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网络用语的形成与发展

2020-12-15王蕾

文存阅刊 2020年22期
关键词:网络语言发展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线上交流成越来越频繁,网络语言成为人与人沟通的重要工具。本文从最近流行的网络热词“太可了”出发,通过比较古今汉语中“可”字用法的差异探寻该网络热词形成的原因,并进一步讨论网络语言在当今社会流行的原因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关键词:网络语言;太可了;语义差异;发展

一、“可”的网络用语

随着电脑、手机的普及,网络生活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网络对语言的影响是很大的,就像对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影响一样,也影响着语言的构成,因此网络语言应运而生。

网络用语“我太可了”是对“我太可以了”的简称,出现于综艺《中国有嘻哈》,用来表达个人意愿,后来在《康熙来了》中,主持人小S总是在评价帅哥时使用“我可以”表达喜爱之情,这种真性情的表达迅速在网上走红,最后形成了现在网上人们常说的“我可”、“我可以”、“太可了”等多种句式。人们在网上使用的“可”有两种意思,一是用于表达个人意愿或者对于某件事的准许,如“你觉得怎么样?”“我觉得可”/“可”。二是用于表达对于某个人或事的喜爱和赞美,如“这个小姐姐长的太可了”。

二、“可”的古今含义

现代汉语中的“可”的用法和古代汉语中有所不同。

首先,词性改变。古代汉语中“可”字经常用作动词,可以直接使用,如:“凉曰不可,覆背善詈。”“制曰 :‘可。”。而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用单独的“可”字,表示许可时多用“可以、同意”等。“太可了”中单个“可”字是“可以”的省略,虽然从形式上看和古代汉语中“可”的用法相同,也用作回答某件事,但有其演变过程。

其次,义项消失。古代很多用法在现代汉语中逐渐消失。在古代汉语中的、“可”字可以表示“值得”、“适合”,而在现代汉语中人们一般不用单独的“可”表示这些意义,而是把“可”作为构词的词缀使用,如“可靠、可悲”。古代汉语中“可”还有“痊愈”的意思,如“瘦得浑如削,百般医疗终难可”,但是这个义项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只在某些方言,比如在山西晉语榆次方言中有所保留,“我的病可了,能下床动弹了”。[[]]古代“可”可以做副词,表示“大概、大约”或者“莫非,怕是”的意思,如“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三黍许”,而在现代汉语中,“可”作为副词一般表示强调语气,如“你可别担心了、这可怎么办才好”等。

再者,义项增加。现代汉语中的“可”能做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可是”,如“我都解释过来,可他还是不相信”,这和古代汉语中有区别,古代汉语中表示转折一般使用“而、则、然、虽”等,而不用“可”。

三、网络语“太可了”形成原因

通过比较“可”字的古今用法,我们可以发现,“可”的意义逐渐虚化,甚至成为了构词语素。但是在最近的网络热词“太可了”、“可”中,“可”字重新作为单独的词被网友使用,从形式上看,这和古代汉语中“可”的用法类似,实际上,这不是对古代用法的延续,而是由于网络用语追求简洁、经济的原则下对“可以”省略之后的新用法。结合研究可知,网络用语的形成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经济性原则。语言追求经济性,人们在交际的时候往往更倾向于用更少的语言单位表述同样的事情。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可以在网上相对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是由于网络阅读的碎片化和时效性,越是言简意赅的文字越能吸引人们的注意,也越能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缩略是网络词语产生的重要方法之一,用尽量少的汉字来表达更多的意思,比如之前流行的“不明觉厉”(因为不明白所以觉得很厉害)以及最近的“爷青结”(爷的青春结束了)等,也有一些是用拼音首字母代替汉字,如“xswl”(笑死我了)、“plmm”(漂亮美眉)等,还有一部分是英文和汉字的结合,如“c位”(center 位)。本文所讨论的流行语“太可了”就是在追求经济性原则的情况下对“我太可以了”的缩略用法。

