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呋虫胺和哌虫啶对哈密瓜烟粉虱的防治效果

2020-12-16潘卫萍周成松张以和

蔬菜 2020年7期
关键词:烟粉虫口哈密瓜

毛 亮,潘卫萍,刘 萍,周成松,张以和*

(1.吐鲁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疆 吐鲁番 838000;2.库尔勒市农作物品种改良繁育推广中心,新疆 库尔勒 841000)

烟粉虱(Bemisia tabaci)属同翅目、粉虱科,以成虫、若虫直接刺吸寄主植物汁液,造成寄主营养缺乏、生长衰弱、畸形、发育受阻,以及影响正常的生理活动;同时成、若虫分泌大量蜜露,污染植物,使其极易发生煤污病,影响作物光合作用;还可作为传毒媒介传播病毒病,造成作物减产,甚至绝收[1]。烟粉虱分布范围广,在全世界遍布亚洲、大洋洲、美洲等5大洲90个国家,目前在我国遍布广东、福建、山东、湖南、江苏、新疆、西藏等26个省份[2-3]。自1998年在新疆调运花卉上发现后,1999年在吐鲁番棉田也有发现,随后在新疆多个地区都有发生,并对吐鲁番、和田和喀什等地区的设施蔬菜和棉花造成巨大危害[4]。烟粉虱在吐鲁番地区危害逐年加重,烟粉虱的防治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部分常用的杀虫剂已在田间产生抗药性,氯氰菊酯、联苯菊酯、吡虫啉等杀虫剂已在田间产生较高的抗药性[5-6],为有效控制烟粉虱的危害,防止部分药剂过快产生抗药性,开展了新型药剂呋虫胺和哌虫啶的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对烟粉虱防效好、环境友好的药剂,探索防治哈密瓜烟粉虱新药剂的安全性和最佳使用剂量,以期为生产上采用安全、高效的化学药剂防治烟粉虱,防止频繁使用单一药剂产生抗药性,以及生产中提供更多的药剂选择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地设在吐鲁番市亚尔乡地区农业科技园区温室,试验地块为壤土,中上等肥力水平。

1.2 试验材料

栽培作物为甜瓜,品种为西州蜜25号,7月5日前后用72穴育苗盘点籽播种,待苗长至3叶1心,于8月20日定植,起垄栽培,地膜覆盖,膜下滴灌栽培,沟宽80 cm,垄宽60 cm,株距40 cm,行距25 cm,667 m2定植2 000株,长势整体一致。

供试药剂:倍内威(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由美国杜邦公司生产、哌虫啶(10%可分散油悬浮剂)由江苏克胜集团生产、呋虫胺(25%可分散油悬浮剂)由江苏克胜集团生产。

1.3 试验方法

试验设计6个处理(包括对照),每个处理3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间设保护行,小区面积为32 m2。将大田烟粉虱迁入温室,在温室烟粉虱成虫、若虫发生高峰期进行喷药处理。处理包括哌虫啶1 000倍液、哌虫啶1 500倍液、哌虫啶2 000倍液、呋虫胺1 500倍液、呋虫胺2 000倍液、倍内威1 000倍液(CK)。

全株均匀喷雾,重点是向叶背面喷雾。施药机械为背负式3WBDZ-20L电动喷雾器。于9月25日施药1次,所有小区喷药容量及清水容量相同。

1.4 调查指标及方法

采用五点取样法,在田间定点定株调查,每株分上(距离地面150 cm)、中(距离地面90 cm)、下(距离地面30 cm)分别调查3片叶,标记固定叶片,记录每片叶上烟粉虱成虫、若虫的数量。调查时间为早晨烟粉虱较静止时,分别于用药前,防治后3、5、7、10、15 d(即9月28日、9月30日、10月2日、10月5日、10月10日)调查植株上存活烟粉虱的数量。虫口减退率及防治效果公式为:虫口减退率= [(防治前虫口数-防治后虫口数)/防治前虫口数]×100%;防治效果=[(处理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药剂安全性调查:在施药后3、5、7、10、15 d观察各处理区哈密瓜生长情况,包括叶片颜色、形状、叶片是否出现药害斑点等,判断各处理对哈密瓜的安全性。

1.5 数据与分析

试验结果采用DPS 7.0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虫口减退率

从表1可以看出,施药后3 d,田间虫口减退率最高的是呋虫胺1 500倍液,为92.94%,其次是倍内威1 000倍液,呋虫胺2 000倍液及哌虫啶1 000、1 500、2 000倍液较低,甚至虫口有增加现象;且在整个防治期,虫口减退率表现较好的是呋虫胺和倍内威:呋虫胺1 500倍液整个调查周期虫口减退率都在84%以上,施药后15 d虫口减退率还能维持在98.08%,且达到最高,呋虫胺2 000倍液虫口减退率也都在59%以上;倍内威虫口减退率次之,整个防治过程中虫口减退率都在74%以上,施药后10 d虫口减退率达到最高(95.25%),施药后15 d下降到84.53%。哌虫啶1 500、2 000倍液在整个防治期对烟粉虱的虫口减退率很低,未超过50%,5 d以前虫口并未减少,还有增加趋势;哌虫啶1 000倍液施药后7 d虫口减退率开始增加,10 d后虫口减退率达到81.41%,随后又开始下降。

