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导向下的中文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2020-12-16贡贵训湖南科技学院中文系
贡贵训 (湖南科技学院中文系)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地方本科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和必经之路,也是近年来国家人才培养战略调整的重要方向。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就业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中文类本科生毕业后直接从事语言文字研究工作的情况已经很难再出现,从事师范教育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从事文秘、管理、新闻、策划等方面的人才稀缺,尤其是能说、会写、懂公关策划,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的中文类人才更受欢迎。
但另一方面,由于中文基础性学科的属性,人们往往过于强调其人文性而忽略应用性。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沿袭传统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以语言、文学类的理论课为主,很少更新;教学方法上,主要以理论讲述为主,不大讲究实用性。调查表明,近年来大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母语基本能力下滑严重,主要表现为口头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差,书面文字的使用质量不高,尤其是具有较高写作水平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可见,按照传统的培养模式,中文类专业的毕业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难以适应工作的需求。
因此,培养既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又有较强的母语“听、说、读、写”等语言文字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是社会所需、形势所迫。如何构建合适的实践教学模式来培养应用型人才,值得深入探究。
一 中文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没有充分了解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点,很多地方二本院校中文专业在学生的培养上与社会需求脱节。课程体系设计中重理论轻实践,实践环节薄弱,中文专业的“听、说、读、写”等核心素养与实践技能训练不足,导致学生的理论强但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差。因此,中文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亟须改革。
(一)就业市场对中文专业学生需求发生了变化
如上所述,就业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对中文专业人才的需求从“理论型”转变为“实践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对能说、会写、懂公关策划、会办事的应用型人才需求量较大。但现有的课程设置偏重理论,内容庞杂,知识点细,需要记忆的东西多,实践操作性不强。另外,由于传统的教学理念过于强调理论性,轻视实践技能,认为实践技能是职业技术学院层次的办学指导思想,导致了从思想上也不重视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而恰恰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设定的培养目标使得培养的过程表现出“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研究轻应用”等特点,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中文专业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不强
有人认为中文专业是“万金油”,专业性不强,没有核心技能。但实际上,“万金油”其实要求学生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可以适应很多种工作内容。如果学生毕业之后从事语言文字工作,就需要在学习期间打好基础、提前实践。只有学好了“听、说、读、写”等中文专业技能,才能快速适应岗位、胜任工作。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中文专业学生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的问题突出。口语表达能力差,三分钟的自我介绍磕磕巴巴;文字书写能力差,钢笔字、粉笔字歪七扭八;写作能力差,错字、病句不忍卒视。因此,要依据就业市场对人才需求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增加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实践训练;围绕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创造性地开展实践教学改革活动。
(三)地方二本院校中文类专业转型发展的要求
近年来,国家提出地方二本院校向应用型转型的建设思路。专业转型发展的总目标是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是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作为传统专业的汉语言文学,必须重新定位,强化培养过程管理,重视学生的实践技能。众所周知,二本院校的生源不好,学生基础较差,与一本学校差距不小,更遑论985、211 高校了。而中文类专业在学生心目中更是简单易学,只要认识字就能学得好,所以有些学生其他专业学不会、不敢学的,全部选中文类。针对这种情况,只有因材施教,为这些学生量身打造一套实践技能的训练方法,才能逼学生成才,从而培养出技能型人才。只有这样积极转变思路,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与地方建立合作关系,与当地文化资源对接,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才能顺应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趋势。
二 中文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策略
为解决中文类专业学生母语“听、说、读、写”水平不高、技能不强的难题,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践技能训练模式以及考试考核方式都需要进行一些改革。具体来说可分如下四个方面。
(一)实践技能培养市场化
所谓实践技能培养市场化,是指以用人市场的需求为指向,培养哪些实践技能由用人市场说了算。一般来说,地方二本院校的中文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大多是复合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培养模式上要与此相适应。具体如何做,我们认为,首先是通过就业市场调研,摸清社会对中文类专业学生的素质要求,以此为标准来看学生哪些方面的实践技能要强化、哪些能力要提高。然后对照差距,融合学校、政府、企事业单位多方力量,打破人才培养局限于学校、课堂的做法,根据就业单位对中文专业人才的需求规格设定专业技能训练的科目和训练方式。
比如《现代汉语》课程中“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内容中,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等内容可以略讲,词汇中的语素之类的概念可以略讲,而重点要将如何修改病句、如何调动语言要素写出通顺、严密的句子。只有这样,人才培养的规格、培养模式由市场说了算,几方协同培养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才能适应市场需求。
(二)实践课程设置模块化
按照不同的职业需求改革课程体系。在夯实理论课的基础上,模块化设置语言文字类专业实践课,使学生既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有专业技能训练,从而更加切合二本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牢固树立语言理论教学和语言文字应用技能训练兼顾的实践教学理念,倡导用理论教学指导工作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教学的效果,从而促进学生语言文字水平与核心技能的提高,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在师范专业的学生培养中,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设置演讲与口才训练、课前演讲等环节;为提高书写能力,开设三笔字训练课等师范技能训练等模块;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秘书学设置公文写作训练、社会调查专题等模块。为提高人文素养,这些专业又可以同时都设置经典篇目背诵模块。
(三)实践技能训练立体化
为强化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创建“科目训练+能力过关”的实践训练体系。“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既有区别又有共同性,可以采用科目训练的方式有针对性加强这方面的能力;在实践技能的水平上,则采用过关制,分项考核给出不同的等次。
在分科目训练上,可以通过经典篇目背诵的方式来夯实人文素养,通过普通话训练、演讲与口才训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通过创意写作训练和现场作文比赛等形式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在实践训练的环节上,可以采用课程实践(如课前五分钟演讲、文字运用调查等)、专业见习(如师范专业中学学习教学技能)、专业实习以及毕业论文写作等形式,把语言文字的运用技能贯穿始终。在课堂学习理论之后,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发现不足之后再回头有目的地学习理论,最终指导实践、提升语言文字运用的水平。
(四)课程考核多样化
改变课程成绩只看期末成绩的传统做法,创新考核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形式,激发学生主动提高语言文字水平和专业技能的热情。课程体系的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必然带来评价方式的转变,针对中文类专业学生不同的技能,使用不同的考核方式。如为打基础设定的经典篇目背诵的考核方式是每周不定期抽查学生的背诵情况,为提高书面语言运用水平的写作则要求学生提交一定数量的评论文章、参加现场作文大赛等,口语表达能力的考核则通过普通话水平考试与演讲比赛等方式。灵活多样的测评方式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理论课的成绩中实践内容应占有一定的比重,也可以是教师提出口试等考试改革;参加各级竞赛如果获奖,可以折算一定比例的实践课成绩。采用多形式、多途径的灵活形式考核学生,从而达到提高其专业技能的目的。
在大力提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今天,如何提高中文类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摆在传统专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调查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模式,让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更加精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使人才培养有章可循,也可以使培养应用型人才落到实处。同时,由于改变了以往专注理论和被动接受的角色定位,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乐于接受,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在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进行专项训练之后,学生的口语能力、写作水平、调查分析能力都有显著提高。由于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更加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