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蛋鸡冬季饲养管理技术

2020-12-15丁宣彰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0年8期
关键词:产蛋量产蛋率产蛋

丁宣彰

(山西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站,山西 太原 030000)

近年来,蛋鸡饲养规模逐渐扩大,但囿于蛋鸡饲养者多为缺乏专业技术的普通农民,饲养不当,导致蛋鸡在冬季产蛋率低、蛋壳质量差、颜色淡,鸡蛋质量不高,个别养殖场几天时间能下降40%左右,给养殖户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损失。因此,找出冬季蛋鸡产蛋率下降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改善,对于完善冬季蛋鸡饲养和管理,提高养殖户收益具有重要意义。

1 冬季蛋鸡产蛋率下降的原因

1.1 营养不足

冬季气温低,为维持体温,蛋鸡新陈代谢加快,对能量需求会显著增加,同时加大蛋白饲料的损耗,若饲料中的营养浓度低或达不到蛋鸡正常的生理需求,会引起产蛋量下降。另外,饲料中钙、磷、维生素供应不足,也会引起蛋壳质量的下降。

1.2 应激因素

应激因素包括冷应激、免疫应激和突变因素造成强应激。由于天气变化、气温骤降、饲料变化、停电、停水等外界刺激,均会引起蛋鸡产蛋下降。

1.2.1 冷应激

冬季气温不稳定,恶劣天气引起气温的骤降,若来不及做保暖措施,会引起鸡群的应激,甚至会引发感冒、流感,造成采食量下降、产蛋率下降等问题。

1.2.2 免疫应激

做疫苗时机选择失当、疫苗质量、免疫操作不规范造成疫苗应激,会引起鸡群产蛋率突然下降并伴随鸡只死亡。

1.2.3 突变因素造成强应激

如突然更换饲料、突然停电、突然断水等突变因素,也能引发鸡群强应激,引发鸡群产蛋下降。

1.3 通风不良

为防止冬季通风时间长、通风大引起蛋鸡感冒,可减短通风时间,但是往往会造成粉尘过大、氨气、二氧化碳等不良气体浓度严重超标这些问题,引起鸡群出现呼吸道疾病,从而影响到采食量,产蛋率也随之下降。

1.4 疾病因素

大部分疾病都会影响到鸡群的采食和产蛋,常见的引起产蛋率下降的疾病主要有非典型新城疫,非典型禽流感,脂肪肝、传支、减蛋综合症、脑脊髓炎等,这些疾病各有其临床病理特征,需要兽医鉴别诊断,针对性采取防控措施。

2 预防蛋鸡减产的管理措施

2.1 注意保暖防寒

蛋鸡产蛋的最适宜温度为16℃~24℃,鸡舍温度高于25℃,产蛋量会下降,且所产鸡蛋重量会减轻;鸡舍温度低于5℃时,产蛋量也会下降,温度低于0℃时,蛋鸡会停止产蛋。为使蛋鸡在冬季也能够保持产蛋量,应使鸡舍维持在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一般情况下,可以适当封闭门窗,在鸡舍外围覆盖塑料膜,防止寒风破缝而入。必要时可以安装暖气管或放置取暖炉,适当提高鸡舍温度。但是在放置取暖炉时应注意防止引起火灾,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2 注意按时通风

在冬季,为了防寒保暖,往往都对鸡舍采取封闭式管理,一方面,可以使鸡舍维持在较高温度,另一方面,会使鸡舍内充满蛋鸡排出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这类有害气体含量过高时,极易使蛋鸡发生呼吸道疾病,影响产蛋量。因此,即使是在冬季最寒冷的时候,也应使鸡舍按时通风。在天气寒冷时,可以每隔2~3 h 通风15 min,使鸡舍内的有害气体尽量排出。在天气晴朗时,可以在10 时—15时将门窗打开,既给予蛋鸡适量的光照,又使鸡舍完全通风。在通风时应选择侧面通风口,避免寒风直接吹向蛋鸡。此外,如有条件,也可以采用通风机,保持鸡舍空气流通。

2.3 给予充足光照

光照也是影响蛋鸡产蛋量的重要因素。光照不仅可增强蛋鸡体质,而且能促进蛋鸡性激素的分泌,使母鸡产蛋活力旺盛。冬季最适宜的光照时间为16~18 h。但事实上,由于鸡舍封闭,蛋鸡所接受的光照时间远远低于16 h,因此,为了给予冬季蛋鸡充足的光照,需要进行人工补光。可在鸡舍内增加一个40 W 左右的灯泡,灯离地2 m,灯距3 m,保持灯泡清洁,避免影响光强。在进行人工补光时,应当固定每日灯光打开和关闭时间,且应持续、不可间断,以免使蛋鸡遭受低温影响,造成产蛋量下降。同时,在冬季天气晴朗,日照充足时,应适当打开门窗,让光线进来,为鸡群提供一部分自然光照,且应让鸡群朝向东西方向,使光线更充分照射在蛋鸡身上。

