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山区方竹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探讨
2020-12-16吴陶
吴陶
(镇雄县林业和草原局,云南 昭通 657200)
方竹是一种禾本科植物,在我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等南方地区广为分布。方竹虽然质地较脆,适用于编制产品,且笋肉味道鲜美,因此广受人们的喜爱,成为南方山区种植的常见作物。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种植的经济效益,文章主要针对南房山区方竹常见病虫害进行分析,并探究如何防治这些病虫害,从而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1 南方山区方竹的特点
方竹以笋肉为主要产品,多生长在山区,形态方正且营养丰富,且出笋多为中秋之后,与竹笋上市时间形成反差,因此深受市场喜欢。方竹是制作纤维板、竹器编织的重要原材料。同时叶片质地薄,容易分解。此外,方竹的叶量多,对于涵养水土具有重要意义。
方竹主要生长在山区,喜温凉潮湿的环境。其对温度与湿度的敏感度较高,尤其是竹竿处突以及竹笋生长时期,需要足够的水分以及遮荫。因此方竹多与常绿阔叶林混合。方竹对土壤的要求较低,在酸性-中性土壤中都能够生长,其中以疏松的微酸土和黄宗壤的长势最佳。
2 方竹常见病虫害及预防措施
2.1 常见害虫及其预防措施
蛴螬、地老虎、蛞蝓、蟋蟀等虫类对方竹幼苗生长具有较大的危害。而蚜虫、红蜘蛛、蚧壳虫以及竹螟虫等虫类对竹叶生长具有较大的危害。目前对于幼苗生长存在危害的害虫主要是使用地下灌注的方式来预防,例如使用0.2%敌百虫药液或是0.125%马拉松药液灌注苗床,从而消灭地下害虫;对于危害竹叶生长的害虫,可以使用药液喷洒的方式来预防。但是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需要做到适量用药、科学用药,避免对地下水以及周变环境造成影响,预防土壤污染的情况发生。
竹笋夜蛾以及竹象鼻虫对方竹出笋造成了较大的危害,目前主要是通过加强竹林管理,做好松土除草、消灭杂草灌木的方式来预防越冬卵,避免幼虫的生长,及时消灭杂草中的幼虫。及时将生虫的笋挖除,减少竹林中害虫密度。在成虫期可以安装黑光灯捕捉害虫。此外,还可以通过生物治理的方式来预防害虫的影响。竹象鼻虫具有颜色鲜艳的特点,因此在管理中容易被观察到,对于其产卵部位,需要使用刀拨开笋壳,将幼虫挖出,避免继续啃食竹笋。或是使用药液喷洒在产卵部位,能够有效消灭虫卵。
竹螟、竹蚜虫、竹青虫等害虫对于成竹有着较大的危害,此类害虫会啃食竹叶并吸取内部的汁液。因此需要使用药液进行喷洒,能够预防害虫的大量生长,同时要加强竹林的管理,调节种植密度,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2.2 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南方山区方竹常见的病害为竹黑粉病、竹秆锈病、竹煤病、竹丛枝病以及猪苗猝倒病等。下面文章主要针对这些病害的表现以及防治措施进行逐一介绍。
竹黑粉病常见于种植密度高的竹林中,其主要病菌为黑粉菌,其可通过风传播,常见于竹枝与竹笋上,在夏季新竹枝生长时,嫩叶开始生长,外部感染的叶鞘呈淡紫色,并且随着叶鞘的生长,叶鞘开裂并露出黑粉,随着疾病时间的延长,黑粉露出部位也逐渐向下延伸,新生竹枝枯死。刚萌芽的竹笋也容易受到致病菌的危害。对于这一疾病,除了要加强竹林管理之外,还要重视种植密度,避免竹林种植密度过高;在竹林发现病株之后需要立即拔除并烧毁,避免病情的进一步蔓延。
竹丛枝病也被称为扫帚病,常见于管理不足的竹林中。生病的方竹表现为竹枝丛生,枝节长度短且叶片短小。该病主要是通过加强种植管理,确保方竹生长所需营养,同时要合理控制种植密度;在观察到发病的竹枝后需要及时切掉病变枝节,连续1~2次即可控制。
竹枝锈病常见于竹竿的中下部和底部,主要表现为病害部位出现椭圆形或黄褐色斑块,且发病之后竹竿质地变脆。情节严重的方竹发笋量减少,竹叶枯死。目前针对该病主要是通过加强种植管理,合理切除发病部位,保持种植密度合理,改善竹林的通风与透光条件,从而降低该病的发生率。发现病株之后需要及时烧毁发病部位,避免该病的扩散。
竹煤病主要是由于蚜虫引起的,常见于叶片和小枝节上,最开始的时候叶片也发现黑色斑点,之后逐渐扩散至整个叶面,对方竹的光合作用有直接影响,容易造成方竹生长缓慢。针对这一疾病主要是通过控制蚜虫生长,同时要改善竹林的通风情况,从而能够预防该病的出现。
竹苗猝倒病主要是指主干还未出土就已经出现腐烂的情况或是出土之后就猝倒。目前针对这一疾病主要是通过合理选择终止位置,在苗圃播种时可以使用敌克松以及苏农6401,同时还可以加用硫酸亚铁,能够有效预防这一疾病的发生。
3 结语
方竹作为南方山区常见的经济作物,其健康生长对于产量与品质有着直接影响,因此需要重视方竹病虫害防治工作,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来确保其产量,能够保护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能够确保消费者购买到质量好的竹产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方竹种植管理中需要突破传统种植模式的限制,优化种植管理,从而提高产品的产量与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