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筝演奏中的音色影响因素及技巧提升策略探讨
2020-12-15成燕
【摘要】从诞生至今,古筝这件乐器已经走过了两千年的时光,成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乐器,古筝演奏能够带给人不一样的听觉感受。当前古筝备受业界关注,演奏古筝期间需要发挥出古筝在音色方面的特性,才能有效提高演奏的最终成果。接下来,笔者将会详细介绍古筝演奏期间同音色相关的各项核心要素,为保障音色的稳定提供积极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古筝演奏;音色技巧;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9-0076-03
【本文著录格式】成燕.关于古筝演奏中的音色影响因素及技巧提升策略探讨[J].北方音乐,2020,10(19):76-78.
古筝作为传统的民间乐器,早在两千年以前便已经出现,当代的古筝演奏者如果希望能够让这些乐器在自己的手中重获新生,首先就需要把握好音色,在此期间,一方面应当充分掌握乐曲本身所包含的内在情感并具备卓绝的辨别音色的水平与技艺,另一方面应当明确音色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活学活用,弹奏出丰富的旋律,还要对触弦的位置以及速度乃至于施加的力度与音色控制有足够的理解,激发出古筝的特征。
一、古筝演奏中音色的重要作用
(一)美化音乐旋律
演奏期间,首先要保证音色的稳定,让旋律能够真正的跳动起来。必须要对古筝的音色有细致的把握,就像一部书籍,要是仅包装得异常精美,里面的文字却没有实际的内涵,就不具备学习意义。古筝的音色直接决定了演奏的欣赏价值,就像拍照期间需要光线一样,如果光线把控不到位,那么最终拍摄出来的照片便没有美感[1]。由此可见,对于演奏者来说必须要准确的保持音色。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演奏期间应当尽可能运用所学技巧,发挥出古筝的效果。
(二)恰如其分地表现情感
演奏期间,想要传递作品的内在情感要素,必然离不开音色的支撑。举手投足间给乐曲赋予灵魂,通过音色彰显出乐曲的赏析价值。这方面主要强调演奏期间要着力把握好情感的细节,做到刚柔并济,虚实结合。对于听众来说,完全可以通过古筝的音色来揣摩演奏者的心理变化,能够拉近双方之间的距离,实现灵魂上的共鸣。不过运用不同的技巧会带来不同的因素,基于演奏者的层面看,演奏之前必须要对作品有精准的把握,尤其是内在的情感,这样才能够将情感宣泄出来,让音色更加的适宜。举个例子,演奏《汉宫秋月》期间,就应当提前把握好乐曲所蕴含的情感,借助滑、按、吟、揉等相关技巧讲情感传递出来,让听众能够与之共鸣,仿佛自己已经置身于那个场景,望着月亮消解胸中的郁闷之情,让演奏变得更为传神[2]。
二、古筝演奏过程中影响音色的主要因素
(一)古筝演奏中影响音色的内部元素
内部因素覆盖的范围比较广泛,包括手指灵活程度、坐姿、互动性和触弦的敏感度,以上种种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演奏期间的音色。从具体的演奏来看,演奏期间应当把力量聚集在手指上,身体保持松弛的状态,灵活的手指不断地在琴弦上来回拨动可以让音色变得更加的灵动,如果身体保持紧绷的状态,那么弹奏出来的音色会显得十分沉闷儿,缺乏生气。演奏期间触弦的感觉以及技巧的变化将会引发因素的变化,此时主要会运用指夹弹技巧和提弹技巧,所以在接触琴弦时必须要精确控制施加的力度,尽可能地以放松跳跃来触弦,然后再根据音色的转变来实时调整触弦的力度。对于演奏者来说,必须要追求技巧与情感的结合,这样才能够让音色更加传神。
(二)古筝演奏中影响音色的外部元素
基于外部因素的层面分析,音色与义甲种类、提示与场地息息相关。总体来看。义甲同弹奏出来的音色存在着明显的关联,此外同演奏期间的进展也有明确的联系。最开始几乎都是用手指甲来展开演奏,长此以往会给手指带来不利的影响。当前,科技水平与演奏水平正在逐步提升,很多音乐作品根本就不可能通过手指甲完整的呈现,因此就出现了义甲[3]。只要带上义甲,便不用担心手指甲受到损坏,能够放心地进行弹奏。每一对义甲应当契合演奏者的手指特征,在工艺和材料上有严格的要求,如果不能满足相关要求,同样会限制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提示和场地同样与音色息息相关,室外与室内呈现出来的音色会存在本质的差别。此处的提示泛指曲谱,必须要提前掌握曲谱所描绘的精神境界,然后再以高超的技巧将其完美的展现出来。
