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视域下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2020-12-16刘洋洋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暨田家炳书院
刘洋洋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暨田家炳书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历了近四十年的历程,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但是需要明确的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国际差距依然明显。那么如何缩短差距就成为上下共同关注的话题和热点。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以及《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等文件的出台,为此指明了方向,确立了思想。
一 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历程简要回顾
人类早期的高等教育活动一直处于自发的、小规模的流动状态。随着时代的进步,高等教育活动的规模得以进一步扩大,并开始出现相对正规的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机构,即我们所说的“大学”。与此同时各国高等教育活动的开展越来越趋于正规化和制度化,发展的推动力也由私人的意愿转化为外部的政治力量,政府开始干预并全面承担起高等教育的责任,高等教育也开始由早期少数人的专享“产品”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准公共产品”。同时全球化成为现代各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特征。这些特征可通过回顾各国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历程寻出端倪,从各种研究文献中更是可以充分了解到现代化的高等教育与人类早期高等教育完全不同的运行机理与特征表现。
(一)欧洲高等教育现代化历程:自发到外部推动的演进历程
基于现有的关于各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历程的研究表述,可以了解到,欧洲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具有明显的原生型特点。这是以中世纪大学的出现作为标志而形成的论断[1]。尽管在此之前,欧洲的高等教育也存在了几千年,尤其以古希腊的雅典学院最为著名。但只有欧洲中世纪大学才是历史上最早的具有独立形态的高等教育机构,它的出现为现代高等教育确立了基本的组织形式以及制度化的管理模式。同时高等教育的组织机构尽管处于“行会自治”状态,但也要必须建立行动的章程与条例,开始实现管理也是世界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源头。从中世纪大学随后的发展进程中,欧洲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表现一方面表现为自然演进的状态,另一方面也呈现了国家及政府部门对高等教育的干预力度逐渐增强。这种状态与特征在二战之后表现的愈来愈明显。
(二)亚洲高等教育现代化历程:始于外部因素的强力推进过程
亚洲各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不需要详细阐述,有的已成为一般性的共识。日本高等教育发展具有很强的国家干预特征,政府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导者与推进者。东南亚各国的高等教育也是在国家力量的推进下获得发展与进步的。尽管中国有着悠久的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但其高等教育现代化历程也是在国家力量的干涉下开展并进行的,是伴随中国现代国家的建立而开始的。而中国高等教育百年发展历程也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探索与推进过程。
以上关于欧洲和亚洲各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历程的简要回顾,主要是展示了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推动力量所在。那么要全面了解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内涵与运行机制则可以通过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获得更加清晰的认识与理解。
二 国内高等教育现代化研究文献梳理
(一)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现实紧迫性
关于加快推动我国高等教现代化建设相关研究主题的文章数量较多,共618 篇,文章占比达48%。如果说之前关于“高等教育现代化”主题思考还仅仅局限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的关注上,那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等文件的出台和颁布则是带动了相关主题更加广泛论证的开始。刘金松(2017)、易丹丽(2018)等学者都对此进行了详尽的思考并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些文献的核心思想就是强调当下推动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建设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要性以及进行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紧迫性,要求通过完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理论,分析与探讨高等教育发展的走向与趋势,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来探索实现现代化的路径,以此加快现代化发展进程。
(二)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目标指向
这一主题文章数量约80 篇,文章占比约6%。这部分文献的主要观点认为在国际化背景之下,扩大并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化步伐是当下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也是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目标指向。同时探讨了在推进国际化进程中,要寻求国际化与民族化融合发展的渠道和途径,以此尽快实现国际化与本土化融合发展,缩小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国际差距,并以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来引领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三)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衡量指标体系建构
