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乡村视角下大球盖菇的栽培收益评价*

2020-12-16赵燕鸿

中国食用菌 2020年8期
关键词:盖菇培养料大球

赵燕鸿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食用菌,又称皱环球盖菇、斐氏球盖菇、酒红色球盖菇等[1]。大球盖菇菌盖呈酒红色或褐色,而菌柄为灰白色,菌肉洁白,肉质滑嫩、爽脆。大球盖菇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含有人体所必须的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碳水化合物,还含钾、磷和还原糖、糖醛酸等[2]。大球盖菇具有降低胆固醇、净化血液、软化血管,预防冠心病、高血脂以及动脉硬化等疾病的辅助功效,还可以缓解神经衰弱,减轻精神疲劳[3]。

每年3月~4月和10月~12月是大球盖菇主要的栽培期,这时的大球盖菇不论口感还是营养价值均为最佳。大球盖菇属于中温菌,湿度、温度达到要求就可以生长,每年从3月份就可以开始栽培,一般可以种三茬菇[4]。由于6月、7月气温较高,大球盖菇生长较为缓慢,进入8月后期,随着气温逐渐凉爽,又会迎来新一轮的生长周期。大球盖菇栽培投资少、占用空间小、栽培劳动强度小、见效快,平均 m2可产菇 4 kg·m-2~5 kg·m-2,目前市场批发价达10元/kg~20元/kg,零售价格更高,投资2个月左右便可见到效益[5]。

2013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大球盖菇栽培灵活,市场的反馈比较好,作为特色栽培的食用菌,成为了发展食用菌栽培产业,保民生、促转型、增收入的新思路,也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切实可靠的实施方案。

1 大球盖菇菌种制作技术

1.1 大球盖菇菌种研究现状

大球盖菇菌种的好坏直接影响栽培的产量和品质。从技术的角度看,大球盖菇菌种生产方法主要有组织分离法和孢子分离法获得纯菌种,目前大球盖菇生产上应用的品种主要从国外引入的菌株。王月等[6]对从东北及其他省份搜集的7种大球盖菇引进品种进行了比较;于延申等[7]在大球盖菇菌种生产技术中介绍了“黑农球盖菇1号”菌种;于延申等[8]还对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院提供的大球盖菇菌株AH01进行了研究,特别是液体菌种培养问题;程远[9]对现有的5种大球盖菇菌种进行了筛选比较;黄忠英[10]对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三明市三真公司和福建省农科院的4种大球盖菇菌株在葡萄棚内畦床上进行栽培试验,筛选出了适合将乐县栽培的三明市三真公司引进菌种。

1.2 大球盖菇一级菌种培养

大球盖菇一级菌种生产一般用采用PDA培养基进行菌种筛选。

配方1:马铃薯150 g、葡萄糖15 g、琼脂15 g、硫酸镁1 g、磷酸二氢钾2 g、蛋白胨2 g,加蒸馏水800 mL混匀;配方2:马铃薯200 g、酵母2 g、豆胨1 g、葡萄糖10 g、琼脂15 g,加蒸馏水600 mL混匀;配方3:马铃薯200 g、琼脂15 g、蔗糖15 g、蛋白胨2 g、酵母膏2 g、磷酸二氢钾3 g、硫酸镁2 g,加蒸馏水800 mL混匀;配方4:燕麦粉80 g、麦芽糖10 g、酵母2 g、琼脂20 g,加蒸馏水800 mL混匀。

上述马铃薯均需要去皮,水煮后用纱布过滤取滤汁与其他辅料加水混合。如果要用液体培养基,则不加琼脂,改加VB1一片即可,pH自然。经灭菌处理后即可分装,在斜面接种菌块培养,待接种的菌丝长满斜面后即可进行下一步的二级菌种培养。

1.3 大球盖菇二级菌种培养

取无杂菌、生长良好的大球盖菇的一级菌种适量(2 cm2~4 cm2),放入装有新培养基的摇瓶中,设置好摇床的温度(25℃)和转速(200 r·min-1)进行摇床培养,一般避光培养15 d~20 d后,观察摇瓶中出现大量菌丝球即可。

2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2.1 培养料制备

2.1.1 培养料配方

配方1:棉籽壳或稻草900 g、麦麸100 g、石灰粉10 g、石膏粉10 g、过磷酸钙20 g、尿素3 g;配方2:麦杆或稻草900 g、木屑50 g、石膏粉10 g;配方3:棉籽壳700 g、木屑200 g、麦麸100 g、石灰粉5 g、石膏粉15 g、过磷酸钙20 g、蔗糖5 g、尿素1 g;配方4:稻草或木屑900 g、麦麸150 g、过磷酸钙20 g、石灰粉6 g、石膏粉10 g、过磷酸钙15 g。

以上培养料的含水量控制在65%~70%,pH 6~7。麦麸、稻草是重要的氮源和碳源,也能保持培养料通气性,是保持pH稳定防止酸化的重要物质,添加量的多少要根据当地的温度和湿度灵活掌握。一般来说,大球盖菇属于草腐菌,一般用稻草制作培养料效果较好。稻草的含碳量约为40%,含氮量不足1%,碳氮比约60∶1;而从稻草的营养成分来看,干物质96.29%、灰分11.48%、粗蛋白4.44%、粗脂肪1.38%、粗纤维40.82%、钙0.67%、磷0.09%、无氮浸出物38.17%。可以看出稻草的纤维含量较多而粗蛋白含量少,适合大球盖菇的栽培。