2.4 供给足量饮水

蛋鸡的饮水量与气温高低有直接关系,冬季水温过低会明显降低鸡的耗水量。这是因为蛋鸡饮用过冷的水后会增加热量的损失,同时刺激消化道黏膜,引起肠胃不适,影响消化和吸收,从而减少饮水量的摄入。但若蛋鸡饮用太少的水,或连续36 h 不提供饮水,也容易导致产蛋量下降,直到停产。因此,冬季既不能给蛋鸡饮用凉水,也不能不提供饮水,应供给20℃左右的温水,或者刚取出的深井水。此外,由于蛋鸡在冬季能量消耗比较大,其饮水量也会有所增加,为平常食物量的3~4 倍,要为蛋鸡提供充足的饮水,如有需要,还可以在饮水中适当添加抗菌素类药物,以提高蛋鸡的免疫力。

2.5 保证充足的营养

蛋鸡在冬季为维持正常体温,需要消耗更多能量,需要更多的营养物质来补充能量。有研究表明,蛋鸡冬季的食物量比夏季高16%~20%。因此,在冬季给蛋鸡配置饲料时应当适量添加如油脂、玉米、碎米等能量饲料,增加含有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等成分的饲料,以满足冬季蛋鸡的营养需求。同时在蛋鸡产蛋率达到50%时,应适当减少蛋白质饲料,待达到产蛋高峰时,再适当增加,以达到营养均衡。此外,为防止蛋鸡一次性吃食过多,导致积食,供应的饲料吃不完会导致浪费,所以应减少饲料数量,增加喂养次数,少食多餐,促进蛋鸡消化吸收。

2.6 注意卫生防疫和相关工作

2.6.1 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消毒

进行卫生打扫和消毒是鸡舍养护的基础工作,无论夏季或冬季,鸡舍都应当定期进行卫生打扫和消毒。尤其在冬季,由于门窗封闭、通风不良,极易集聚不良气体,滋生细菌和病毒。因此,应当每天按时洗刷水槽、料槽,1~2 d 清理1 次粪便,经常按时通风,交换新鲜空气。此外,还要进行定期消毒,以消灭部分细菌。在消毒时,可以选择使用适量的0.2%~0.3%过氧乙酸、0.03%百毒杀、0.1%~0.2%次氯酸钠或0.1%新洁尔灭等消毒剂,这几类消毒剂刺激性弱、毒副作用少,还可以进行交替使用,以免细菌产生抗体。在进行消毒时,消毒人员的动作应尽量缓慢、轻柔,以免吓到鸡群,且最好是在傍晚或昏暗的灯光下进行,可以将外部干扰减至最低。

2.6.2 做好疾病防疫工作

冬季天气干燥,气温较低,病菌微生物存活的时间较长,加上鸡舍封闭,各类气体聚集,容易使蛋鸡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鼻炎、喉气管炎和慢性呼吸道疾病等感染疾病。因此,在冬季饲养时,应当做好疾病防疫工作,按时给蛋鸡进行疫苗接种。调查显示,免疫接种工作一定要在鸡龄20 周龄前完成。因为若在蛋鸡进入产蛋期后,不宜接种疫苗,否则容易引起过激反应。此外,还应结合当地疫情,做好禽流感、寄生虫等防疫工作,不可大意,做到仔细观察,早发现,早控制。

2.6.3 定时进行鸡群调整

蛋鸡在进入产蛋期后,其产蛋量会随着产蛋周期的增加而减少。根据生物进化理论,为了提高蛋鸡产蛋量,应当时刻观察鸡群,尽早淘汰产蛋量低下的蛋鸡,保留产蛋量较高的蛋鸡。同时,由于气温、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易使蛋鸡感染疾病。因此要仔细观察鸡群,定期进行鸡群调整,看见萎靡不振、粪便异常的蛋鸡时,应尽快将它们挑出来,单独饲养,待其好转后再放回原鸡群。同样,在进行鸡群调整时,应当尽量保留免疫力、身体健康状态较好的蛋鸡,以提高鸡蛋的质量,保证鸡群的健康。

2.7 减少鸡群应激

鸡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遇到突发状况,容易受到惊吓,任何的应激反应都会造成蛋鸡产蛋量下降或停产。因此,为减少鸡群应激,要保持鸡舍周围安静,尽量减少外部的噪声或其他因素的干扰。在进行喂养时,饲养人员也应尽量穿着工作服,避免穿着红色衣服,动作尽量缓慢,以免引起鸡群强烈反应。同时应禁止外来人员进入鸡舍,避免引起鸡群恐慌。此外,要定时巡检鸡舍,发现有老鼠洞或其他洞口时,尽快做好修补,避免老鼠等生物在夜间打扰鸡群,引发应激反应。

3 结束语

冬季饲养蛋鸡需要比平日更加仔细,要想使冬季的蛋鸡仍然保持平日的产蛋量,在进行蛋鸡饲养时,应多学习养殖专业知识,为更好地饲养蛋鸡、提高蛋鸡产蛋量和鸡蛋质量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产蛋量产蛋率产蛋
鸡不“歇伏”提升产蛋量
初春养鸡撤去防寒设施“悠着点”
利用中草药提高蛋鸡产蛋率的实用配方
提高土鸡产蛋率的几种方法
皖江麻鸡父本MA品系的培育
种鸭产蛋饲料宜分期控制喂量
母鸡喜欢在舒服的地方产蛋
冬喂蛋鸡巧添加抗病御寒又高产
春季蛋鸡饲养管理
蛋鸡需要强制换羽的六项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