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惰性主要表现及干预策略研究*
2020-12-16孙临花六盘水师范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孙临花 (六盘水师范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其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随着手机互联网的普及,现在大学生使用手机及上网频率与时间越来越多,过多的玩手机与上网使得大学生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在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一种“手机恐慌症”的现象,大学生过多地依赖手机互联网就会形成惰性。当惰性成为大学生一种普遍存在的消极现象,将会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业和身心健康,甚至产生不良社会影响,并影响到大学生对未来工作生活的积极性。手机互联网时代,如何合理使用手机互联网,避免大学生产生惰性问题,提早预防“校园贷”与“网络犯罪”等社会问题,已成为高校教育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惰性与大学生产生惰性的原因
(一)惰性
惰性,俗称懒惰,是指因主观原因而不愿采取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或者说该做的事情不愿做、不想做、不去做的一种行为。惰性,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亦称之为社会惯性[1]。惰性是指对客观现实和新生事物表现出的一种怀旧、后退、排斥和无可奈何的心理状态,是深藏于我们自身的真正反对自我的力量,这种力量反对我们对自身进行任何积极的改造。可见,惰性是被看着一种负面的心理或行为状态,或社会惯性,是一种不好的品质,从产生根源来说它是人的本性之一。当某人一旦产生惰性,就会表现出做事拖拉、行动迟缓,主动与积极性差,懒散缺乏进取心。
(二)大学生产生惰性的原因
大学生产生惰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社会因素来看,社会上存在一种“读书无用论”与“上大学未必成功”的谬论,有些低学历或不读书的同辈人同样能挣到钱,且生活无忧无虑;从家庭层面说,新生代大学生多数属于独生子女,受到父母宠爱,造成部分学生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现象,产生了生活惰性;从学校层面,为了培养大学生的自律与自控力,多数高校给予大学生可支配时间较多,学习任务相对轻松;从学生班级来说,由于班级人群来自不同的地域、文化、家庭的差异性,一旦其他同学出现惰性现象,自制力不强的学生易产生负面影响;从学生个体看,大学不像中学阶段时间有序、纪律严且目标明确,加之受到不同环境或家庭背景影响,学生在对待生活学习方面的认知有所不同,也易导致自律性不强、自控力较差的学生出现惰性心理。
二 手机网络时代大学生惰性的主要表现
(一)生活惰性
手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生活变得便利,也使大学生的生活惰性表现明显,实现了“足不出室”的网络点餐、洗衣、保洁等一些新型服务。手机互联网不仅占用了大学生较多课余生活时间,还使大学生沉迷于手机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新闻等。网络时间使得大学生产生惰性,贪图安逸,一到周末就出现了“吃睡在宿舍”现象,饿了点外卖、困了不分白昼倒头就睡。据调查发现,多数大学生每天沉迷手机时间变多,主要表现在上课偷偷看、课间抽空看、回到宿舍自由看,甚至走路也在看,离开手机就会产生恐慌,所谓的“手机恐慌症”。大学生除了沉迷手机网络,使他们的生活作息时间极不规律,养成不良习惯,甚至出现因睡懒觉而旷课;生活上不讲卫生,自理性差,得过且过,甚至出现不洗衣、不刷鞋、不洗澡等现象。
(二)学习惰性
手机网络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有利有弊。手机网络使大学生获得知识、信息更方便与快捷,也让部分大学生完成作业全靠手机与网络,逐渐养成了学习惰性,出现学习倦怠。大学生玩手机与上网时间增多,占用了大学生读书阅读时间,使得学生认真思考与完成作业时间减少,为了完成课程作业,不得不复制、抄袭与拼凑完成作业。学生极易在超文本、超媒体的网络学习中陷入无从选择或迷失自我的境况。网络世界对大学生的吸引远远超过书本与课堂,大学生过度依赖手机网络将会导致部分大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加之大学生拥有更多自由可支配的时间,学校管理者、科任课教师及辅导员与学生的时空分离,无法进行必要的监控,使大学生学习缺乏自控能力,逐渐形成懒惰性。
(三)活动惰性
大学校园像一个万花筒,每天校园都有丰富多样的体育赛事与文化活动轮番上演,校园中的体育赛事、社团活动、歌咏比赛、文艺汇演、辩论赛、创业大赛、学术讲座等多如牛毛。这些活动对新生充满好奇并有一定吸引力,然而随着大学生生活与时间的推移并受到手机网影响,多数学生对这些活动开始产生了惰性,不愿参加学校或社团组织的各类活动,认为参加这些活动不如在宿舍玩手机上网自在。另外,由于很多高校开展校园活动多属于强制性的且不由得学生自己选择,学生参加这类活动不是为了学习或锻炼自己,仅是为了获得一定的志愿者学分、奖学金综合量化分、评优评先积分等“利益”。加之,这些活动的开展并不是以学生实际与生活学习需求相关,久而久之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校园活动产生了疲劳感与活动惰性。
(四)心理惰性