三、古筝演奏中音色技巧的把握方式
(一)提高古筝演奏者的内在素养
对于演奏者来说,增强音色技巧首先应当注重个人的修养和内涵的培养,只有具备足够的内涵才能够把握好演奏的音色。完全可以通过听觉来理解古筝作品想要传达的情感,这样才能够传达给所有群众,让他们能够产生共鸣。此外,还应当注重活学活用,根据音色来应用演奏技巧,而且还要随着音色反馈不断地调节音色,让音色能够持续保持在最佳状态。演奏者的个人水平以及对乐曲的理解程度同音色息息相关,在此期间应当充分发挥听觉的优势,把握好音色的不同特性,这样才能够寻找到能够充分体现音色的演奏方法。也不用过于追求音色变化,只不过要做到一旦发生变化能够在第一时间察觉,这样才能够保障音色的高度协调,上升到自然的境界。
(二)掌握正确音色技巧,科学应用
古筝演奏应当充分结合前人总结的技巧,这样才能够保障音色的稳定。当然,还需要控制好变化音色和底色。实际上,通过底色能够充分体现出演奏者的综合素养。古筝归在管弦乐器的大类,所以必须充分把握好弹奏的弦点让音色能够一直保持清晰的状态,让旋律更加悦耳动听。演奏期间应当对音色的调整足够敏感,这样才能够传递出丰富的情感。因为每一部作品都是作曲者精神内核的体现,因此应当借助音色的流转来展示情绪的变化。
(三)保证演奏方法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对于演奏者来说,应当在掌握正确的方法之后,主动学习并训练音色技巧,这样便能够让呈现出来的音色更加纯粹。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音色就会变味,给人虚而不实之感,在节奏上往往也容易出现问题,直接导致演奏失败。因此,检测期间应当保持手臂随时处于松弛的状态,力度的使用应该同乐曲的情感相匹配,让手指保持足够的灵活,抬手之间就能够传递出让听众满意的音色。除此以外,还必须就弹弦的节奏展开调整,使得音色清澈透明,此时就应当加快节奏开始弹弦。如果追求的是舒缓的音乐,就应当控制好弹奏的节奏,不能过快。总而言之,实际演奏期间应当运用适宜的弹奏节奏和力度,如此才能保障音色的稳定。
(四)丰富与充实古筝演奏者内心环境
作为古筝演奏者,必须要对艺术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内心需要足够细腻,向往美好的生活。所以想要当合格的演奏者,应当从自身做起,持续性的进行学习,让弹奏出来的音色变得更加的悦耳动听。如果弹奏期间心中无法平静,那么最终传递出来的音色往往也会比较混乱[4]。如果是弹奏《高山流水》这么经典的古筝曲目,要是没有对整个世界以及日常生活的感,必然不可能弹奏出空明、闲适的感觉。由此可见,情感层面的变化以及对音色的敏感程度同呈现出来的因素息息相关,作为古筝演奏者,如果不具备足够的艺术赏析与听觉敏感度,便不可能将古筝的音色完整的展现出来。所以,必须提高自身对于情感的理解,锻炼听觉的敏感度,保持足够的艺术赏析水平,这样才能够将古筝的音色彻底激发出来。
(五)深刻理解古筝曲目思想情感
古筝演奏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因此想要把握好音色也需要持续加强锻炼,要对曲目想要表达的情感有清晰的认识,演出期间能够根据情感的变化来控制节奏,让情感能够完整的呈现出来。从某种程度上看,古筝的声音是在内心情感的宣泄,如果能够将情感与技巧相结合,就可以弹奏出打动人心的音乐。所以演奏期间,应当把演奏看成唱歌,去摸索唱歌的那种感觉,将情感完整的呈现出来,让音色变得悦耳动听。演奏期间演奏者应当同听众进行一定程度的互动,台风要足够扎实,这样能够让听众更加满意。作为合格的演奏者,会发现台风和音色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联系,必须要让心态处于稳定的状态,这样能够从侧面反映出综合素养,培养出优秀的台风。如果上台之后神经紧张,那么应当尽快的进行调整,让状态恢复正常,应当足够自信,全身心地投入到演奏中,体验演奏的乐趣。应用音乐技巧时应当把个人的情感灌输进去,引发听者的共鸣。
