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能提升下生姜种植病虫害防治
2020-12-15潘虹宇
摘 要:生姜是乐山优势特色经济作物。生姜具有皮薄、香脆、丝少、肉细、色泽鲜亮、辛辣味浓等特点,其不仅是美味的菜肴、重要的调味料,而且具有非常广泛的药用价值,广受人们的喜爱。近年来,随着生姜价格的稳定上涨,生姜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但生姜病虫害问题成为了生姜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对集成生姜生产关键技术防治病虫害从而提升生姜种植效能的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生姜;病虫防治;效能提升
中图分类号:S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1115033
收稿日期:2020-09-28
作者简介:潘虹宇(1967-),女,硕士,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经济作物技术推广。
乐山市生姜生产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明朝正统年间,西坝生姜被列为皇家贡品,有肉厚、味浓、脆爽、无筋的特点。2019年生姜种植面积稳定在4000hm2左右,产量24万t以上,产值10亿元以上,是乐山极具优勢的特色蔬菜。目前,乐山市集成生姜生产关键技术,防治生姜病虫害,提高了生姜单产,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用量,提高了生姜的安全质量,增加了菜农的经济效益,极具推广价值。
效能提升下的生姜病虫害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结合科学使用化学防治。
1 选用优良抗病品种
生姜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广泛种植,传统的生姜主产地包括山东、四川、河南、广西、福建、安徽等省份,生姜的地方品种很多,如四川竹根姜、莱芜大姜、二黄姜等,这些品种都是在当地地理环境下,经过多年培育选择而来。经调查,生姜主要分为大姜种和小姜种,一般南方主要种植小姜种,北方主要种植大姜种,各地方品种的品质特征有较大差异。竹根姜具有鲜、嫩、脆、香辣味浓的特点,状如玉指,商品性最好;二黄姜、山东大姜纤维化明显,不如竹根姜脆嫩。通过试验,筛选出最适合在乐山作为生姜生产的品种——竹根姜。
2 种姜的选择与处理
乐山生姜栽培主要选用四川竹根姜,也称乐山白口姜。姜种要求:姜块肥大、丰满、色泽鲜亮、肉质新鲜、不干缩、不腐烂、质地硬、无病虫。栽种前15d,将姜种平铺于草席或干净的地上晾晒1~2d,再将其置于室内堆放2~3d,姜堆上覆盖稻草帘,促进养分分解,称为“困姜”,切记菜姜姜种不可曝晒。催芽可以采用电热温床或烟道加温或酿热物等方法。当芽至花生米粒大小时,把种姜切成20~50g的小块,每块保持1个健壮的芽,再用1∶1∶100波尔多液浸10min消毒后,即可播种。适时栽种保证姜苗发育,生姜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5~32℃。早春播种可以进行大棚或中棚套小拱棚加地膜覆盖。
3 差异化轮作制度
要做到科学选地,合理轮作。轮作是避免生姜病虫害的有效方法。生姜喜欢温暖潮湿的气候,但怕旱,在干旱或阳光直射下,茎叶往往会枯萎。生姜腐烂病严重危害生姜生长发育,并且病原体会传播到土壤中,且能在土壤中存活2a以上。因此,生姜不能连续种植。如果要获得高产、优质的生姜,必须实施轮作。经过多年探索,乐山市丘区和坝区采用不同的生姜轮作种植法提高生姜生产效能:丘区采用隔年轮作,即上年种植1季水稻和1季蔬菜,第2年种植1季生姜和1季蔬菜以利用作物生长季节的差异,减少土传病害,提高生姜生产效能;坝区采用“姜-稻-菜”方式,增加茬口,配置不同的作物类型和不同的作物生长期,利用土地利用的时间差异以及集约耕作的空间差异提高土地利用率,以实现作物种群的互补优势,达到生姜种植最高效率。
4 栽培密度
沟栽和蜂窝式栽培密度不同,姜种用量也不同。沟栽也称埂子姜,一般1.3m开厢,厢距30~40cm,每厢种4~5行,行距25~30cm,种植沟深30~40cm,沟面宽15~20cm,沟底宽10~15cm。普通密度窝距为10~20cm,高密度种植窝距为5~8cm,2.0~2.5万窝·hm-2,用种量1000~1400kg·hm-2。埂子姜一般为早春设施栽培,中棚套小拱棚加地膜覆盖,收获期在5月下旬—7月中旬。蜂窝式栽培,对选中的地块进行深耕细耙,作畦要因地制宜,一般旱地畦宽2~5m,水田畦宽2~3m左右,开好围沟、中沟以利于排水。在畦面错窝撬窝,窝深33~35cm,窝径9~11cm。行、窝距23~25cm,9000~10000窝·hm-2,用种量500~600kg·hm-2。一般在4月播种,露地栽培,7月下旬—10月为收获期。
