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意外契机 促进学生情智发展
2020-12-16张丽芳江苏苏州市吴江区青云小学
张丽芳 (江苏苏州市吴江区青云小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多边互动的,在课堂教学中会随时出现一些无法预料的“小插曲”,此时教师要及时、灵活巧妙地采取适当的措施,要在新教育观念引领下坚持“以学生为本”,抓住因“意外”而生成的教学契机,调准教学思路与方式,用机智把它们变成课堂上的亮点,在思维碰撞中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智。
一、面对“意外”,因势利导——激辩里促进情智共生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对的是一群思维活跃的孩子,有时针对同一个问题,他们会提出和老师不同的观点,这些不遵循常规的“旁逸斜出”恰恰是他们独特的感受与体验。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的教师,当遇到课堂中出现不一样的声音时,一定要善于聆听,巧妙把握,利用课内的有效资源,以变应变,让孩子积极主动地发表见解,这样因势利导,不仅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放飞学生的思维,在激辩中促进学生情智和谐地发展,同时还会让课堂更具活力。
例如,在一节练习课中遇到这样一题:Is it____from here?No.It's about a kilometre away.分析时,教师说应填“far”,学生小雪忽然站起来对我说:“老师,我觉得横线上应填near”。
听到了不一样的答案后,教师并没有否定她,而是轻轻追问:“说说你的理解?”小雪说:“答句是No,这样上下文就可理解为“离这儿近吗?不近。大约有1 千米。”
教师听完之后觉得蛮有道理,仔细地看了题目,觉得两种答案都可以:“你的解释很好,很有道理哦!”教师的话音还没完,小祎马上接口说道:“老师,我觉得还是填入far 比较好!”。
他说:“a kilometre 只是1 千米,我们每天早锻炼都要跑1 千米,一会时间就结束了,能说一千米远吗?再说我家离学校有2 千米左右,我每天都是步行上学,一会就到了啊!所以我认为这一题肯定要填入far,那么Is it____from here?No.It's about a kilometre away.就是离这儿远吗?不远。大约有1 千米。”教师欣喜着这个孩子善于联系实际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他的想法和教师上课前的思考不谋而合,教师对他说:“你说得非常合理哦!我同意!”。但小雪却反驳说:“老师,我觉得near 更恰当,我们在学到描述‘1 千米’时说That's a long walk.么?那不是说1 千米距离很远吗?“所以肯定应填near”。“就是哦!”此时很多支持小雪的答案的学生大声附和。由于这两个不同的答案,在民主的课堂中,引发了如此精彩的辩论,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更是促进了学生的情智发展。
二、面对“意外”,抛砖引玉——无声中带动情感共振
课堂上,经常有学生发呆走神或做小动作。遇到这样的孩子,是大声呵斥?温柔提醒?……不同的处理方式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教师要在保护孩子自尊心的基础上,巧妙地把课堂意外事件转化成了“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知识的学习与内化上,以点带面促进学生情与智的发展。
例如,教师正在黑板板书孩子们的易错的有关时态的题,准备给他们好好分析复习。转身时发现A 和B 两名学生在偷偷玩足球,这两个孩子语文、数学成绩都比较优秀,但偏偏是“英语学习困难户”,虽多次谈心加辅导他们,可是就是激不起学英语的劲儿来,他们的心神似乎游离于课堂之外。
面对这种情况,如果发火批评不仅会影响课堂进度,而且势必让他俩在内心更排斥英语学习。那何不以他俩的偷玩事件来开始接下来的复习呢?于是教师走到他们身边,用手摸了摸A 和B 的头,轻轻地问道:“What did you do just now?”只见他俩无辜地睁着双眼,愣愣地看着我。也许他们是不懂教师询问的意思,也许他们还在疑惑为啥教师把他们抓包了竟然还和颜悦色地询问他们。于是教师转向其他同学问道:“Who can help them?”坐他们旁边的小雪立马接口道:“They played football.”随后教师示意他们跟着说一遍。没想到小A 的声音又响亮且语音语调非常到位。
教师给小A 翘了大拇指走到他的身边继续问道:“Is playing football your hobby?”对于这样简单的一般疑问,他显然是能理解的,于是立马大声回答道:“Yes!”。教师又针对最近一直在讨论的梦想话题来乘胜追击:“Do you want to be a football player in the future?”小A 看教师并没有因为他刚才的行为批评他,反而和他谈论起爱好和梦想,带着一点不安,小声地回答道:“Yes,I want to play in the World Cub.”
