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山区鲟鱼规模化人工繁殖技术要点

2020-12-16张显波韩碧泽陈飞雄周其椿李建光

农技服务 2020年9期
关键词:鱼卵亲鱼鲟鱼

赵 飞, 张显波, 韩碧泽, 陈飞雄, 周其椿, 杨 兴, 李建光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水产研究所/贵州省特种水产工程技术中心, 贵州 贵阳 550025)

鲟鱼隶属于硬骨鱼纲辐鳍亚纲、软骨硬鳞总目鲟形目、鲟科、鲟属,是现存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有活化石之称[1]。鲟鱼生存的温度为1~35℃,最适温度为15~25℃[2]。贵州山区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据不完全调查,贵州地下水年排泄量为259亿m3,深层地下水储量181亿m3,大部分水温保持在15~20℃,全省还具有大量大中型水库、河流等养殖鲟鱼的良好资源条件,是养殖鲟鱼的理想地。1999年贵州开始引进鲟鱼进行商业养殖试验,并陆续在全省各地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8]。近年来,贵州鲟鱼养殖年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并对鲟鱼人工繁殖进行了研究[9-10],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目前养殖的鲟鱼苗种大部分从外省购入。鉴于此,笔者等对鲟鱼人工繁殖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规范化繁殖技术,有助于提升省内苗种供应能力,促进贵州渔业发展。

1 亲鱼培育

1.1 亲鱼来源

经多年养殖试验表明,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宜贵州水环境条件的鲟鱼种类主要是西伯利亚鲟(Acipenserbaeri)、史氏鲟(Acipenserschrenckii)和杂交鲟3种[3,11-15]。亲本应来源于经国家批准的苗种繁育场,并经检验合格的纯种鲟鱼。鲟鱼亲本需达8龄以上,体重20 kg以上,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亲鱼入场后对其进行被动集成应答器(passive integrated transponder,PIT)标记[16],便于后期对亲本的生长、繁殖情况做记录。PIT标记后及时对伤口清理消毒,避免伤口感染病菌。

1.2 亲鱼饲养管理

1.2.1 鱼池 亲鱼培育池以长方形水泥池为佳,一般规格为20 m×4 m×1.5 m,有条件的尽可能修建大些。亲鱼培育池主要由流水渠、鱼池和排水渠3个部分组成,之间有20~30 cm高程差,便于排放残饵和粪便。鱼池进、出水口设置2层拦网,防止杂质入塘和鱼外逃。水体主要采用连通器原理进行交换,以便于调节水位和排出底部污物。

1.2.2 水源 其要求水质较好和水量充足,如山泉水、水库水或河水等。鲟鱼为亚冷水性鱼类[5],水花阶段最适水温15~19℃,苗种阶段为10~22℃,pH 6.5~8.0,溶氧>6 mg/L。

1.2.3 饲养 鲟鱼亲鱼饲料要求高蛋白(一般使用动物源蛋白),含量在40%以上;低脂肪,含量在8%~10%;添加维生素如华罗多维、Vc、EPA/DHA等[17-18]。若有条件,最好添加优质鱼油自制颗粒饲料,其营养全面、均衡,适口性好,便于吸收,满足性腺发育所需营养,培育亲鱼的效果好,其鱼卵饱满度、成熟度高于投喂配合饲料。水温16℃以上时投喂饲料,投饲率约为鱼体重的1%左右,不宜太高,否则会导致脂肪过剩,减弱鲟鱼的催产效应。水温低于16℃停止投喂饲料,让亲鱼停食过冬,消耗体内过多脂肪。次年3月水温升高到18℃时进行人工繁殖。

1.3 亲鱼筛选

1.3.1 外部观察 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游动活泼的亲鱼,通过外观初步判断雌雄性别。成熟雌鱼腹部饱满膨胀、柔软有弹性,肚皮薄,生殖孔红润外突;成熟雄鱼腹部较瘦小,稍呈凹槽状,性腺发育好的个体,轻压其腹部有精液从生殖孔流出,精液用显微镜观察是否有精子运动,遇水精子游动迅速说明精子活力强。

1.3.2 穿刺法观察 采用穿刺方法从鲟鱼亲本活体分离卵粒[19],观察鱼卵大小、色泽及发育状态,雌性亲本需选择性腺发育处于IV期中以上,卵为椭圆形、深褐色,卵粒大小均匀,色素圈明显。用小刀顺着动物极与植物极切开,测量PI值(卵径和核的极化程度),其值越小说明卵子成熟越好,即卵黄偏离中心(卵径在3 mm左右,极斑明显,边缘清晰)。注意卵穿刺处要消毒。

