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问题导向式专题化教学研究

2020-12-15薛赛男

商情 2020年45期
关键词:问题导向思政课

【摘要】思政课是高校育人工作的中心环节和关键课程,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如何能让思政课实现其应有的教育效果,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这就要求思政课必须要树立“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导向,进行专题化教学

【关键词】思政课  问题导向  专题化

思政课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集中体现了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是高校育人工作的中心环节和关键课程,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能让思政课实现其应有的教育效果,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思政课必须要树立“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导向,进行专题化教学。

一、当前思政课专题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专题设计缺乏系统性

很多高校进行了思政课教学改革,开展了专题化教学模式,但普遍存在教师大多数会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或是个人研究专长进行设计讲授,单个专题讲授都很精彩,但专题设计缺乏连贯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厘清本专题与其他专题的内在关系,以及该专题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学生很难从整体上把握好课程内容。

(二)专题设计缺乏学生视角

高校思政课程专题设计既要立足于教材体系,又不能完全照搬教材,既要能体现教学目的和重点,又不能只是教材的翻版。专题设计应该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既要充分体现时代特点和热点,又要充分考虑学生们的现实需求、关注的焦点及思想困惑等。然而现实中的高校思政课专题化设计主导权掌握在教师手里,很少有教师对所教学生做全面而深入的调研,了解学生们的关注热点和思想困惑。

(三)专题设计要突出政治性

思政课是理论性和政治性都很强的课程,学生们对于理论部分会感觉到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课堂上存在“抬头率”不高的问题。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搜集大量关于理论形成的背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材料,增加了理论讲授的趣味性,但未能突出思想政治课的政治性,没有突出重点,回避了教学难点。

二、构建思政课专题化教学模式

(一)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设置专题

问题是课程设置的中心,问题是高校思政课专题化教学的有效载体,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回应大学生成长中的困惑问题。以问题导向将思政课教材内容转换为相互联系的、系统性的专题模块,既紧密联系教材又回应学生的关切,以此激发大学生对思想课教材内容的兴趣和反思。这就要求教师在设立专题前,对所教授学生做好充分调研,了解学生的疑问及关注热点,并做好调研内容、教材内容和最新理论成果的契合,形成专题式教案。

(二)教师做好两个转换

教师要在教学中,做好两个转换即角色转换和话语转换。根据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八个相统一”的要求,要树立好良好形象,提高教师的亲和力,避免“曲高和寡”,要做到“润物无声”, 在教学中树立要良好榜样,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在教学中,也要尽力做到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换,要从严师转变为益友。同时也努力做好话语转换,从学科体系到教材体系再到教学体系,教师要掌握灵活性,根据教学需要转换教学话语,避免枯燥的理论论述,用生活话语讲理论,语言要简单易懂,实现教学理论通俗化,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为提升教学效果和增进学生的感情,做到课前留任务、课上做分享、课后做总结,实行理论教学、在线课程平台载体和实践教学三联动。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合作探讨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教学法、头脑风暴教学法及实践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法,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灵感,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锻炼思维能力,激发爱党、爱国热情。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也提高了学生的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合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更能够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优秀品质。

(四)增强思政课活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概念创造新的教学模式,熟练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增强思政课的活力。教学课件制作要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生动直观,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专题化教学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要做到把最新成果融入思课堂,让学生感受到思政课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体现思政课的时代性,让思政课永远“活”着。专题模块设计可以把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地方文化融入思政课程中来,使同学们感受到思政课“就在身边”,同时也增强学生们对家乡的热爱,以此来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热点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国家、关心社会,提高其公共参与素养。课堂中,要注重师生交流互动,通过课题讨论、主题演讲、学生分享、经典研读等多种形式,让课堂“动”起来,这种方式既提高课堂效率,又增强学生自身的参与度和体验感,使思政课收获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五)避免政治性的淡化

政治性是高校思政课区别于其他专业课的重要特征。问题导向式专题化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生。教师在专题设计时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不能避重就轻,要做好引导,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教育学生,使其自觉梳理好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作者简介:薛赛男(1979-),女,辽宁朝阳人,大连工业大学讲师。

猜你喜欢

问题导向思政课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研究
基于问题导向的小学数学自能学习初探
计量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研究
关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
克拉玛依区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
十八大以来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理念、思路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