2.2 药剂防效

由表1可看出,施药后3 d,呋虫胺1 500倍液效果最好,田间防效达到94.95%,表现出一定速效性;其次是倍内威1 000倍液;再次是呋虫胺2 000倍液;最差的是哌虫啶1 000、1 500、2 000倍液,防效均低于50%,防效较差。在整个防治期表现较好的是呋虫胺和倍内威:呋虫胺1 500倍液整个调查周期防效都在90%以上,施药后15 d防效还能维持在98.51%,且达到最高,呋虫胺2 000倍液防效也都在75%以上,说明该药速效且持效期长;倍内威防效次之,整个防治过程中其防效都在80%以上,药后10 d防效达到最高(95.42%),药后15 d下降到80.01%,倍内威相对呋虫胺防效和持效性要差一点;哌虫啶1 500、2 000倍液防效表现一般,哌虫啶1 500、2 000倍液在整个防治期对烟粉虱的防效很低,最高防效在50.94%;哌虫啶1 000倍液药后10 d防效最高,达到87.38%,维持一定防治效果随后开始下降,哌虫啶药效持效期较短,防效表现一般。

2.3 药剂对哈密瓜的安全性

在施药后3、5、7、10、15 d观察各处理区哈密瓜生长情况,发现叶片颜色、形状未出现异常,叶片也未出现药害斑点,哈密瓜花期、授粉等未出现异常,说明在试验设计的用量下,各药剂对哈密瓜生长期安全。

3 结论与讨论

呋虫胺为日本三井化学公司开发的第3代烟碱类杀虫剂,与烟碱类杀虫剂化学结构相似,具有内吸渗透作用,对烟粉虱有较好的防治效果[7]。哌虫啶是克胜集团与华东理工大学共同创制的新型稠环新烟碱类杀虫剂,其杀虫机理主要是作用于昆虫神经轴突触受体,阻断神经传导作用。倍内威是由杜邦公司生产的鱼尼丁受体类杀虫剂,作用于昆虫鱼尼丁受体,使肌细胞内钙离子过度释放,打破钙离子平衡,导致昆中停止活动、取食,最终死亡[8-9]。从田间防效试验效果来看,呋虫胺、哌虫啶、倍内威都对烟粉虱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3种药剂防治效果有差异,哌虫啶在各个防治浓度下都比呋虫胺和倍内威防效差,且只有1 000倍浓度下药后10 d才能达到87.38%防效,防效差,持效期短,不容易控制虫害发生,呋虫胺和倍内威防治效果均在75%以上,防效好,持效期长。

呋虫胺和倍内威2种药剂属不同种类杀虫剂,倍内威已在吐鲁番使用一段时间,可以在生产上推荐呋虫胺和倍内威交替使用,防止倍内威长期使用加速其抗药性产生;哈密瓜是对农药比较敏感的作物,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施药期间在坐果至膨大期,哈密瓜长势良好,叶部和果实并未出现药害现象;药后3 d虫口减退率较高,而药后5 d反而降低,这是因为害虫暴发需要一个过程,药后5 d害虫到达害虫聚集高峰,且药剂的药效有限。本试验在呋虫胺药剂浓度设置上设计不全面,并未对呋虫胺1 000倍液及其他浓度进行研究,对于呋虫胺防效及在其他作物上防治烟粉虱的效果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呋虫胺1 500倍防治烟粉虱具有速效、持效期长、防效稳定等特点,可以作为防治烟粉虱药剂,在防治药剂选择上,可以采取倍内威和呋虫胺交替使用,防止倍内威加速抗药性的产生;哌虫啶速效性差、持效期短,防治效果一般,不建议生产上作为防治烟粉虱的药剂。

猜你喜欢

烟粉虫口哈密瓜
“甜蜜产业”
“甜蜜产业”
虫口夺粮早行动 科学防控保丰收
统防统治“虫口夺粮”保丰收 全省“虫口夺粮”保丰收暨重大病虫统防统治现场观摩会在洪洞召开
山西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
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天津植保在行动
近10年我国烟粉虱发生为害及防治研究进展
我最喜欢吃哈密瓜
四川省凉山烟区烟粉虱发生规律研究
陕西地区烟粉虱生物型的鉴定及其危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