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融合策略研究

2020-12-16李余兴甘肃永昌县第二小学

教书育人 2020年1期
关键词:纽带法治道德

李余兴 (甘肃永昌县第二小学)

一、以学生的个性培养为纽带

大多数学生一般不愿意和老师交往,对教师具有敬畏之心。为此,教师就要放下师者的架子,在和睦轻松的氛围营造中,以学生的个性培养为纽带把道德与法治教育相融合起来。一是时刻树立与学生平等相处的意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心学生所需,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学生一些及时的帮助,遇到困难多鼓励,尤其是对于性格内向和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要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及心理变化,及时进行心理辅导,让他们在平等可亲的氛围中受到教育。二是以个性培养为纽带,把道德与法治知识融入他们的个性化教育中去,对性格懦弱的孩子,要通过法治知识的传授教育他们用正当手段捍卫自己的权益、尊严与平等;对爱惹事的学生要通过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让他们懂得用道德和法律法规约束自己,知道能做什么而不能做什么。对正义感特别强的学生,尤其要在鼓励的同时,进行法治教育,防止其触及道德底线与法律法规。这样,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以个性培养为纽带,就能把道德与法治知识融入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中去,使其用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武装自己,逐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思维判断能力。

二、以因材施教为手段

把道德与法治教育相融合,还需要选择好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而选择好教学方法的前提是研究好课程体系。新版《道德与法治》加大了法治教学内容的比重,在框架结构、编排立意上进行了全新的改观,注重了主流思想性和浓厚人文性,并在每一章节中渗透了我国的优秀文化,目的是真正培养有中华文化基因和中华民族血脉的自信中国人。为此,全面把握新教材的整体布局,细致研究新教材每一章节中的教学内容,在注重学生已有经验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突出学习方法的选择和内容的贯通、认知的螺旋式上升,如综合方法的使用、体验方法的运用等。在综合方法的运用中,把学生学习中的情感态度、行动能力和知识认知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把学习的过程性和实践性有机融合,把学生学习中丰富多样的活动和投入的知情意行高度融合,把“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与“方法与技能”高度融合。又如体验方法的运用,可以把“运用你的经验”作为导入活动,激发学生探究和学习的兴趣;可以把“拓展空间”作为一节的结束,对课堂学习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延伸;可以把“探究与分享”作为教材活动的主体形式,在呈现材料后进行提问或者提出活动要求,引导学生思考、分享、探讨、碰撞,等等。在体验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情景再现,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注重内容活动化,注重活动内容化,并适时引导学生个体对自身体验进行反思,以达到自我教育与道德、法治教育的无缝融合。

三、以自我教育为目的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等战略目标,以及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以自我教育为目的,通过学生的自我体验,把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相融合,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也是融合教育的重点之一。教育家顾明远认为,让学生真正梳理做人的品德,关键是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怎么做人。例如,通过“我是小小啄木鸟”活动,让学生发现自己的缺点,正确对待别人的缺点,以此在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中体验如何做人,增强道德水准。再如通过“今天我执勤”活动,让学生参与校门口交通执勤,学校内纪律管理,以此培养学生的遵纪守法的守规守法意识。当然,在具体活动中,还需要从内在的观念认识、自身的体验内化上,对学生进行道德和法治渗透式的融合或循环式的提升教育。在这一提升过程中,需要抓住“亲身体验”这一关键点,把学生的个体生活体验作为学习起点,结合教育内容开展体验性的教育活动,引领学生顺着生活经验的线索,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从不同层面促使学生进行生活体验,并在表达、分享、交流中修正品行,增强法治意识。

猜你喜欢

纽带法治道德
“心”纽带 连扬台——记在扬台青段雪玲
洁白的哈达是万物的纽带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小学班主任如何发挥纽带作用
跟踪导练(五)(2)
巧用字母当“纽带”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