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融入生产经营典型做法研究
2020-12-15王聪
王聪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如果脱离了企业生产经营,没有一致的目标、坚固的组织、有力的宣传,那么党建工作缺乏能量供给,导致党建工作生命力的丧失。为解决这一问题,从目标确定、组织建设、载体赋能、思想宣传、监督考核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深入研究探索解决途径和措施,有力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多角度融合,以党建工作促进企业整体发展,同时以企业整体发展成果来验证党建工作成效。
一、研究目标
(1)在目标确定方面,企业普遍存在党建目标与业务目标联系不紧密的问题。党建目标与业务目标缺乏融合互通,党建引领作用无法有效发挥。因此,需要探索如何统筹结合党建工作目标与业务工作的重点、难点、焦点,在业务工作中充分体现党建的统领作用。
(2)在组织建设方面,普遍存在党建责任不清晰,党建工作不想干、不敢干的问题。因此,需要做到党组织“应设必设”,只要有业务发展的地方,就建立起党组织。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将企业的党建责任层层压紧压实。要进一步建强党员队伍,不断提升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者的党务意识和党务工作能力,明确党建融什么、怎么融,不断提升融合工作质量。
(3)在载体赋能方面,载体建设影响着党建工作的活力、生命力和推动力,是党建工作的创新主要挖掘点和发力点。任何工作都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党建工作也不例外,如果党建工作最终没有解决现实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因此,要建好党建工作载体,通过载体建设将党建工作和工作实际有效融合,解决党建工作与现实问题联系不紧密等问题。
(4)在思想宣传方面,要在工作中时刻抓好政治思想宣传工作,将政治思想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基础性的工作,教育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坚持以把政治思想宣传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频推动,有效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营造更具引领力、凝聚力和推动力的积极氛围。
(5)在监督考核方面,针对考核重业务、轻党建的情况,科学设定考核指标,将党建目标和业务目标互相渗透、互相融合。一方面,在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中,要坚持目标导向,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避免考核工作“虚化”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监督力量,实现监督全覆盖,强化监督作用,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
二、路径探析
(一)在目标引领上抓好结合,强化目标融合
实施路径: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根据《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将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规范党委前置研究讨论的程序和要求,结合实际制订党委议事规则,确定党委研究讨论事项清单,权责,赋予党委在企业重要决策中的决定权、把关权、监督权,确保党的意图贯穿于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全过程。发挥领导干部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关键纽带作用,将党建工作联系点与业务联系点相结合,确保责任全覆盖、工作全覆盖。领导干部要深入联系点单位,围绕党的建设、发展战略、市场开拓、业务创新等主题开展督导调研,对热点、难点和共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使党建与经营责任同向发力、有效联动。认真贯彻企业战略目标,推动企业战略目标入脑入心,为开创工作新局面提供引领和导向。将党建工作融入企业战略规划。在企业短期规划、中期规划、长期规划中明确党建引领目标,明确党建在企业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中的重要意义,制定不同规划阶段科学建立党建工作规划,为企业整体规划顺利推进实施提供坚实保障。
(二)在组织建设上抓好结合,强化组织融合
实施路径: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体系。与企业各级党组织签订《党建工作责任书》,明晰责任划清“硬杠杠”,形成职责清晰的“党建责任链”,形成党委履行主体责任、党委书记履行第一责任、党委副书记受党委书记委托履行相关职责、分管领导履行直接责任、党委班子其他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党建职能部门牵头抓总、各党支部齐抓共管、全体党员落实执行的党建工作责任层级。确保压力层层传递、责任压紧压实。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落实“四同步、四对接”要求,做到“应设必设”,对于不满足3名正式党员的单位,根据就近原则与其他单位共同成立联合党支部,确保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严格执行党支部按期换届要求,开展示范党支部培育、选树、推广工作,促进党建工作专业化整体提升。建强党员队伍。选优配强基层党支部书记,提高带头人的质量。从严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注重吸收优秀业务人员、优秀青年员工入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常態化开展党员教育培训,着力打造“名师精品课堂、现场体验课堂、支部建设课堂、党员先锋课堂”四个课堂,进一步激发出党员干部员工为企业发展作出新贡献的决心。