随后教师对全班同学询问:“A wants to play in the World Cub.Does A play football better than you?”班级的同学一致认为:“Yes,he plays the best in our class.”听完,教师适时做了一个又夸张又惊喜的表情,并说:“Wow,You’re the best soccer player in our class.I wish your dream will come true soon.”随后,教师轻声告诉A 与B 同学,要圆梦进世界杯,一口流利的英语是必需的,那样才能在国际赛事中听得懂指令等。A 同学眼睛里闪着亮亮的光。
随后,班里学生两两一组,即兴编演刚才的踢球事件,要求用上不同的时态。学生都是热情高涨,A 与B 也主动加入到表演行列。
面对这样的课堂意外,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适时转变教学策略,想方设法促使课堂意外这块“拦路砖”成为教学资源这块“玉”,在不动声色中有效带动学生的情与智。
三、面对“意外”,移花接木——转场间拓展情智发展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可是一个班级里总会有那么一两个孩子过分地好动、活泼,喜欢搞怪的他们会时不时在课堂上制造各种各样的“惊喜”与“麻烦”。面对这些突然给课堂加“料”的孩子,教师一定要不急不躁,用沉着冷静的姿态去移花接木,巧妙地引导,把这些“干戈”化为“玉帛”,巧妙有效地促进学生情智发展。
例如,在节五年级的动词现在进行时态的课上,当教师转身板书这个时态的构成规则时,教室里突然传出“咚咚咚”地敲打桌子声,并伴随着班中那调皮鬼李阳的哼唱声。
这个捣蛋鬼,三天两头就知道搞怪。如果教师停下来去批评他,那么这堂课肯定没法完成教学任务。正当教师转身的瞬间,忽然灵机一动:何不把这活生生的例子引进课堂教学呢?借助生活来解决这个时态难点呢?相信学生肯定能记得很牢。于是,教师转向全班同学:
T:(做 一 个 夸 张 的 表 情)Oh,how beautiful the song is!Guess,who is singing?
S:Li Yang.
T:Li Yang is singing now.He sings well.(教师随即把这两个句子板书在黑板上,并用红色粉笔重点勾画了is singing now和画sings well,然后让学生跟着教师读。)
教师指着黑板上的两个句子,明确告知第一句就是现在进行时的句子,它是主语加be 动词再加现在分词等构成,第二句是一般现在时,动词用三单形式。接着教师又轻哼起李阳唱的歌,中间夹问:Who is singing now?(乘胜追击)
S:Miss Zhang is singing now.(学生很快地说出此句)
T:Yes.Let’s sing together.(全班齐唱)
T:What are we doing now?(在追问中让学生进一步领会现在进行时的构成以及be 动词跟着主语而变化这一特点。)
S:We are singing together.
T:I am standing now.Then,what's Li Yang doing now?
S:He is sitting.(学生回答又快又响亮,说明在老师的引导对比中他们对现在进行时表述的意思已经基本掌握。)
为了能让孩子们对现在进行时掌握更加深刻牢固,学生李阳小捣蛋来到教师身边,听从指令完成动作。
T:Li Yang.Please write A on the blackboard.(在他书写之际询问)What are you doing now?
Li Yang:I am write A.
听到他这么回答,教师正想以追问形式来让他明确犯了语法错误时,下面已经有同学喊了起来:“No,you’re wrong.You are writing A.”
以生活实际代入教学的方式能更快让更多学生掌握新知,明确注意点。于是教师顺水推舟,再一次强调了现在进行时表述时需要注意的点。
李阳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教师趁热打铁,继续让他听从指令做了几个动作并询问他正在干什么。果然,他没再出现上述错误。随后其他同学听指令做与答,无一错误。此刻应该是水到渠成了,于是教师就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两两组队进行游戏,来巩固今天所学习的现在进行时。指令——做——问——答,每个学生都是那么投入。
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在轻松、真实的氛围中,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情绪高涨,学得是那么的兴趣盎然。
当课堂意外不期而至时,要积极正视,及时把握,善于改变教学策略,用敏锐的思维,机智而巧妙地处理这些随时飞舞的“小意外”,让学生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中绽放思维与智慧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