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近发展区”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语用能力教学研究

2020-12-16曹文刚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语用能力

摘 要: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是其社会文化理论的代表性理论,阐释了学习、教学与发展之间的内部联系,主张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在“最近發展区”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发展出的“支架式教学”和“交互式教学”教学模式,对当前的大学英语语用能力教学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语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 H319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20)04-0102-04

一、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略作ZPD)理论是苏联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列·斯·维果茨基(L. S. Vygotsky)(1896-1934)首先引入心理学研究的,用于解释儿童智力的发展,阐释了学习、教学与发展之间的内部联系。“‘最近发展区概念强调了教学在发展中的主导性、决定性作用,揭示了教学的本质特征不在于‘训练、‘强化业已形成的内部心理机能,而在于激发、形成目前还不存在的心理机能。因此,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儿童的文化发展机制总体上表现为从‘最近发展区向‘现有发展水平的转化,而‘最近发展区概念的一般意义正在于强调,在儿童那里,发展来自于合作,发展来自于教学。” [1]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发展至少可以确定为两个发展水平。只有了解这两种水平才能真正了解儿童的发展进程和教学可能性之间的关系。第一个水平是既有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在没有成人或同伴帮助下能独立完成任务,构成了他的现实发展区,属于社会层面;第二个水平是潜在发展水平,是那些心理机能的成熟正在进行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解决问题,需在成人或同伴的帮助下,在活动中通过模仿和自己的努力才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属于心理层面。介于这两个水平之间的区间就称为“最近发展区”。在发展区内,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较差的学习者的水平,在成人的指导下或与能力较强的同伴的合作中可以得到提高,如儿童的语言能力就是在他周围的成人或同龄人帮助下发展起来的。“‘最近发展区本身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之中,随着某一阶段教学过程的结束,最近发展区就转化成了现有发展水平,从而实现了潜在水平的现实化,在此基础之上便形成高于原来最近发展区的新的最近发展区。因此,发展的过程总是伴随着建立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唤醒或促进了一系列位于最近发展区内处于成熟状态的机能。” [2]维果茨基指出,“不要使儿童的智力局限于传统理论所关注的第一种发展水平,而是要特别关注第二种发展水平,即在教学、同成人(教师等)的合作中形成的决定儿童未来发展潜能的发展水平。”[3]维果茨基在研究儿童心理静态发展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其动态的发展。这一理论从社会文化的视角突出强调学习者的交往行为对能力发展的重要影响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并不断发展,被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各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和研究空间。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维果茨基最具代表性的理论,在同伴合作、动态评估、教学模式等方面对当代教育心理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它吸收了支架式教学、情景性教学、交互式教学、合作性教学等多种当代教学模式,促进了当代的教育教学改革,启发了当代学者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反思与变革。最近发展区理论阐述了个体心理发展与社会的关联,论述了教学与发展问题,强调了教学的主导作用,主张教学促进学生发展,要走在发展的前面,不能滞后于发展或与发展同步,应为学生创造最近发展区。它强调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明确教师是学生心理发展的促进者,阐明了合作学习、同伴影响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倡导对儿童学习潜能进行动态评估。“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思想对教学、学习和发展之间关系的见解独到而深刻,不仅启发了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建构,而且影响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取向,涉及了诸如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发展观等一系列观念的变革与突破,为当代的教育改革注入了勃勃生机,孕育了一系列独特的教育模式。”[4]在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涌现出许多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的精髓。社会文化理论是关于人类认知发展的理论,注重社会文化或环境在人的高级心理机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人的思想就是在社会文化活动中通过语言这种认知活动得以形成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将学习者心理与社会、教学与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突出了认知发展的社会性,教学对发展的促进作用,支架对减轻认知负荷的作用,合作学习对提升学生的重要性,儿童发展具有潜在性等特点,这些思想对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和研究产生了不可比拟的影响”[5]。

二、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语用能力教学中的应用

语用学(Pragmatics)是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研究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外语语用学主要研究如何在外语中理解、使用、习得和产生语言行为模式,语用能力是运用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大学英语学习应加强英语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各种场合都能正确、得体、恰当地使用英语已成为共识。因此,英语语用能力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英语语用能力是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组成部分,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方向,语用能力教学适应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另外,有调查研究显示,语言能力强并不代表语用能力强。因此,加强大学英语语用能力教学势在必行。当前,大学英语语用能力教学仍然是大学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许多教学方法的运用都收效甚微。因此,在大学英语语用能力教学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就显得十分紧迫。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教学模式对大学英语语用能力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和应用价值。

