临海市回浦高中 张彩珍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高中数学教师除了要重视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积极探索最佳化的教学模式,同时要对怎样整合信息技术和高中数学教学进行研究。合理科学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把抽象化的数学知识转变成形象化、具体化的数学知识,将学生的数学兴趣充分激发出来,使其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数学成绩有效提升,从而实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最佳化。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布鲁纳曾说过:“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刺激。”只有充分激发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他们才会愿意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之中。数学具有抽象性、理论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学生在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总是机械地记忆概念、定理和做练习题,这样的学习方式十分无趣,难以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而多媒体融合了声音、视频和图像,用图文并茂的动态画面呈现出抽象的数学知识,将视觉和听觉有机结合在一起,化抽象为直观,促进了教学内容趣味性的有效增强。对学生来说,这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其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好奇心的激发极为有利。

以“圆锥曲线的定义”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椭圆、抛物线和双曲线呈现在学生面前,以此加深学生对生活中的圆锥曲线的感受,既充分激发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了双曲线、椭圆定义和抛物线。这样,借助动态的方式把抽象的概念展示出来,使那些看似静止、孤立的事物变得更加形象,这样便可以把学生的理解难度降低,从而将概念清晰掌握。

二、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内容

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往往涉及非常多的重点知识,而如果想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顺利突破教学难点内容,让学生较好地掌握难点内容,成功解决实际问题,就需要教师不断展开探索。信息技术集视频、图像、声音为一体,可将难点内容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从而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立足于教学内容,对信息技术予以灵活应用,借以有效突破教学难点内容。

比如,在教学“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将多媒体设备的优势发挥出来,为学生播放作函数y=sinx图像的过程,让学生对正弦曲线有直观认识,大大提高其学习质量。又如,在对“立体几何”一节知识进行教学时,其涉及的面和线、面和面的空间关系等相关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学生刚接触的时候很难将其记住,无法很好地理解。这个时候,教师就可利用信息技术,将其运算功能和图像处理功能运用起来,为学生清晰展示面和线、面和面的关系,进而使学生深刻理解相关知识,促进学生空间感和学习能力有效提升。

三、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复习

信息技术既可以在高中数学新知识教学中运用,还能在复习课的教学中运用,给予学生帮助,使其所学知识得到巩固。比如在教学完每节课后,教师可以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以此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教师可以借助一些网络平台,为学生展示其他教材中的经典题型,使其借助练习将知识熟练掌握。为了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检查,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一些电子试卷上传在平台上,对学生展开检测,使其借助自我检测发现自身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复习中,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展示理解难度较大的题和易错题,对其展开有针对性的训练,或借助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监测,之后解答各学生所出现的问题。以“函数”相关知识为例,当学生学习完本节课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客户端,让学生在客户端中自主选择题目展开练习。如当学生把一道函数题目做好后,若是答案正确,便自动跳过其他习题,若是答案不正确,计算机便会跳到相似的练习题,直到学生做正确为止。借助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展开更有针对性的练习,使学生的时间得到了节约,同时还能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借助信息技术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同时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教学的问题,结合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方式,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提问,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以此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有效发展,使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信息技术数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