(三)在载体赋能上抓好结合,强化过程融合
实施路径:新时代的党建工作必须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党建工作载体必须突出政治性,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新时代的党员干部需要具备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能力素质,在实践中摔打磨炼、增长见识。紧扣企业核心业务和关键环节,创建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聚焦企业急难险重工作第一线,让党员干部带头创新创造、攻坚克难,带头服务奉献、担当作为,真正发挥“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的作用,促进“党员身份亮出来、工作业绩干出来、关键时刻看出来”,提升党员的政治素质和专业水平,推动党务引领业务,助力企业党的建设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常态化。建立党员服务队,做好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建设服务品牌,将志愿服务的过程变成党凝聚民心、拉近党群关系的过程。实施“党建+”工程,打造上下联动、项目化推进“党建+”工程,聚焦改革发展等中心工作,找准“党建+”的着力点和落脚点,从企业重点、难点、焦点等方面提出“党建+”项目课题,多方面挖掘党建与经营的“闪光点”“创造点”“增值点”,提炼形成党建特色品牌。与企业兄弟单位、行业协会、客户单位党组织开展联建共建,促进优势互补,通过活动联办,促进资源共享,通过工作联带,促进共同发展,形成共建共享共促的长效机制,创造党组织共建工作良好局面。
(四)在思想宣传上抓好结合,强化思想融合
实施路径:聚焦思想引领,全面深化理论学习。学习宣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和指示批示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党支部学习,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充分利用学习强国等网络载体,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学习模式,为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打牢思想根基。持续推进企业员工素质提升,大力开展劳动竞赛,为员工发展提供平台。面对新入职员工,制定培养规划,开展故事分享会,助力青年员工发展。举办先进典型系列活动,通过电子屏、文化墙、H5页面,上下联动、协同互动,增强活动的吸引力,扩大活动成果的影响力,营造创先争优浓厚氛围。坚持以党内政治文化引领企业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与工会组织、共青团组织齐心协力发挥强大合力,开展“互联网+”系列活动,形成企业员工乐于参与的职工文化,在实践中不断建设更具引领力、凝聚力和推动力的企业文化。
(五)在考核监督上抓好结合,强化管控融合
实施路径:抓实考核过程,兑现考核结果。建立科学、可操作的考核评价体系,制定考核评价细则,把党建工作责任具体化,确保管党治党事有人干、责有人担。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中,创新设置标准分和贡献分指标,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把任务逐层分解、逐级细化,切实避免考核工作“虚化”的问题,把考核“软指标”变成“硬任务”。将党建工作考评结果作为绩效考核和干部评价的重要内容,与薪酬、奖惩、任免挂钩,避免考核和运用“两张皮”。强化激励担当作为。注重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组织开展企业专业领军人才和专业优秀人才评选,不断激发企业员工的奋斗精神、创新精神,形成创先争优、共同奋进的良好企业氛围。以构建“大监督”工作格局汇聚监督合力。严格遵循“一把尺子量到底”的要求,统筹推进主题教育整改落实,对落实不到位的进行提醒、约谈,坚定党的理想信念的同时坚定企业发展的使命感,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同时落实企业进步的战略举措,发挥党的组织优势的同时发挥党员干部的领导力,发扬党的纪律作风的同時发扬企业优秀文化,真正做到从严治党与企业发展两手抓两促进,以提升党建质量引领保障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学伟.新形势下推进企业党建工作 融入生产经营的探索与实践[J].冶金企业文化,2020(04):40–41.
[2]谢睿哲.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融入生产经营的思考体会[J].现代国企研究,2020(09):47–49.
[3]王晓建.把党建融入安全生产[N].中国电力报,2015–06–30(007).
[4]杨学鹏,李春常,黄家武,等.基层党建融入生产的方法论与实践[J].当代电力文化,2019(S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