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南瓜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
2020-12-16刘峻蓉王正勇罗文明张国建张建昆祁永琼李石友
刘峻蓉,文 俊,王正勇,罗文明,张国建,张建昆,祁永琼,盛 鹏,张 梅,李石友
(1.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1;2.红园宝玉绿化有限公司,云南 东川 654100)
南瓜(Cucurbita moschataDuch.)为葫芦科、南瓜属1年生蔓生大型草本植物,明代嘉靖年间从美洲辗转传入我国[1]。1990年以来,我国对南瓜物种的科学研究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2]。太空南瓜是育种工作者将南瓜种子搭乘宇宙飞船升入太空,利用太空失重、真空、强辐射以及带电粒子撞击等特殊环境,诱导南瓜的基因发生变异,飞船返回后将变异植株取出并进行扩繁,选留繁殖能力和抗病能力强的个体,经多代选育,培育出的新品种。太空南瓜普遍具有抗性好、长势强、个头大、色泽鲜艳、产量高等特点,按照每667 m2保苗60株计,产量可达6 000 kg,效益可达120 000元。
太空南瓜不是转基因蔬菜,南瓜细胞中没有外源基因的导入;太空南瓜育种成本较高,种子价格较贵,很多地方仅在蔬菜博览园或观光园种植,未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很多种植户不敢尝试种植。2017—2019年,笔者承担的“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东川太空蔬菜生产基地”项目引入了太空南瓜品种进行栽培,通过2年的栽培实践,探索出了太空南瓜规范化栽培技术,可为更多的种植户提供生产参考。
1 种子来源与栽培环境
1.1 种子来源
种子是从北京神舟绿鹏有限公司购买的太空南瓜种子。
1.2 栽培环境
栽培地点在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小哨校区实训基地。基地海拔1 850 m,土质为轻质砂土,土壤pH值6.2。
2 栽培技术
2.1 育苗时期
每年春季气温回升至10 ℃以上时即可以安排播种育苗。
2.2 种子处理与育苗
2.2.1 晒种
种子播种前需在太阳光下曝晒1 d。
2.2.2 温汤浸种
太空南瓜种子较大、种皮较厚,种皮上容易携带病菌,故应采用温汤浸种的方法杀死种皮表面的病菌及虫卵。方法为:把种子放入55 ℃的热水中浸泡,并不断搅拌以使其受热均匀,持续搅拌15 min,待水温降至30 ℃的时候取出,用10%的磷酸三钠溶液浸泡10 min,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于清水中浸泡12 h[3]。
2.2.3 催芽
将浸泡好的种子放在温暖的地方或放入30 ℃的恒温箱中进行催芽,时间大概是24~48 h(恒温箱需要的时间短些,温暖环境下或室内需要的时间长些),期间用20 ℃的温水清洗1次种子。24~48 h后种子破壳而出,当催芽种子中有50%已经发芽时即可播种。
2.2.4 营养钵育苗
为了保证育苗质量,可采用营养钵育苗。育苗前要配制好营养土(充分腐熟的粪肥、腐殖土、红土、珍珠岩按质量1∶1∶1∶1配比),用福尔马林熏蒸或太阳光下曝晒消毒,将配制好的营养土加少量水进行搅拌,基质含水量以营养土抓在手中不会溢出水滴为宜。将营养土装入10 cm×10 cm的营养钵中,将已催芽的种子播入其内,种子入土约0.5 cm,再覆盖2 cm的营养土,随后盖膜,防虫防鼠。1个星期后,太空南瓜幼苗即可出土。
种子出苗后,要严防苗期猝倒病的发生,密切观察是否有猝倒现象,期间可用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预防[4]。
2.3 整地与施足底肥
因为太空南瓜体型较大,生长时间长,单株产量高,因此对肥水的需求量也较大,生产上普遍采用定植坑进行定植[5]。在一栋30 m×6 m的大棚中可以定植12~16株太空南瓜,双行定植,定植穴交错分布。
具体为:在棚室左边挖直径为100 cm、深为50 cm的定植坑(穴)6~8个,棚室右边错位也挖定植坑6~8个,以保证两行瓜蔓的枝叶不交叉,同时拥有足够的生长空间。每个坑穴施入腐熟有机肥50 kg、消毒鸡粪50 kg、磷酸二铵10 kg、硫酸钾2 kg,将这些肥料和土按比例混合后将坑穴填满,浇足底水后,上面覆5 cm厚的表土,以备幼苗移栽。
