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减负增效”应立足“铁三角”
2020-12-16朱静江江苏江阴华西实验学校
朱静江 (江苏江阴华西实验学校)
搞“一刀切”的减负增效是行不通的,也是不切实际的。虽说,给学生减轻课业负担的同时,需要考虑学习效率、效果的问题,但是,如果不把人的因素考虑在内,而单单借助政策、法规、校纪校规等硬性杠杆来推动的话,可能过于把问题想简单了。当然,在妥善解决这类问题上,的确离不开政策、条例的驱动和保障,可更为关键的是,如何让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应有的水准,这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主要依据。
第一个支点:倾听学生的心声,分而治之。
既然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也是学习的中心,那么,论及学习的问题就应该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人意愿,要从学生的能力、水平、学习态度、心理状况、价值观念等入手,尽可能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个人信息,而且越全面、越具体、越客观越好。基于这份资料,学校和教师就可以有方法和渠道去进一步认识、理解和激励学生了。当老师能耐心地倾听学生对学习的看法和困惑的时候,就能很好地理解学生的处境和难处,做到换位思考和情感共鸣。教师在给学生初步设定学习阶段性目标和总目标的时候,就会比较容易被学生接纳。同时,教师也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学习心态上提供较为个性化的建议和要求。教师也要善于俯下身子跟学生“平视”,通过平等、温和的沟通和对话,来鼓励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和需求,并通过双方的积极协商来切实制定一系列有助于学生自身学习和成长的发展计划。学校也应该积极鼓励和组织教师进行相关知识和实践的学习,通过优化教师队伍质量,来真正帮助学生减负。
第二个支点:密切家校合作,共筑绿色通道。
密切家校合作也是切实帮助学生减负增效的一个重要渠道。首先,教师应该通过有效通道把学校和老师针对学生个人制定的学习计划和学习要求及时传递给家长,让家长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也要通过平台跟家长进行互动,在对话中掌握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和其他生活方面的各种细节,并作为下一步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的重要参考资料。这样一来,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及时反馈,必将能带动家长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到家校合作中来。当然,考虑到许多家长未必能科学、有效的指导孩子进行健康、合理的学习和生活,所以,学校和教师还应该对家长进行必要的思想启蒙和技术性指导,可以通过家长会、座谈会、专家讲座、家长代表心得交流会等诸多形式的活动来激励和鞭策家长“动起来”,脑筋“活起来”。一旦家长掌握了科学有效的家教方式和方法,那么,家长在孩子的眼中就会显得非同凡响。相信,通过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之下,家校之间以及家长和孩子之间就能架构起绿色通道,保障学生能健康、快乐的学习和成长。
第三个支点:校外培训班,“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除了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之外,为了能使学生的学习达到充分的“减负增效”的效果,校外培训班、辅导班的选取谨慎对待。首先,家长不能盲目地帮学生报班,而应该结合教师和学生的看法和意愿,有针对性地选择和体验。当前,培训班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有些是合法的,有些可能不合法,有些适合孩子的实际需要,而有些可能不仅无益甚至还有害,所以,家长要冷静思考,多听听孩子的意愿和需求,然后再综合考虑。其次,所家长报的学习班应该能对学生在校学习有一个理想化的补充效果,而不能占据主导地位,甚至让学生错误地认为“只要课外补,课上不学或少学也没关系”。最后,家长所报学习班只是一种附带性的学习形式,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具有退出或加入其他学习班的决定资格,而不是家长和教师的“瓮中之鳖”。只要学校、老师和家长都能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从学生的发展特点和自身需求出发,那么,在面对形形色色的校外培训班的时候,就能做到正确取舍,完成“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精妙操作。
其实,为学生减负,又要增效,是大势所趋。想要达到这一目的,学校和教师要想对策、想办法,既要改变教育教学观念,又要加大对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同时,学校和家庭之间也要增进了解和对话的实效,既要信息畅通,也要协助家长做好培育孩子的任务。当然,校外资源也不容小觑,在学生需要的前提下,适当把控也是为学生学习增效的一个途径。相信在构筑这个“铁三角”的同时,就能真正为学生学习创造“减负增效”的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