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福利问题

2020-12-16景茜

农村实用技术 2020年1期
关键词:儿童农村孩子

景茜

(青海民族大学,青海 西宁 810000)

1 我国留守儿童的现状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发展突飞猛进,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占用农村土地发展地产业,于是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地涌向城市。但是,在这些农民背起行囊,背井离乡的是同时,问题却日渐突出。留守儿童,就是在农民外出打工谋生时,把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家乡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根据2000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表的抽样数据推算,我国2000年农村的留守儿童人数约是2000万人。随着2005年来农村外出打工人员的流动规模进一步扩大,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数将远远超过这个数字。来自全国妇联的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达6102.55万,其中独居留守儿童已达205.7万,留守儿童的心理和情感贫困程度比物质贫困更为严重。

很多留守儿童一般由祖辈或者只由母亲一人照顾,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却不能同时得到父母双方直接的关爱和教育,无法享受到父母的关爱及爱护,思想上正确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亲子分离的状态也会使留守儿童面临学习、心理、身心健康、安全等诸多方面的困难,所以现在留守儿童问题不仅单单是教育问题,也成为近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2 文献综述

2007年3月15日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妇联副主席黄晴宜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将近2000万人。在全部留守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达86.5%,留守儿童占农村适龄学龄就学儿童数的47.7%。按照全国3.6亿儿童来计算,每18个孩子就有1人没能与父母共同生活。据全国妇联课题组2013年报告,由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的37.70%,占全国儿童的21.88%。和第五次人口普查估算的2443万留守儿童数量相比,十年间约增加了1.5倍。

尤其是西部地区,由于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外出务工人员主要为季节性务工、短期务工或就近务工。在之前学者的研究结果中不难发现,很多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输出规模逐年扩大,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估算,46.74%的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双方均外出,祖父母为其主要的照料人,而绝大多数祖父母受教育程度很低[7],而祖辈却成了留守儿童的监护主体。把孩子交给长辈去抚养和教育,对于很多年轻夫妻来说也是一种无奈之举。由于“隔代亲”对孩子的溺爱,老一辈与现代教育格格不入的教育方法等,易造成孩子性格孤僻、自卑、自控能力差、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等心理问题的出现。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涉及到个人的发展和家庭的幸福,关系到社会治安的稳定,还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由此,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3 留守儿童群体存在的问题

3.1 心理教育问题

留守儿童由于生活在一个特殊的成长环境里,父母长年在外打工,与子女接触少、沟通少,根本没有体会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忽视了对孩子进行心理教育和疏导,致使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日益凸显,有的甚至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据2011年某次调查显明,在留守儿童的性格中性格开朗的仅占15.6%,性格内向占45%,性格暴躁占15%,性格柔弱占24%;对学习的喜欢程度中喜欢学习占45%,一般占5%,不喜欢竟达50%;父母在外务工时间一年以内的占22%,1年~3年的占45%,3年~5年的占13%,5年以上的占20%。由此可看出因为父母在外,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相对疏远,亲子关系发生了消极变化,这对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也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

农村留守儿童年龄一般是在7-18岁之间也即处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因此也相关的带来了一些烦恼与冲突,他们需要有大人给予引导。而面对学习生活中的烦恼,留守儿童们需要倾诉的渠道,需要有人能够告诉他们怎样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中的这些问题。如果有父母在家里,他们在这方面能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能够告诉自己的孩子如何集体并进行价值取舍及或多或少解决一些学习上的问题。但是,由于父母在外,留在家里的其他亲属或父亲或母亲因农忙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这使得留守儿童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使他们有了烦恼也没地方去倾诉。这种情绪的长期积累,对于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而且,当这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看到自己身边的同龄孩子能够充分享受母爱或者父爱时,会产生一种自卑心理,因为他们意识到自己已经暂时失去了在父母羽翼下幸福成长的快乐感。由于父母角色的暂时缺失,留守儿童们往往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也较差。

我们知道家庭教育是启蒙教育,也是影响人一生的至关重要的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有利于培养出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的下一代。在从婴幼儿期到儿童期、青春期的孩子的人格形成(其中特别是社会化)过程中,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构成因素。这种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因为父母在外,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相对疏远,亲子关系发生了消极变化,这对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也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

3.2 教育问题

据《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存在问题及对策的调研报告》显示,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有20.4%的留守儿童自评学习成绩偏下,82.1%的人有过成绩下降的情形。”留守儿童“学习不良行为较多:没完成作业(49.4%)、上学迟到(39.6%)、逃学(5.5%)的比例分别比非留守儿童高8.6%、4%和1.3%;不想学习(39.1%)和对学习不感兴趣(43.8%)的比非留守儿童高5.6%和3.2%。

然而,有九成多留守儿童认为学习重要,其学习态度与状态的差异,一方面缘于普通农村学校培养目标单一与留守儿童教育需求多元化的矛盾,学习知识一旦脱离自身的发展基础和需求,学习兴趣自然就会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与留守儿童自身的情况有关,因为缺少有效监督和应有的学习辅导,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较差,问题积累多了,势必影响学习的自信心。有58.1%的留守儿童表示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没人帮助,比非留守儿童高出5.8%。