2.4 定植
瓜苗出土12 d后,逐步揭开覆膜,进行低温蹲苗。当幼苗长至4~5片叶时,进行定植移栽。一坑两株,采用左右行交错定植的方法,便于太空南瓜茎蔓的生长。定植后浇透水,排好滴灌管,用地膜将定植坑盖严。
2.5 田间管理
2.5.1 摘心、打杈
在培养大型太空南瓜时可以留2~3条主蔓,主蔓上生长的侧蔓一般暂时不摘除。为了保证营养的供应,每株留1~2个发育完整、果形圆正的瓜,在主蔓和侧蔓上选留均可。待瓜留好后,对主、侧蔓进行摘心,将新长出的侧蔓进行打杈,以保证充足的养分供给幼瓜生长[6]。
2.5.2 授粉
为了保证授粉效果,可采用花期多次人工辅助授粉技术,确保每株瓜秧均有挂果。授粉一般选择晴天10:00以前进行。瓜蔓上的第1朵雌花由于营养跟不上,发育较弱,一般去掉,而保留第2朵或第3朵雌花。摘取新鲜绽放的雄花,去掉花瓣、露出雄蕊,将雄蕊上的花粉均匀地涂抹在雌花的柱头上。第3朵雌花同样进行授粉处理[7],以后再产生的雌花一律摘除。将保留的2个幼瓜进行对比,选留发育完整、果形圆正的瓜并将另一幼瓜及时摘除。
2.5.3 摘花
生长期内茎蔓上可长出许多雄花,任其自由生长不但消耗养分,还易造成凋谢腐烂,从而引发病害,因此每天应把过多的雄花及时摘除[8]。
2.5.4 垫瓜与护瓜
太空南瓜因为瓜形巨大,既要注意坐瓜位置的地表平整,又要避免瓜底部湿度过大引起腐烂,可用泡沫板或木板衬垫瓜下,同时对周围进行清杂,确保南瓜果实具有足够的生长空间[9]。
2.5.5 肥水管理
太空南瓜叶片大、生长快,在南瓜的开花、结果期应保证充足的肥水供应。虽然前期施入了较多的底肥,但由于太空南瓜地上部分生长较快,在生长期间还需适当追施一定量的复合肥和微量元素。所以在太空南瓜的生产过程中,可以按每株南瓜150 kg优质有机肥的标准搭配多元素无机肥料,分批次科学施用,确保南瓜生长的各个时期都能得到充足的养分供给。追肥时,可以在距南瓜根部1 m左右处,将复合肥溶解于水中进行灌溉追施。微量元素施用时,也可将其溶于水中,直接喷施于茎蔓、叶片,作为根外追肥。
针对南瓜既喜水又怕涝的特点,可采用定时灌溉技术,合理控制土壤含水量,确保土壤保持一定的通气孔隙。进入雨季,还要做好瓜塘的排水工作,防止烂瓜。
太空南瓜的其他管理还包括:注意加强通风,及时除草等。
2.5.6 病虫害防治
在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的基础上,病虫害防治要符合GB 4286、GB/T 8321的要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的规定,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尽量选择生物制剂,每周1次进行防治。
白粉病防治: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30 min,以起到消毒杀菌作用;发病初期采用10%世高1 500倍液或醚菌酯50%水分散粒剂3 000~4 000倍液进行防治[10]。
病毒病防治: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 min,以防种子携带病毒;发病初期可采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宁南霉素500~1 000倍液进行防治。
红蜘蛛防治:用1.8%的阿维菌素乳油2 500倍液,或15%的哒螨灵乳油3 000倍液喷雾防治;喷药时要添加渗透剂并注意叶背面喷施。还应及时除去植物残体和杂草,保持棚内清洁。
2.6 采收
南瓜表皮转色完成并发亮,果梗变褐色且发生网状龟裂,即表示大南瓜已经成熟,可立即采摘或留在地里观赏,直到叶片基本变黄时再行采摘。南瓜呈现成熟标志后,也可喷施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 000倍液,待连续晴朗5~7 d时进行采收,大南瓜可保存6~12个月。
2.7 小结
太空南瓜生长快,生长量大,需选择适宜的品种,在栽培前要施足有机肥,栽培过程中抓住每个关键时间点浇水、施肥,做好病虫害防治。由于太空南瓜极具观赏价值,因此还需要考虑人工授粉、留瓜节位、瓜形选择、摘心打杈、垫瓜护瓜等因素,以保证其特有的观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