5 合理施肥,提升效能
生姜对矿质元素的需求很大,但是生产中过度施肥的问题更加突出。施肥过量不仅会影响生姜的产量和质量,还会造成资源浪费,污染土壤和地下水。通过有机肥对生姜产量的影响以及氮、磷、钾的吸收利用效率的研究,得出结论,氮、磷、钾肥的施用对增产没有明显影响。种植生姜应以农业有机肥料为主,重施基肥,结合整地和培土,分次施用追肥,实行配方施肥,有利于生姜高产。
沟栽方式,施有机肥不低于5000kg·hm-2,过磷酸钙30kg·hm-2,硫酸钾20kg·hm-2;对微量元素缺乏的土壤,基肥中加入硫酸锌1~2kg·hm-2,硼砂1kg·hm-2;70%作为基肥施用,追肥分3次进行,同时进行3~4次培土。
蜂窝式栽培,有机肥4000~5000kg,过磷酸钙50~60kg,硫酸钾20~30kg,基肥占比在60%~70%,有机肥和磷肥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窝子底部,并覆细土3cm左右,然后播种。追肥分4次,第1次追肥用粪清水提苗并补充硫酸锌和硼砂,用量为硫酸锌1~2kg·hm-2,硼砂1kg·hm-2;结合第2次追肥回填窝子1/3,第3次、第4次追肥窝子填平,这一时期在生姜一次分枝展叶至二次分枝出土前。
6 田间管理
在苗期和旺盛生长期,使用振频式杀虫灯及利用各种物理因素、机械设备以及性诱剂等进行诱蛾,减少田间落卵量,降低害虫数量。采用黄粘板进行诱蚜和防治蓟马及姜螟成虫。及时挖除田间姜瘟病植株,防治姜瘟病继续传播蔓延。根据墒情,及时浇无病菌无污染的井水、河水,防止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减轻姜瘟病发生。施净肥,配方施肥,促进生姜快速、健康生长。
7 科学使用化学防治
7.1 姜瘟疫
又称腐爛病,姜的重要细菌病害。病原菌是原核生物界的青枯假单孢杆菌。早期,茎和叶枯萎,逐渐变黄,叶子逐渐收缩,姜根上可见腐烂状,块茎附近的横截面为黑色,溢出乳白色粘液。随后,植物的茎叶腐烂,有臭味,危及整个姜苗,如果不及时控制,将迅速传播到其它正常植物上。生姜瘟疫是一种由细菌传播的疾病。土壤、水和种子是主要的传播手段。因此,必须着重预防传播,辅之以适当处理方法:选择未种植生姜的土地或未经过精细消毒的土壤进行消毒;严格选择健康、抗病、优质和抗绿姜的品种;及时清除沟渠和排水污渍;在播种过姜瘟苗的土壤上用5%的石灰水或0.2%的硫酸铜灌溉土壤。
7.2 害虫
姜的主要害虫是姜螟,专门危害姜苗。如果控制措施无效,则可能导致大规模减产,甚至没有收成。预防生姜不被害虫破坏就要及时杀死姜螟及其幼虫。幼虫可以手动去除并杀死。最佳的消除效果是在低龄幼虫期使用化学药品,在姜螟幼虫的第1和第2龄期间,选择晴天晚上,用敌百虫溶液喷洒,每5~7d喷1次,每天喷2~3次。
8 结论
生姜病虫害以预防为主,通过农业控制、物理控制、生物控制以及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控制方法,集成生姜生产关键技术,适时采收,清洗、分级、包装、预冷,恒温运输,可以提高生姜生产效能,提升生姜安全品质,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吴嘉斓,王笑园,王坤立,庞思成,何政宇,倪元颖.生姜营养价值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2019,40(02):237-240.
[2]刘帅,陈明均,贺坦,任长华.2018年我国生姜市场回顾与2019年行情展望[J].中国蔬菜,2019(02):1-4.
[3]鹿浩志,刘敏轩,田亚亚,杨茜,王向红.生姜精油的提取[J].食品工业科技,2019,40(14):208-213,226.
[4]李秀,巩彪,徐坤.外源亚精胺对高温胁迫下生姜叶片内源激素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5,48(01):120-129.
[5]吴萍萍,王家嘉,李录久.氮硫配施对生姜生长和氮素吸收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21(01):251-258.
(责任编辑 李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