(一)“支架式教学”模式

“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是在“最近发展区”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支架”作用的研究成为二语习得研究的重点。scaffolding原意是脚手架,这个形象的比喻说明了教师使学生穿过其最近发展区的帮助形式,“支架”应按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搭建。“支架”是暂时的、辅助性的,学生通过互动在教师或同伴的帮助下,发展更高水平的能力。学生可以借助教师提供的支架完成任务,从需要教师提供帮助到独立完成任务,沿着“支架”逐步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内化与自身认知水平相一致的知识,控制那些超出学生现有能力的部分。随着学生水平的提高,逐步移开教师提供的支架,把学习的主动权移交给学生,使其独立完成任务。教师在此基础上再建立新的支架,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和建构,进而能进行水平更高的认知活动。

在大学英语语用能力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对话,也重视同伴的帮助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不主张教师“满堂灌”的课堂教学。這种模式改变了教师的角色和地位,将教师从课堂的控制者变成了学生的引导者,只起辅导和帮助的角色,从“主体”转变为“主导”,帮助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教师在英语语用能力教学中对学生指导的过程就是为学生提供支架的过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得到进一步发展,学生成为“核心”,课堂上的成员互相帮助,互为支架,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形成多方位的学习互动。教师在大学英语语用能力教学中充当“支架”作用,学生利用这个“支架”,然后脱离这个“支架”,跨越自身的“最近发展区”,自己的潜在能力得到挖掘,从而英语语用能力得以提高。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资源,找到自己在教学中能起到支架作用的地方,确立教学目标,挖掘学生的潜力,引导其跨越最近发展区。教师应研读教学大纲,做好教学设计,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充分利用教学设备介绍课文的相关背景知识和主题,指导学生预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英汉语中语用方面的差异,从而使学生意识到语言和文化的紧密关联;引导学生总结日常生活常用的语用知识,以此让他们熟悉更多的言语行为;要创设一定的语用能力教学情境,营造一种语用学习的氛围,可以采用讲故事、看录像、问题引入等多种形式。应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境以及更多的课本以外的语用知识素材,让学生从多种渠道了解英语语用知识。在英语语用能力教学中,教师除了进行大量的教学输入,还可以组织学生观摩英文电影并加以讨论,以帮助学生接触语用真实情景,便于他们发展语用能力。此外,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角色扮演来模仿真实交际情景,学生可以模仿所观摩的电影的角色。在课堂中导入语用知识,让学生对交际对象的文化有所了解,以便于搞清语言的语用功能,这样才能把握语言的使用场合,才能使交际顺利有效。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学生的英语实践机会还很少,这对语用能力培养是十分不利的。因此,要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英语的环境下,提高口语水平,增强英语语用能力。

(二)“交互式教学”模式

在“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启发下,H. D. Brown等人提出了具有重要影响的“交互式教学”(Interactive Approach)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指的是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学共同体内部的平等交流和合作,这是双向或多向的互动与交流。“交互式教学”模式的核心是主动性和交互性,这是它的鲜明特点,也是这种教学思想所要达到的目标,体现了语言教学重要的手段和方式。师生密切配合,形成一种新的教学互动关系、双边关系,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共同参与,通过多种渠道彼此沟通。教师通过信息输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活动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建构。“在交互式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都具有自觉建构性的特点。学生由传统的知识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中心,学生需要通过有意义的互动交流使新知识与旧知识互相整合,……学生所完成的建构性学习远超过了传统教学模式之下的知识积累,学生既习得了知识又在不断的评价和互动中发展了自己的能力。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不断地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和教学设计以达到因材施教。”[6]

“交互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开放性、建构性的、全新的教学模式,经常采用小组活动这种有效形式。小组活动有各种形式,包括游戏、戏剧表演、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解决方案、采访、头脑风暴、拼图式、任务解决、发表意见等。小组活动具有很多优势,要设计、安排好小组活动,实施全程监控,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并且要有后续活动,否则就可能达不到既定的学习目标。