这一主题文章数量约80 篇左右,文章占比达6%。曹毅飞,王名扬(2018)、俞佳君(2016)、凌云(2015)等学者和研究者都有针对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建构展开了思考与探索。或者通过综合考量发展构成要素,或者根据现代化发展的关键特征和核心内容,或者根据国际、国内现代化发展的相关统计数据,以此为依据选取不同的目标维度,积极探索并建构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衡量与评价指标体系。比如有的学者是根据现代化发展的关键特征与内容,构建了包括规模、质量、效益等多个关键要素的评价指标体系。
(四)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关于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路径选择,不少学者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进行比较研究,力求通过总结其他国家发展经验与问题,助力本国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比如王晓阳(2008)通过对美国的教育现代化背景、发展阶段以及经验与启示进行简要回顾与评析,总结其借鉴与参考意义[2]。叶召霞(2011)通过对俄罗斯的高等教育现代化研究,总结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可借鉴参考的经验与可回避的问题。[3]通过总结与借鉴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中的经验,旨在为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提供路径选择。
(五)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工程
这一主题文章数量60 篇左右,数量占比约5%。这一主题的主要观点在于完成治理体系现代化是确保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制度前提,也是加快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历程的基础工程。其中学者俞聪舟(2018)提出要基于中国实际情境及基本国情对当下高等教育治理现存的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解决路径[4];周光礼(2014)指出了实现治理现代化必须要处理的十个问题[5];盛欣,姜江(2018)指出要解决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现存问题,要选择并依靠现代技术创新与制度体系创新[6]。
通过上述关于“高等教育现代化”相关五个主题文献的梳理与回顾,可以看出相关研究已经把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涵、评价指标体系、治理机制以及路径选择等众多主题进行了充分的思考与论证。而这些研究结果顺应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脉络与方向,准确描述了现代化进程所呈现的典型特征,明晰了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推动力量,为此后加速推动我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与建议。此后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综合实力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整体性提升,相关主题研究还将会不断加以丰富和完善。
三“双一流”建设的提出:推进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政策导向
自“双一流”建设政策提出以来,相关的研究也是层出不穷。关于“双一流”建设,根据知网文献的计量,主要有五项研究主题分布。第一个主题是如何推进“双一流”建设的相关探讨与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体现为在教育部负责人和重点大学的校长,以及高等教育学科的专业研究者,如钟秉林教授(2018)、别敦荣(2017)、王洪才教授(2017)等均对双一流建设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与思考。第二个主题是双一流的评估体系的建构。如冯用军,赵雪(2018)、王素斌(2018)、沈红,王鹏(2018)等均对双一流的评估体系进行了探讨。第三个主题是“双一流”建设对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关于这个问题,众多研究者进行了分析,提出各具特色的建议和改进措施。第四个主题是关于“双一流”建设中的学科建设问题。这方面普遍观点是围绕如何进行重点学科、一流学科的建设展开的,尤其是地方院校的一流学科发展要注意的问题。第五个主题是“双一流”建设与大学组织内部相关构成要素的改进与创新。这方面主要围绕双一流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双一流背景下一流师资队伍建设、双一流建设一大学制度改革等议题展开。
从上述研究文献梳理中看出,基于“双一流”建设的背景,研究者们对大学管理的相关要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如果把这些观点进行整合就可以看到,“双一流”建设是一个系统性、整体性的工程,而不是指单向的发展目标。它所表达的是办学水平而不是办学层次,无论何种类型的大学,尽管人才培养的层次和目标有所差异,但都要提供高质量教育和服务,都要完成自身所在行业和领域的高水平,因此,“一流”是有差异的一流,而不是同质的一流。中国的双一流建设不仅仅是我国若干所重点大学的事情,而是全国范围内所有高校的事情。由此可见,双一流建设就是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强国的政策导向和措施保障,不仅仅是指建设进入世界一流的几所学校,而是推进中国整体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立于世界之林。
四“双一流”建设的系统改进: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有力保障
我国“双一流”建设是一个系统性、整体性的工程,要完成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制度改革等多重目标的整体性改进,而不是指单向的发展目标或局部性改进。“双一流”建设政策的颁布与出台是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历史性突破,也将成为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发展的现实助力与基础工程。这一政策的颁布不仅仅要为了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国际竞争力,更是为了转变和调整中国高等教育系统整体运行机制。换言之,通过“双一流”建设战略,完成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结构的改进与系统功能的整体优化,从而加速推进中国高等教育进入现代化的行列。
