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培养机制探讨

2020-12-16湖南农业大学

教书育人 2020年6期
关键词:精神大学生教育

朱 梅 (湖南农业大学)

增强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是大学生圆满完成学业、获得全面自由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高等教育提质、市场经济良性发展以及和谐社会和幸福家庭建设的客观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要加强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精神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但是目前我国不少大学生在与同学、老师及家人沟通和共事中仍然存在不和谐现象甚至是较为显著的矛盾冲突,毕业后较难融入用人单位和社会。学术界对大学生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不强的表现、原因及对策,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本文拟从大学生合作精神与能力培养的主体、载体、客体及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等方面对培养机制的构建进行探讨。

一 创设施教主体协同培养机制

(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联动

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若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没有学校,都不能单独地承担塑造人的细致而复杂的任务。”家长的优势在于:亲人间的情感信任、长辈的社会经验及其对职场的了解,可以帮助大学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增加对社会的认知、深刻认识职业的特点及职场规则,从而提高大学生自身与外界的合作意愿与合作能力。但是目前大学生家庭教育存在不少问题:家长大多习惯以个人意愿和价值观标准来确定对孩子的教育意义,而且不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孩子的大学生阶段依然采取中小学时期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从而易与大学生追求个性和自身人生理想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导致其不愿与家长沟通。因此,学校应利用在教育理念和教育考核权利方面的优势,把“亲子互动教育”纳入教学教育与考核内容,比如布置大学生给家长写感谢信、对家长的工作和人生经验进行访谈调查、帮家长分担家务、对家长普及专业知识、和家长共同设计理财方案、和家长设计家族发展百年大计等方面的作业,促进大学生和家长共同成长。另外,还要利用网络建立家校联络群和学习群,促进家校双方共同提高教育素养和能力。

(二)学校教育与用人单位教育合作

用人单位的教育优势在于,最了解本行业及相关领域的内在运作规律、人才需求等情况,可以使学生通过真枪实弹的专业实践体会到职业岗位对合作精神和能力的具体要求,从而自我反思、自我赋能,并提高在人际交往中的抗挫折能力。但是目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很多用人单位不愿接受学生实习;二是实习基地形式化色彩严重,实质性教学较少。因此,高校要利用自身在知识、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优势,采取以服务交换资源的方式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实习机会,例如教师为企业员工举办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人文哲学等方面的讲座;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此外,要科学规划实习方式和内容;还应创建创新性实习平台,例如采取以项目为驱动、以市场为导向例如创建“工作室制”、创业园等,让企业尽可能深入参与对学生的培养。

(三)学校教育与其他社会主体的教育互补

社会团体的优势在于,可以为学生提供培养公益心的实践平台,使其充分认识到人与人互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而校外教育机构组织的大学生夏令营、冬令营等可以扩大学生得视野、增强野外生存能力等。高校应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和组织优势,和相关社会组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使学生有充分的机会、以合理成本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夏令营、冬令营等。

二 形成育人与教书的整合机制

实现良好合作除了要有合作意识和值得信赖的个人品德,还要求各方的言行符合人们长期以来的合作行为习惯和标准,以及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拥有必要的专业知识与基本经验。但是长期以来,大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仅仅被指定为思想政治课程、专职学工和兼职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导致大学生明白合作精神的重要性,但缺乏较好融入社会和职业发展所需的合作能力。因此,需要整合和健全育人与教书机制。

(一)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协同运作

两类课程应根据各自优势,在教学内容、方式和时间点上协同运作。思想政治类课程应先行进行思想观念导引,讲清合作精神的必要性、内涵、合作与竞争的关系,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合作精神认知。专业课程应适时跟进,把合作精神的培养融入教学,紧密联系专业实践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合作习惯,以便学生日后有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领导同事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良性互动。具体方式:4-6 名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参与课堂分组讨论、课堂辩论、案例分析、撰写课程论文、向非本专业的同学和其他社会公众进行专业知识的科普或政策咨询服务;教师均根据小组提交的总结报告对小组所有成员给同一的成绩,占总评成绩的一定比例。

(二)班主任工作方案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配套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学生需掌握的专业知识及业务技能、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使具备学生合作精神和能力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涵之一。班主任工作涉及学生日常生活、思想情感、学业和就业的方方面面,促进班级同学之间友好合作是班主任工作的目标之一,也是实现班主任工作良性运行的有效途径。应鼓励专业骨干教师担任班主任,并组织非专业教师的其他班主任学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班主任都能够从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的高度设计工作方案。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齐头并进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是夯实学生理论基础、养成思辨与分析习惯、提高合作意识和意愿,增强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必要途径。实践教学应以理论教学为基础,提高质量和效果;理论教学应从实践教学活动中选取一些典型案例素材,采取以学生小组为单元主体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与课堂效果。学校基层教学组织和团委、学工部、教务处等相关部门组织开展的专业实习、大学生科创项目申报与科技创新竞赛、创业大赛、科普、唱歌比赛、艺术节活动、植树节义务种树活动、养老院慰问活动、足球赛、篮球赛、羽毛球赛、乒乓球赛、辩论赛等,都属于实践教学的范畴,由于必须以团队方式参加,因此是培养大学生合作精神与能力的重要途径。应尽量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并把学生的参与度纳入综合测评范围,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体验团队合作精神、掌握合作规则、增强合作能力。

三 构建施教受教模式与大学生自我教育模式有机统一的运行机制

(一)以群体自我教育为基础实现两种教育模式的对接

大学生自我教育包括个体自我教育和群体自我教育。由于群体生活是大学生重要的活动形式,而社会对大学生合作精神和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因此应该大力促进大学生群体自我教育。为此,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投入,为大学生创建的专业协会、兴趣爱好社团和项目型实践团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学校和用人单位应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的建设,为大学生开展群体自我教育提供场所和平台;应采取对外推介、成果出版、评奖、评优等形式,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对学生社团的指导,与学生团队共谋发展、共享成果。

(二)以网络媒体为载体实现两种教育模式的无缝连接

网络媒体打破了大学教育的时空限制,可以实现教学过程中的隔屏对话,为师生之间、班级同学之间、学生团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便利条件,使合作双方或多方的意见表达更民主、更充分、更及时,使各方能随时把握学习内容和合作项目的进展;并且可以将多种现代教育技术的优点集于一体,能更清楚表达各方的想法。专业教师可通过微信群、QQ 群传递更多的案例资料,或者直接在课堂上指导学生从案例库阅读案例资料。班级同学和团队可以通过微信群、QQ 群来协商集体事务和投票决定。指导老师应借助网络文件共享平台来同步指导大学生科创团队撰写申请报告、总结报告、论文和成果申报书。为此,高校要大力支持教师构建网络资料库,教师要热心参与学生建立的各种网络讨论群。

(三)以新型主题班会为媒介实现两种教育模式的高度融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明确提出:“要着力加强班级集体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等活动,发挥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可见,开主题班会向来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创新主题班会的具体措施:在主题上,应优化学校指定主题与学生自选主题的比例结构,一方面满足学校完成贯彻落实教育主管部门精神的任务需要;另一方面,从大学生关心的话题入手,制定一定比例的开放性选题指南,由大学生自己选题。在组织方式上,让学生自行选材和设计。从而使学生在自行组织的体验中达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班主任和学工专职工作人员也不能放任自流,而是要进行适度的指导和干预:事前应对选题进行方向性把关和策划指导,事中应以与学生平等的角色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事后对整个班会进行分析与点评以及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

猜你喜欢

精神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拿出精神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