在“交互式”大学英语语用能力教学中,教师是语用能力教学活动的指挥者、控制者、促进者、指导者、管理者和信息提供者。要运用多种形式使学生了解英语文化背景,有意识地建构英语文化知识体系,从而为提高语用能力做好知识储备。学生是语用能力教学的主体,是语用能力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引导学生形成构建语用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给他们提供更多交际机会,会有助于其语用意识的培养、语用能力的提升。语用能力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双向协商过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和学习材料,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师生在交流互动、动态的协调中共同确定教学方法及内容。学生需要主动参与各种互动活动中,不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积极建构者,需要主动与他人交流才能实现语用能力的内化,其主动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在交互式教学的多元互动中容易与人平等交流、平等讨论,从而有利于语用意识和语用能力的发展。

“交互式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网络平台给大学英语语用教学带来新的教学材料和教学方式,“技术支持下一些关键教学特征,如输入、互动、模仿及多媒体环境,正是语用学习的关键条件”[7]。网络的交互性便于师生与教学资源的互动,基于网络平台的交际情景可以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和语言意识的提高。利用网络平台给学生提供典型、真实的语用材料,让他们以各种方式操练句式以加强语用能力训练。可以利用世界大学城云平台实施交互式教学。“为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教师可在该平台按英语语境主题构建课程资源库。资源库以原版的反映目的语真实语境的电影、电视剧及广播节目为主,使学生感受原汁原味的语言环境及表达方式。”[8]整合与使用云平台提供的优质网络视频课,慕课、网易公开课等。学生可根据课程的主题观看相关视频,在老师的有效引导下提高语用能力。推广和使用手机上的语用学习英语软件,如英语流利说、掌中英语、沪江网校等。此外,学生可以利用各种网上交流软件,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学生的语用失误能在交流中得到反馈,并从对方的表达中了解对方的文化,学到更得体、地道的表达,从而提高英语语用能力。

三、结语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是其社会文化理论的精髓。社会文化理论是关于人类认知发展的理论,注重社会文化或环境在人的高级心理机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最近发展区”理论阐释了学习、教学与发展之间的内部联系,主张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在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涌现出许多新的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和“交互式教学”就是其中的两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这两个教学模式对当前的大学英语语用能力教学有积极的作用。英语语用能力培养对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有重要意义,但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适应提升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要求。我们可以深入研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影响下的“支架式教学”和“交互式教学”模式,将其运用于当前的如火如荼的大学英语语用能力教学实践,以进一步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的外语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战略需求。

参考文献:

[1]﹝苏﹞维果茨基.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M].余震球,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6.

[2]桑青松.学习心理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69.

[3]王光荣.文化的诠释——维果茨基学派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63.

[4]麻彦坤.维果茨基与现代西方心理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61.

[5]王颖.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应用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3,(12):180.

[6]刘曲,付丽.大学英语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电影评介, 2015,(5):108.

[7] Naoko Taguchi. Teaching Pragmatics: Trends and Issues [J]. 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11,(31):289-310.

[8]周保群.基于云平台的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培养策略[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5,(9):42.

On College English Pragmatic Competence Tea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one Theory

CAO Wenganga,b

(a.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9,China;

b.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ibei Anhui 235000,China)

Abstract:L. S. Vygotskys theory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one is an important psychology theory. It explains the intrinsic connection among learning, teaching and development, claiming teaching is ahead of development. Scaffolding Instruction and Interactive Approach based on this theory are beneficial to college English pragmatic competence teaching.

Key words:L. S. Vygotsky ;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pragmatic competence

編辑:邹蕊

收稿日期:2019-11-15

基金项目:2017年淮北师范大学校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最近发展区理论视角下的英语语用能力培养研究”(jy2017145)

作者简介:曹文刚(1971-),男,安徽六安人,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淮北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外语教学。

猜你喜欢

最近发展区语用能力
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的社交语用失误及其对策
英语教学中学生语用能力培养之我见
结合一堂考核课试论经典小说的品鉴与赏析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在故事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语用能力
基于“最近发展区”的班级内分层教学研究
论促进幼儿“最近发展区”的路径选择
论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浅析高中数学课堂的提问策略
关联视阈下的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