2.1.2 发酵料的制备

大球盖菇多采用发酵料,一般采用建堆发酵来制备。前期对发酵场地进行清理、消毒,建堆场所最好是水泥地、石板等硬质地面,四周有给水和排水设施。开始一次发酵至少500 kg,否则升温很慢,特别是冬天的时候,很难达到发酵有效温度。建堆时,将拌好的料堆成高度和宽度均为1m左右的料堆,料堆长度依据场地长度。根据当地的气温和气候适当调整料堆的大小,如气温较低则料堆可以堆大些,反之则减小料堆宽度、高度。在料堆上每隔30 cm~50 cm扎1个通气孔,以便料堆通气发酵调节堆心温度,孔洞在料堆上呈均匀品字形排列。在低温大风等季节还应覆盖塑料膜保温、保湿,以维持发酵有效温度,条件有限的也可以草帘、布帘代替。特别是在发酵的初期,一定要覆膜保温,保证料堆能够迅速升温,但在后期料堆温度上升到60℃后应取消覆膜,以便料堆的有氧发酵,注意不要发酵过度。

发酵过程中培养料软化,含水量也会增大一些,温度达到60℃后每隔1 d检查含水量,适当进行补水;同时,检查料堆内部温度,过高应进行翻堆作业。还需要检查pH,过高应撒石灰进行调整,但需要注意参考当地水质情况(pH)调整石灰用量。虽然随着料堆发酵pH会下降,但也不要因为pH会下降就调高拌料的pH,过高的pH会导致早期拌料堆发酵升温缓慢。

2.3 覆土栽培播种

大球盖菇目前多采用覆土栽培技术,可在室内大棚、树林下等进行地面床栽。一般经过3次~4次翻堆后,堆料温度下降到25℃以下即可进行覆土栽培。一般在大棚或林下建好畦床,铺上1层发酵好的培养料,点播1层菌种,再铺上1层料,适当再辅上1层薄土,然后用草帘或编制袋覆盖。菌种和用料量可以参照其他覆土栽培的食用菌。大球盖菇的菌丝从覆土层长出,发菌的管理需要控制温度在22℃~28℃范围内,湿度保持在70%左右,温度过高需要打开覆盖物通风降温,避光培养发菌。发菌后的大球盖菇菌丝会向上生长,一般20 d左右进入子实体形成期。

2.4 子实体生长管理和采摘

大球盖菇的子实体形成期应适当加大湿度,即时喷雾,保持出菇温度和通风透气,适当散光可以增加子实体的光泽度。一般从小菇蕾到子实体成熟期约为5 d~10 d,形成钟形菌盖或出现白点时即可采摘,可采大留小。采摘时用手指捏住菌柄根部,轻轻扭转向上拔起,注意不要损伤周围小菇蕾。同时,清除残留菇脚、填补覆土以便下潮菇的生长。

3 大球盖菇栽培收益

3.1 各种资源就地开发利用优势明显

在大球盖菇的栽培选址上,需要选择湿润、四季气候变化较小的地区。如在一些水库、湖泊、河流、群山高地环绕的山区,都是得天独厚的小气候区。一般这些地区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大球盖菇的生长和品质提高。特别是在低海拔、山间丘陵、荒山荒坡等地区,土地使用费用低、环境好、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较高,十分适合栽培大球盖菇。而且在河流和水库等水面上,栽培灌溉用水成本低,水电价格低,生产大球盖菇产品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3.2 原材料成本低廉

由于大球盖菇对培养料的要求并不高,因此各地可以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就地取材。选用稻草、麦杆、竹杆竹叶、棉壳、花生壳等原材料,还可以使用绿化废弃的树叶、枯枝、杂草,甚至是其它食用菌生产废弃的菌糠等作为原材料。根据材料的理化性质和特点,合理选择配方,在保证大球盖菇菌丝正常生长的基础上,从源头节省栽培成本。

如锦屏县三江镇乌坡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当地山区坡地、林地优势,因地制宜在村内流转土地上发展大球盖菇,促进精准扶贫,助力贫困户增收致富[11]。哈尔滨市依兰县依托当地周边无污染源和污染物的原始生态环境,利用当地农作物桔杆做基料,抓住7月~9月南方大球盖菇生产的淡季,在当地适宜的气候下栽培大球盖菇菌。利用时间差,填补南方大球盖菇淡季市场空白,产品广销广州、上海、深圳等多个城市,每天平均出菇量在1 000 kg以上,成为了美丽乡村的一道风景[12]。

3.3 大球盖菇的立体栽培和套种收益高

目前,利用茶园、果园和竹林等套种大球盖菇已经成为新的栽培模式。在茶园、果园和竹林下的空闲土地开展大球盖菇栽培,提高了林下土地的利用率,大球盖菇的菌渣和菌糠为林木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营养肥料,也松弛了林下土壤;而林木也为大球盖菇的生长提供了通风透气、遮光的生长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就近取材,利用茶园、果园和竹林的废弃木材、荒草资源,就地制备培养基料,就地发酵,节省了大量的运费和原材料购买成本。取得了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多赢的局面,探索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新路径。

4 结论

发展大球盖菇产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壮大农业经济、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措施,直接带动了农村脱贫。大球盖菇栽培简便易行、原料要求不高、抗杂能力强,加之其生产成本低、产量高,成为了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大球盖菇栽培撑起了食用菌产业扶贫梦,带动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

猜你喜欢

盖菇培养料大球
桑枝栽培大球盖菇试验示范取得成功
大球盖菇栽培模式研究进展
培养料pH和含水量对海鲜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基于隧道式发酵金针菇菌渣的双孢蘑菇培养料制备分析*
数理:大球和小球
黄石市平菇培养料的经济实用配方与常用配制技术
长江流域蘑菇栽培系列之一
慈溪林下大球盖菇试种成功
有多少盏灯
开怀大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