人普遍存在着一种惰性心理,它是心理上的一种厌倦情绪,是因为主观原因无法按照既定目标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大学生经历了高中阶段高强度、紧张的学习生活之后,突然到大学,学习任务与时间分配变得更加自由与宽松,在这种时间弹性很大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使得他们目标变得模糊,内心迷茫。宽松与自由的环境使得大学生不知所措,出现学习偷懒的行为,抱有一种侥幸心理,学生就会出现一次偷懒行为,有时任课教师不加以检查,就会出现第二次,逐渐养成了“惰性”心理。心理上产了惰性,学生就会能拖就拖、能推就推、能躲就躲,沉迷于大学美好时光中消遣娱乐。其实,大学并不轻松,有部分学生也会因为学习的拖沓而苦闷,但心理惰性一旦形成,短期内一般难以逆转,而心理上的惰性则会变得更严重。
(五)交往惰性
人际交往是人社会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是每个人生存的需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交往、尊重、自我实现需要是人类所独有。大学校园作为一个全新的生活学习环境,他们远离家人,远离昔日熟悉的师友,需要重新融入这个全新的环境,交往就成了他们的必需品。但,面对新的生活环境与交往对象,他们在交往中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问题,一旦交往失败或不顺,就会给他们心理上以打击,造成部分学生缺乏自信。交往失败使得部分大学生除了室友外,常常不敢诉说自己的想法,很少与别人交流,甚至出现“不敢交往,胆怯交往”,采取回避的态度,情愿独自诉说或沉迷于自我的手机网络,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交往惰性”。
三 手机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惰性的干预策略
(一)外在干预策略
大学生是个特殊群体,思想活跃,深受社会、学校及家庭影响,一方面需要让大学生感受到社会竞争激烈的残酷性,又要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通过社会媒体及正能量行为的传播以正确引导学生行为,让学生感受到新时代赋予青年一代的责任。另外,学校与家庭应该承担起对大学生克服惰性及惰性心理的教育责任。无论是家庭教育者,还是学校的教育者,都应该发挥其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教育者应帮助学生克服惰性。一个人的成长与家庭环境是密切相关,大学生本身的思维和行为及处事都会或多或少会受到家人影响。家人做好榜样,不断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交流,正确引导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行为,培养大学生进取,勤思考及良好生活习惯。学校教育者与管理者应加强思想教育,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创造符合大学生实际需求及生活所需的校园活动,正确引导大学生处理协调好手机网络与生活学习的关系,针对个别手机网络成瘾学生开展心理辅导或行为矫正课程。
(二)内在干预策略
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外因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预防疏导大学生不良惰性行为,关键在于内外结合干预,既重视外在因素的刺激,又注重个体对惰性认知及自控力的培养。大学阶段由于学习环境、学习方式与学习时间的改变,自由可支配时间增多,导致多数学生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与生活自控力不强,加强学生内在教育与自我干预尤为重要。具体干预措施可采用,通过社会实践与课程教育,让大学生重新认识自己学习的使命与责任,为大学生个体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结合学生特征进行“量身定制式”职业生涯规划,明确个体在大学阶段所要达成的目标;另通过社会、家庭与学校联合教育,进行各种励志教育与励志讲座,激发大学生自我内在成长动力,分析自我优势与不足,强化自我内在控制力,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的学习生活习惯。
四 结语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手机互联时代大势所趋。“手机恐慌症”出现与大学生产生惰性行为并非完全归咎于手机互联网的发展,而与社会、学校、家庭与个体认知及自控力密切相关。一方面分析与梳理大学生群体产生惰性的心理及机理,针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预防与控制,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干预机制,从而帮助学生克服惰性,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另一方面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分析,激发学生自我内在动力,分析大学生个体自我优势与不足,强化自我内在控制力,养成良好的习惯。预防大学生惰性行为,关键在于通过内外干预,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并进行疏导与自控力的培养,避免其惰性而形成“校园贷”“网络犯罪”等不良的网络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