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活学生主体参与,彰显数学课堂活力

2020-12-16江苏省新沂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程如芝

小学时代 2020年24期
关键词:小兔数学知识数字

江苏省新沂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 程如芝

数学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在学生的成长历程中意义非凡,能有效开启训练学生的思维。数学老师要有效建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彰显教学的本真,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乐于参与学习,实现教学相长。下面结合一年级《认识10以内的数》教学,谈谈自己在打造充满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中的个人认识。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趣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了好奇心,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致,在教学实践中,应积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形象的情境教学中,激发学习数学的情感,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有效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学习《认识1-5各数》时,为了让学生对数数的学习感兴趣,从而会认、会读、会写1-5各数。首先询问学生关于教师节的认识,学生纷纷介绍庆祝教师节的活动,这时,在屏幕上展示有关教师节的庆祝场景图,将学生引入节日的庆祝情境教学中,让他们从多个角度介绍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如有小朋友拉琴,有小朋友跳舞。此时学习的氛围很浓厚,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字,可进行适时提问:你观察到了图中的哪些信息?各自有多少?让学生自己先数一数,学生从黑板、手风琴、花、气球、学生人数等方面介绍,在此基础上,有序地从1至5进行数字的排列,比如有1人拉琴;1架手风琴,1块黑板,进行1的表述训练。

二、丰富互动活动——激能

小学数学知识的逻辑性较强,呈现方式灵活,为了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积极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应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师生、生生互动活动,如数学小游戏活动、知识探究活动、抢答活动、接龙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如学习《0的认识》时,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以师生互动“小兔采蘑菇”的故事形式引入新知,学生对于故事特别喜爱,以四只小兔采蘑菇为引子,启发学生思考、探讨:其中那只三心二意的小兔最终的采摘结果如何?其他小伙伴的采摘结果呢?能用数字进行表示吗?学生积极开展探究、交流活动,他们通过生生之间的探讨活动,通过语言表述,将采摘的蘑菇数字即:1、2、3数字与相应的三只小兔子一一对应,对于剩下的那只小兔,用“0”表示,正确地读、写“0”,初步学会运用相应的数字表示物体个数的方法,并且通过探究活动的开展,对“0”这个数字进行了认知,即“0”表示的内涵为“一个也没有”,从中提升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关注学习过程——塑能

培养、塑造小学生的数学估算能力、探究能力、推理能力等,是我们数学教学的核心,需要我们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即在一系列学习活动的开展中,积极关注、塑造学生的独立思维、探究思维意识及能力,关注学生个体的创造性发展,让学生之间互相激励。在学习《认识=、>和<》时,以森林运动会的情境教学展开,学生的学习兴致浓厚,依据情境图进行设问:有哪些队的小动物参加了比赛?从中数一数他们队员的数量,发现了哪些问题?学生通过积极地观察、思考,进行解答。老师再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操作探究,即排一排、比一比活动,来验证自己的观点。学生积极活动起来,他们将小兔和小猴的数量一只一只地进行罗列、张贴,从中发现两组数字都是4,即4与4相等。让学生思考,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两者的数量关系,让学生有效认识了等号,即“=”符号(上下两横对齐一样长),进行有效训练,提升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四、组织实践运用——应用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开展数学教学时,应积极关注、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彰显数学教学的实践应用价值,如寓教于乐的数学游戏活动、实践记录活动、生活小运用活动等,从中彰显数学知识的应用广泛性,训练、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如在学习《10的认识》时,首先以自己的生日及祖国的生日来导入新知。在学生观察、分析教材图示的基础上,对于“10”这个数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此时,为了让学生更广泛地认识生活实际中的数字“10”,积极开启学生的思维,介绍、复述有关“10”的实例,同时让学生课后结合自身实践描述有关“10”的一句话,这样有效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对数字“10”的实践运用意识及经验,从中培养了学生学好数学的良好情感。

总之,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彰显数学教学的活力性、灵动性,回归教学的本真,这样的数学教学才会卓有成效。

猜你喜欢

小兔数学知识数字
答数字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帮小兔逃跑
数字看G20
骄傲的小兔
成双成对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数字变变变
小兔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