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的终身教育,直接影响孩子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有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造成亲情淡漠,孩子缺乏安全感;有的父母则是务工回到家乡后,因为对孩子的了解太少,教育方法不得当,存在用钱补偿感情的心理;祖辈隔代抚养较多地给予物质上的满足和过多的溺爱放任,而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导致家庭道德教育处于真空状态。留守儿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的环节,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遇到困难不能获得感情支持,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

农村基础教育比较薄弱,教育资源匮乏,不能有效地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关怀的不足;而且农村学校只侧重在校时段的教学管理,一到双休日,老师就鞭长莫及;有的班级人数较多,教师在学习上、生活上难以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对那些有问题的留守儿童难以管理;有的学校人数比例较大,很难为留守儿童提供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教育;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大多不好,对学习缺乏热情和进取心,甚至有的厌学、辍学,而且许多留守儿童自我中心意识强烈,充满逆反心理,老师很多时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4 留守儿童的社会福利

福利的传递切实影响着福利资源能否得到有效配置。儿童存在天然弱势,需要一个稳定的福利递送系统来帮助其获得福利,同时对福利政策与获得的各项福利服务进行反馈。

此外,我国儿童的保障机制仍不完善,缺乏系统的儿童保护经费预算,一些地区由于经费限制,儿童保护经费时常被其他行政事业经费侵占。政策监督和资源保障的缺乏影响着留守儿童侵害预防与保护政策和服务的有效传递,致使留守儿童的特定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

在国家政策的逐步落实下,全国各地市政府都对本地区的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给予了高度关注,为创造好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环境,改善教学条件,先后都在积极完成标准化的“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任务。“留守儿童之家”都是由村干部担任管理员,平时放学、周六周日和节假日定期开放。留守的儿童不但可以看书、开展文体娱乐,有效丰富孩子们课余生活,还能亲情视频,填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空白。同时通过与各中小学校、社会组织联系,邀请老师和志愿者为留守儿童开展防溺水、防烫伤、防交通意外、防自然灾害、防拐卖等七防安全教育课程,让孩子们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在成长的路上少了一份危险。

5 对留守儿童的社会福利体系的建议

政府承担主要责任的同时,重视发挥家庭的作用,调动学校和农村社区力量,倡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营造多元主体合作互动的机制,以实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5.1 了解留守儿童的优势

要完善留守儿童的福利体系要清楚的了解留守儿童身上的“闪光点”,才能因人而异提出有意义的建议。首先留守儿童具有自身优势。面对生活中的逆境,一些留守儿童能够展现出认清现实、理解父母,主动适应留守生活;能够有效自我疏导内心的压抑;独立自强,自己照顾好自己生活的同时完成学业;责任心强,承担家庭责任,照料隔代亲属,帮忙料理家务和农活。

其次留守儿童具有外部环境优势。在父母出门打工的情况下,家庭的收入会逐渐提高,生活水平也会有极大改善,这就为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物质保障;在家庭无法提供陪伴和教育的情况下,学校老师的关心和照顾给予了留守儿童家庭之外的温暖,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儿童精神关怀的空白。

5.2 政府为责任主体

政府要确定监护监督的责任,监护人是否承担了应尽的监护责任需要有专门的监督员进行监督,政府应设立专门的监护监督部门,同时要不定期进行考核,以免监督工作只停留在表面工作,缺乏实地的走访。监督员要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不定期的对农村家庭进行走访,不能只观察表面上的监护情况,应该及时深入了解被监护人的日常情况从而来对监护人进行考察,一旦发现监护人没有认真履行职责就要发挥监督人的作用对其进行批评和教育。

建立政策评估体系,及时的掌握政策的实施情况和效果,根据评估体系的监测情况对政策及时做出必要的调整。此外,相关政策需要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对所应承担的责任做出具体的规定,并且对条款进行细化制定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

5.3 注重多元主体的参与

作为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素质培训,使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做到公平、公证,使留守儿童拥有与其他儿童同等对待的教育。教师本身应该注重身教而多于言教,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榜样,成为孩子心目中心理健康的表率,引导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此外,近年来留守儿童群体得到了社会各方的日益关注,国家物资、企业人力物力及社会组织力量的帮助,都给留守儿童的生活送去了关怀。强调留守儿童的自我优势,引入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福利服务。优势视角强调要专注于受助对象的“优势”,将其当作能动的优势个体,而不是只能被动接受救助的困难人群。拥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个体心理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有必要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有效的弥补家庭教育对其关怀的不足,多给予他们指导和帮助,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给予他们热心的关怀与帮助。

当前儿童社会福利制度的滞后性在一定程度上是难以避免的。但基于对我国所有儿童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尊重,必须对未来的儿童社会福利事业抱有信心,并努力朝着普惠多元的方向发展,减少滞后性的负面影响。儿童社会福利在发挥扶助功能时,不应只一时“助人”,而应通过引入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儿童福利服务,授之长久“自助”技能。

猜你喜欢

儿童农村孩子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新农村 新一辈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