四、古筝演奏中触弦技巧与音色技巧的提升策略
(一)根据不同乐曲风格选择演奏方法
古筝演奏不应当拘泥于具体的某种形式,应当结合演奏的风格制定演奏方法。通常情况下都是通过调整运指方向和触弦角度来展现音色的差异,给听者带去不同的赏析体验。关于触弦的角度,夹弹法以上方至下方以45度角让音色更加的稳定,提弹法是下方至上方45度角保持音色的稳定。运指期间夹弹法的无名指应当保持放松状态再置于弦位上,手指微微弯曲。提弹法主要强调的是悬腕弹奏,无名指和小指要保持一段距离。
(二)在不同旋律中及时调整触弦位置
音色差异同触弦位置存在着极为明显的关系,如果触弦时手指置于雁柱和右岳山1/7这个范围,音色会变得格外稳重,如果再次触弦就会让琴弦引起的声波波腹置于触弦点位置,此时就不会出现泛音和杂音,让音色清澈透明没有任何杂质。如果听者想赏析相关音色,就需要保持旋律的舒缓,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后续出现的音阶往往直接被泛音掩盖,此时听者根本就不能结合乐曲来评估音色层面的差异。
通常来看,古筝演奏触弦位置有两个,首先是处于右岳山一寸左右方向相同的区域,弦上触弦点几乎属于直线,此处传递出来的音色会更加的雄浑,对于演奏者来说,完全能够通过触弦位置的变化来呈现不同的情感,很多古筝演奏旋律声部与之相同。处于雁柱大致平行柱的区域,同雁柱和与岳山保持着1/2上下的地方,如果在这里触弦能够让琴声的震动频率逐步提升,此时的音色会变得更为柔和,仿佛萦绕在梁上连绵不绝。总体来看,对于位置的把握应当结合作品的旋律加以调整,演奏者可以灵活地变换触弦位置,应当参考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通过音色来反映内在的情感,所以不应当拘泥一格。
(三)根据不同音乐风格来确定触弦深度
琴弦接触深度和指尖深度就是触弦深度,触弦深度同传递出来的音色可谓息息相关。确定触弦深度之前必须要充分把握整体的风格。如果风格倾向于强劲雄浑,那么就要加深触弦深度。如果倾向于柔和、婉转的风格,那么久应当控制好触弦深度,这样才能够演奏出空灵、幽深的情感。如果节奏波动与起伏比较明显,那么应当适时的变化触弦深度。
举个例子,關于《临安遗恨》的演奏,起初的部分主要传达的是悲怆的情感,此地会有钢琴演奏来作出配合,让节奏快起来,古筝研究也必须加深触弦深度将音色调动到最佳状态,以此体现出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百折不挠的情感。通过实际演奏可以发现,加深触弦深度能够完整地演绎出稳定而又厚重的音色,能够加大感染力,让听众能够沉浸其中,接收到所有情感。通过演奏将慷慨之情体现得可谓淋漓尽致,将气势提升到了顶点,但并不影响其柔和细腻的音色。即便转折太直接,不过随着触弦深度的调整同样不会给听众带去突兀之感,尤其临近末尾时必须控制好触弦深度,可以选择通过轻触的手法来进行结尾,让悲痛之情在琴弦中流转。
五、结语
古筝传承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成为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乐器,演奏期间演奏者应当精准的应用音色技巧,这样便可以将这件乐器的音色完整地展现出来,赋予曲目更加浓烈的情感。这一切,离不开演奏者的学习与提升,通过长时间的锻炼和培养,将音色效果推升到另一个层次。
参考文献
[1]曲明明.古筝演奏中音色的体现及把握分析[J].大舞台,2015(8).
[2]荆荻.基本功训练在古筝演奏中的作用探析[J].北方音乐,2014(16).
[3]曲明明.古筝演奏中音乐表现的三要素[J].大众文艺,2016(8).
[4]孟建军.古筝名家为古筝把脉[J].乐器,2013(10).
[5]张晓旭.传统作韵技巧在现代古筝演奏技法中的应用分析[J].北方音乐,2016(15).
作者简介:成燕(1983—),女,汉族,山西大同,硕士,山西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古筝教学与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