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在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2020-12-15潘凯丽张坤陈琳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潘凯丽 张坤 陈琳(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书籍是人类的阶梯,教育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而教育的落地和执行需要借助书籍为载体,因此可以看出,优质的书籍和书籍资源,对人类的发展和教育事业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而筛选优质书籍和资源的责任承担者正是图书馆,它是为人类提供查阅资料,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特殊机构,对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阶段经济得到发展,人们对图书的需求越来越大,国家层面也越来越重视图书的搜集和整理,以及图书馆的建设工作。但目前我国图书馆无论是在管理,技术,管理经验还是相关服务等等方面,无法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且目前又正处于大数据爆炸的时代,大量的数据和资源涌入网络当中,在带来了大量的资源的同时,也给资源筛选的工作人员增加了工作压力和工作负担,具体如何利用大数据来提高图书管理服务的水平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探究和思考。
■大数据应用于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优势
(一)缩短查找时间,提高查找效率
目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已经有大数据的应用在渗透,并且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甚至可以说,很多的企业依靠大数据已经走向了成功。比如律师界的龙头老大iCourt企业,就是通过将大数据应用到资源的整理、整合,将庞大的数据网络形成可量化、可视化的数据。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成为律师界的龙头企业是。大数据最大的特点就是高效性,如果能够将大数据运用在图书馆的服务体系当中,能够在查阅信息,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以及资料的排列顺序等等方面起到很大的帮助,因为图书馆虽然书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的,但是因为图书馆的馆藏书籍数量之多,占地面积之广,往往都是楼上楼下很多层,这如果没有大数据的运用的话,会给读者在寻找书籍的过程当中带来很多的不便,浪费读者大量的时间,而且在人来人往的过程当中,也会影响图书馆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如果利用大数据则可以避免以上这些问题发生,将书籍的分类所在的楼层所在的位置进行数据化排列,使之一一对应,并且将其嵌入到图书馆的搜索体系当中,这样当读者需要寻找哪一本书的时候,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准确的判断书籍所在的位置,从而缩短读者查找书籍所用的时间,提高读者查找书籍的效率。
(二)使图书馆的服务更加优化、合理
因为图书馆的功能是多样的,不是单一的,他既承担着为学生提供读书学习的场所的责任,同时也承担着为读者提供能够进行思想的交流观点分享的环境。而图书馆的运营方向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那就是如何能够帮助人们从日常生活当中的快节奏生活当中解脱出来,回归到知识这样一个纯净、干净、安静的环境当中来,从而更好的享受生活。优质的图书馆的管理服务,能够给读者带来更好的体验感,也能够帮助读者更加对阅读书籍产生兴趣和爱好,同时也能够帮助读者找到具有相同兴趣和爱好的群体,实现以上这些服务,将大数据技术嵌入在图书馆的管理服务系统当中,是一个不二的选择。它可以实现通过数据的分析整理,将具有相同特质的图书资源、图书的阅读人员进行归类,能够有针对性的对阅读群体的每一个个性化的读者提供适合该读者的书籍。读者也可以通过大数据反馈出来的特征寻找到与自己具有相同爱好的阅读人群,可以实现思想的交流和分享。让读者认为读书的生活更加具有意义和价值。
■大数据应用于图书馆的现状
(一)不完善的大数据服务体系
是一个存储知识、思想的一个特殊的环境,并且大部分图书馆在存储知识和思想的载体都是纸质的书籍,这些书籍有的年代十分久远,破损程度也有所差异,然而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图书分类整理的时候,依然会习惯性的采用传统的排序方式和分区方式。一般情况都是用英文字母的顺序将图书馆的各个馆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再用不同的字母和数字的组合将书籍进行编号,让每一本书籍进行对号入座。如果读者想要阅读哪方面的书,这个时候就会产生在搜索书籍的过程当中浪费时间的现象以及来回走动影响他人阅读的行为。有一些图书馆在运行的过程当中,虽然应用了大数据,但是由于发展模式依旧采用传统的图书管理办法和传统的服务读者的思路。导致在应用大数据的过程当中,不能够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优势,使得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在图书馆管理和服务过程当中显得格格不入,这也和工作人员的认识高度、知识水平、技术水平等等有着很大的关系,综合来看,我国的图书管理服务,在大数据的引用过程当中,还是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层面,需要进行长期的深度的大数据应用于图书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利用。
(二)图书馆服务管理模式中缺少吸引读者阅读的因素
如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导致人们在有休息的时间的时候,更愿意选择居家休息或者是外出旅游,放松心情。喜欢选择读书来放松心情的人越来越少,去图书馆进行阅读的人更是越来越少,所以有少部分人去图书馆阅读的时候,想要得到的是一个更加具有阅读氛围的舒适的、安静的阅读环境。这就要求图书管理员尽职尽责的为读者进行服务。但是目前国内的图书管理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一个是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和运营模式,对于新时代的人而言,传统的运营模式和管理模式下的图书馆是无法完全吸引读者进行阅读的,也就是说图书馆传统的功能无法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大部分人都是为了读书去找一个图书馆进行阅读,很少有人会因为图书馆的硬性条件而喜欢上读书。针对这种情况作为图书馆的运营和管理方,应当客观的面对这样的问题和现象,积极理智的去分析当前图书馆可以为读者提供的更优质的服务,目前图书馆可以打造出的特色,以此来增加来到图书馆阅读的读者群体的体验感,从而吸引更多的读者能够到图书馆进行享受式的阅读。
■大数据如何更好地应用于图书馆管理
(一)在图书馆内部的平台上建立数据共享体系
关于建立数据共享体系这一个方法,适用于各行各业的相关管理工作,对于图书馆而言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建立图书馆管理服务体系,通过将由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图书分布资源等等形成的大数据进行嵌入在图书馆的内部管理平台上,从而实现图书馆内部资源的贡献。截至社会发展到今天,大数据传递和分析还要基于互联网和多媒体软件才可以实现高效准确的传播和传递。但是好在是,这些软件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可以免费下载到的,也就是说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使用到软件。这个时候如果读者能够与图书馆建立某种联系,大数据就可以介入到这种联系之中,将图书馆的大量的资源当中,对读者有用的这一部分资源进行针对性的分享,从而帮助读者能够有一个更好的阅读体验。同时大数据介入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联系,也可以为图书馆创新运营模式和推动图书馆发展创造一定的基础条件,从而提高图书馆社会影响力。
(二)有计划的输出高水平图书馆运营管理人才
尽管我们能够看得到大数据,具有非常多的优点,但是这些优点具体落到实处的时候,是需要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实际操作的,但是目前国内大部分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和实际操作人员对大数据的理解和应用水平都还不足以满足图书馆能够在日常的运营和管理的过程当中,完美的将大数据对接到其中。这就需要图书管理人员和国家层面能够有计划的、有重点的有策略的培养高水平的图书馆运营人才。对于一线的图书管理人员而言,可以组织适当的合适人选进行外出学习、进修,从而将先进的图书管理理念和方法带回自己所运营和管理的图书馆,从而实现能够将大数据更好的嫁接到图书馆的运营管理过程当中。而从社会角度而言,国家可以适当考虑在高校开设相应的更具针对性的图书管理课程,从而向全社会输出图书管理人才。
■结束语
大数据的时代已经到来,而且大数据会越来越成为离不开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所以人们应当考虑如何快速转变认知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对于图书馆这个社会发展当中重要的思想孕育的摇篮,更是要趁早将大数据的优势和功能在图书馆运营管理和服务的过程当中进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