(一)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创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运行机制
世界银行在《迎接世界级大学建设的挑战》(2009)的报告中曾列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所需的三个基本先决条件,分别是“良好的治理”“人才的汇集”以及“充足的资源”[7]。因此我国要完成建设“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就不仅需要相关政府提供强有力的、满足大学组织发展需要的制度大环境,更主要的是大学组织内部需要实现治理体系的完善,保证高校良好治理的内部组织环境。这就不仅需要总结当下我国大学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经验,同时需要借鉴与吸收世界一流大学内部治理特点以及优势,以此探索在符合我国国情基础前提下,又满足遵循世界一流大学发展规律的有效建设路径。基于不同国家、不同高校的内部治理模式存在差异,因此在进行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建设进程中,要根据我国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和推进,要坚持符合我国国情并且在实践中证明有成效的治理模式。另外,还要大胆突破治理体系传统模式,在已有的治理体系基础上有所创新,以此破解与消除国内高校内部治理行政化的难题与困境,从而为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知识生产能力提供科学的体制保证[8]。如果说良好的内部治理体系是大学迈进世界一流行列的重要保障,与此同时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完成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
(二)一流人才培养体系构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教育标志
“双一流”建设政策的首要目标是要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培养世界一流人才。要实现这一任务,就必须要转变我国大学组织内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并构建一流人才及高质量人才的培养体系。首先需确立与明确一流人才的培养目标。一般来说世界一流人才必须拥有的素质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要具有国际视野;第二要拥有普世的世界观及价值观;第三具有足够的国际交往与交流能力;第四要具有国际竞争力[9]。因此这四种世界一流人才所具备的素质与能力也要考虑并纳入我国大学一流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其次,在明晰一流培养目标的基础之上,要改变并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世界一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一定行为与手段层面的改变与配合,即建构在教育教学方式与方法革新的基础之上,支持学生创新性学习。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在课堂的应用为高等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与动力。通过鼓励各高校引入并采用新科学技术,改变了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方式、学习途径的革新。创新性教育教学方法支持学生创新性、多样化学习,在保障学习者学习进度与效率的前提下,也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再次,实现人才的多元评价。实行人才多元化评价,其目的就是要构建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由单一试卷分数的评价转变为课堂内外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课堂参与及表现,评价标准更为丰富多元、评价方式综合性。这种综合性评价体系的主要特征就是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参与以及对学生参与的关注与改进。
(三)大学课程的变革: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核
课程结构设计与表现是体现大学组织作为高等教育核心机构发展水平与竞争力的核心支撑。但一直以来,尤其是大学排名的影响,科研至上已经成为国内大学发展普遍的理念和导向,导致了课程建设并没有得到高校应有的重视,在高等教育发展处于被忽视和表面化的状态。
“双一流”建设背景之下推动大学课程变革,首先要关注并重视大学课程建设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明晰高校课程所具备的育人功能和价值。自2017 年始,教育部提出的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就是中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标志与强力实践步伐的展示。配合之前要求全面提升高校本科教育质量的相关政策,课程更新、注重本科人才培养、实现人才和知识双重世界一流目标就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导向和发展理念。因此,全面进行本科课程体系的建设以及重视每门课程教育质量才会彰显出课程对于双一流建设的育人价值。第二,课程改革与创新立足并扎根于学科发展[10]。一流的课程体系是一流学科建设与发展的载体与根本。因此,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之下,要及时优化与完善课程体系建设。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要改变以往课程建设与学科发展两者之间的脱节现状,真正发挥并实现课程建设对于学科发展的积极价值。因此在“双一流”建设战略下,各高校要积极进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并寻求创新。不仅要实现课程类型多样化,更要实现课程结构的层次化,创设出与学科发展双向良性互动的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课程体系,全面实现高校课程变革与建设对一流学科建设的支撑作用,实现课程体系与一流大学的匹配性与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