轻压雄鱼腹部没有精液流出,也需要进一步采用穿刺法检测精巢发育状态。用取卵器取出少许精槽组织洒在水中立即散开,说明精巢发育到IV期末期或V期,可用于繁殖。

2 人工催产

2.1 催情

人工养殖环境缺乏适宜的水流、温度、产卵场等刺激,亲鱼不能产生足量的性激素,达到性成熟的鲟鱼很难自行排卵、排精,不能实现自然繁殖,需要外源促性激素的作用。

2.1.1 催情剂 选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宁波第二激素厂生产)催情的效果较好[20-21]。催情效应时间长短主要由亲鱼性腺的发育程度、催产时机、水温等综合因素决定,在同一温度范围,效应时间24 h左右排出的卵子质量较好,受精率、孵化率均较高;效应时间30 h以上的卵子质量较差,受精率、孵化率均偏低。因此,要控制好影响催情效应时间长短的因素,确保效应时间在24 h左右。

2.1.2 注射 雌鱼采用二次注射,第1次注射LRH-A2总剂量的1/3左右,12~14 h后注射第2次。雄鱼采用雌鱼剂量的一半一次性注射。首次催情亲鱼建议采用最低剂量3 μg/kg,对同一尾鱼的催情剂量逐年提升,年龄大的亲鱼应加大剂量。注射部位为背骨板左右两侧两骨板之间的肌肉部位或胸鳍基部。催情后的亲鱼放置于产卵池,定时观察池中有无鱼卵。

2.2 授精与脱黏

2.2.1 采精、采卵 发现产卵池底有深褐色游离卵粒出现时准备采卵采精设备,1~2 h开始采集,采精采卵最好同时进行,保证精子活力,提高鱼卵受精率。用担架将亲鱼抬至手术台,充分擦干生殖孔及周边区域水分。挤压雌鱼腹部挤出鱼卵,1 000~2 000 mL时换盛卵盆,及时授精。排出一定鱼卵后会排卵不畅,应根据鱼体大小在生殖孔前端4~6 cm处纵向切开1~2 cm,形成出卵口,挤压腹部使成熟卵经伤口排出。鱼卵基本排净后抬高亲鱼尾部,用生理盐水500~1 000 mL从伤口处灌洗腹腔,以排出腹腔的游离卵并清洗腹腔。手术期间要不断向鱼鳃内淋水,保证鱼呼吸,避免造成亲鱼死亡。取卵结束后缝合伤口,对伤口及周围进行局部消毒、消炎处理。

相比采卵,采精简单快捷,用导管从雄鱼生殖孔插入,精液沿导管流出,盛于干燥容器,显微镜观察精子活力,活力高的可用于授精。

2.2.2 授精 以干法授精为佳,用量为每1 000 mL鱼卵配比10 mL精液。盛卵盆中装卵1 000~2 000 mL(8万~10万粒)后立即加入精液,搅动约30 s;再按精卵体积的1/2加入清水进一步激活精子,搅拌约3 min后倒掉悬浮液,用清水快速漂洗3次。

2.2.3 脱黏 将漂洗干净的鱼卵快速放入20%的滑石粉悬浮液,充分搅拌60 min脱黏,每20 min换滑石粉液1次,使鱼卵完全不粘手为止。鱼卵脱黏后用水清洗干净,转入孵化器中孵化。若孵化过程中受精卵结团,主要是脱黏不彻底和滋生水霉导致。

3 人工孵化

鱼卵脱黏后采用瓶式孵化器孵化,最大放卵量(无水情况下)可占据孵化器的1/5。流水培育的流量视情况而定,以保证所有鱼卵不沉底即可,但不宜太大,避免鱼卵沿出水口冲出。鲟鱼卵孵化水温为16~19℃,约110 h后开始出膜。孵化最好使用曝气的地下水,水温恒定、水质好,减少细菌和寄生虫的感染。孵化过程中经常翻动受精卵,及时剔除死卵,防止水霉发生。

鱼苗出膜后可随流水在孵化器中游动,可从顶部排水口随流水游出。收集游出的水花,转入苗种培育池培养。

4 亲鱼产后护理

亲鱼经过人工繁殖后体表有受伤充血现象,体色变淡无光泽,游动缓慢并有停歇现象,无食欲,尤其是雌鱼,经历长时间挤卵且有手术创伤,身体损耗极大,加上产前亲鱼有相当一段时间无摄食。因此,产后要加强亲鱼护理,减少伤口感染,避免亲鱼死亡。一般对产后亲鱼注射复方氨基酸、氟苯尼考、硫酸庆大霉素等消炎药,根据说明书使用,持续注射1~2周。亲鱼活力增强,体色有所恢复,受伤部位明显好转时放回亲鱼池正常饲养。

5 小结

2012年,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虽然解决了鲟鱼繁殖工艺、人工孵化设备等一系列技术难题,但技术的稳定性及全面推广应用尚有欠缺。基于前期研究,通过对细节和技术的优化,总结出贵州山区鲟鱼规模化人工繁殖技术,为贵州鲟鱼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鱼卵亲鱼鲟鱼
基于广义加性模型的天津近海鱼卵、仔稚鱼群落结构研究
历史时期长江上游鲟鱼资源的开发研究
春季舟山渔场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
斑点叉尾鮰亲鱼池塘产卵繁殖影响因素研究
小金鱼孵化记
鱼妈妈
100岁的鲟鱼
亲鱼优选抓好七关键
野生与养殖褐牙鲆亲鱼营养学分析与繁殖力的研究
冬季巧留亲鱼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