主观因素。青少年是主要网络用户,相对自由的网络环境为他们张扬个性提供了土壤,催生出大量标新立异的网络用语。笔者认为青少年大量使用网络语言有以下原因:首先,简洁明了的网络用语符合青少年的说话习惯,也符合线上交流的习惯,比如“no作no die”(不作死就不会死)、“2333”(哈哈哈哈)等。其次,网络语言符合青少年的渴望独立与自由的心理。新颖的网络用语是青少年之间交流的语言,但是很多长辈却并不理解,网络用语类似于“行话”,成为他们交流的工具。青少年的从众心理是另一原因。青少年处于懵懂时期,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他们总是乐于了解新事物。一旦某个词语开始流行,大家都会竞相使用,从而达到追赶潮流的目的。比如前几年流行一时的“火星文”。

客观因素。语言交际往往都有一定的交际环境,我们日常说话是在现实环境中进行的,但是网络语言有着特殊的语言环境——互联网,这必然和现实交流有所区别。网络语言又称“键盘语言”,语言交流使用的工具是键盘,为了输入方便,人们尽可能使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丰富的信息量,字数越少输入时间越短,相对于文字输入,字母和数字输入更加快捷,因此网络语言多使用缩略形式,经常使用首字母和数字谐音来代替汉字。由此可知,网络语言发展到今天的情况并不是偶然的,这和社会客观原因有密切的联系。

四、网络语言的前景

在当今这个全民“冲浪”的时代,网络生活已经成为我们不和回避的一部分,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线上交流,人们要辩证地对待网络用语,不应过度依赖网络用语,也不能一味排斥新的语言现象,要成为语言的使用者。

一方面,层出不穷的网络新词为现代汉语注入了生命力和个性,增强了语言的活力。从使用主体来说,网络语言的产生使每个网民都能成为语言的创造者,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想法,甚至引领潮流。从语言本身来说,网络语言的产生使汉语词汇更加丰富,并且增强了汉语的幽默性和现代性。此外,网络语言追求言简意赅,这大大促进了汉语简化的过程。另一方面,网络语言因为形成过程不够规范,使用主体不够重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网络环境相对自由,网络语言发展空间较大,这在催生创新的同时也无形中放任一些不文明行为,许多网络用语如“屌丝”“748”等带有明显的侮辱性和诅咒性,这些词有规范的必要。从语言使用来说,“作为过度使用网络流行语的产物,语言贫乏症对人的语言意识和能力的影响不容小觑。”

因此,我们丝毫不能轻视网络语言的规范。对网民来说,应该尽量选择使用正能量的网络语,不盲目跟风,提高文化内涵和知识素养,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和审美标准。对国家来说,要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健康文化传播的上网环境。频繁上网的以青少年群体居多,他们心智尚不成熟,容易被煽动和影响,因此国家要通过强有力的措施或者条款约束网络行为,保证网络安全,努力催生真正推动汉语发展的网络语言。

五、结语

网络语言产生虽然只有短短的近二十年,但是它对于人们的影响是巨大的,研究网络热词的使用及其由来对于现代汉语未来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20年度网络热词“我太可了”为出发点,研究“可”字古今使用的差异,以及该网络用语形成的原因,进一步思考网络用语的发展前景。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语言往往能反映社会变化情况,研究网络语言是我们了解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语言研究者不仅要研究语言,也要起到建议规范的作用,对于网络语言使用中的不规范行为予以批评,促进现代汉语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根元.网络语言概说[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49-56.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33-335.

[3]常乐、邓明.山西晋语榆次方言的“可”[J].语文研究,2019,(2):17-21.

[4]孙会黎.浅析网络用语对汉语发展的影响[J].才智,2018,(14):230-232.

[5]吴媛媛.网络环境下语言贫乏症的病因及治疗[J].人民论坛,2019,(12):230-231.

作者简介:

王蕾(1996—),女,河南林州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网络语言发展
区域发展篇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
从模因看网络语言的流行和传播
网络语言朝生暮死现象探析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
符号学视域下的网络语言传播研究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