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杉木良种选育与高效培育技术的研究

2020-12-15吴阳光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0年8期
关键词:种子园家系种源

吴阳光

(融水苗族自治县国营贝江河林场,广西壮族自治区 融水 545300)

我国杉木已经有3 000 多年的栽培历史,杉木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木材硬度好以及加工时不易变形等特点。杉木林还具有涵养水源的功效,可以积累养分,净化大气环境,固土保肥。据专家测算,每0.067 hm2杉木成熟林分的生态服务价值可达到8 320 元。平均每生产1 m3木材可吸收1.83 t 二氧化碳,释放1.63 t 氧气。

1 杉木良种选育研究进展

1.1 种源试验

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杉木选育工作近50 年,进行全分布区地理种源试验3 次之多,种源试验研究在广西区4 个县进行开展。在全国共计有70 个品种的杉木参加选育,经过综合性多方面的评价,广西区选出了优良种源。种源对比之后发现我国中南部的种源表现相对良好。因此,在建立融水县种源区的过程中,应当首先考虑使用我国中南部的种源。

1.2 优质树种与优良树系筛选

早在20 世纪70 年代,广西就开展了杉木优树选择比较种源试验工作,先后选出优树319 株。后来通过引进省外部分优树,在广西的两个县建立了130 hm2初级种子园。到目前为止,在全区选出了3 000 多个优良系。

1.3 优良杉木家系筛选

广西省研究了杉木无性系本身的相并依据研究结果进行了相关的杉木家系筛选工作,其中最为看重16 年杉木无性系的研究工作,包括对其纤维、木材材质、生长量以及密度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杉木优良家系的筛选活动中,全县范围之内种子园中半同胞家系优树为研究对象。生长量、遗传稳定性等都作为选择指标。以此来开展高世代种子园建园的树材准备工作,96 个生长速度快、产量高的家系在众多参试的半同胞家系中被选出,32 个更优家系最终又在这一范围内被选出。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按照子代的遗传特性又筛选出了17 个优良两半同胞家系,另外还有32 个优良全同胞家系,并以此为基础建设了第二代种子园。值得一提的是,还同时从我国其他地区的第三代种子园引进了另外的40 多个优良家系。

2 良种基地建设

2.1 良种基地建设概况

从全区的情况来看,目前杉木良种基地有3 处,基本处在桂北地区。2010 年以来,全区进入杉木良种基地高速发展时代。先后建了红杉种子园、二代园、三代园、高产种子园等。种子园建设的规模得到扩大,质量得到提升,管理更加科学有效。老旧种子园逐步被淘汰或更新,高世代种子园建设迅速,高世代种子园比例已过半,种子园建园质量和种子质量已非昔日可比。同时建园理念和管理水平提升很快,主要体现在:一是对建园材料各项考核指标更科学和务实,即注重生长量,也注重挂果量,同时要考虑材性等各项指标。二是管理更加精细科学,并开展矮化管理等园艺措施。

2.2 良种推广应用

融水县良种筛选育苗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使得杉木良种得到大力的推广种植,以此给社会带来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全县杉木良种大面积集中推广的时期是在20 世纪90 年代之后。在国家助农贷款的大力支持之下,融水县已建设出杉木种子园1×104hm2,杉木良种4×104hm2。近几年国家良种补贴政策持续稳定,加上良种生产得到增产,良种使用率不断提高。在政府大力推广的优良家系其遗传增益率均在20%以上,具有持续高速推动全县经济发展的潜力。

3 杉木良种选育与高效培育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

3.1 人才短缺,科研经费不足

当前融水县在杉木良种选育与高效培育技术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资金的短缺问题。在选种育苗初期,由于严重缺乏科研经费导致项目进度缓慢甚至停滞,严重阻碍了杉木良种选育与高效培育工作的开展。又因为融水县地处广西腹地,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拨款到位时间也相对滞缓。加之林业部门招聘人才困难,科研教学以及生产建设的一线部门从事良种选育的科研工作者流失严重,对杉木的良种选育与高效培育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2 工程浩大费时费力

杉木园子内杉木杂交育种配对组合量非常巨大,少则几千,多达上万个,但由于杉木花期很短,杂交工作时间有限,一个基地每年杂交育种正常也只能完成200~300 个杂交组合。育出来的种子要经过8 年左右时间种植对比试验才能出成果。育种是一代或几代人才能共同完成的工程。

3.3 实验结果差强人意

当前,融水县在杉木选种育苗工作当中更多的是保持一种自给自足的状态。所有的杉木种都没有经过筛选,造成了种子质量参差不齐,难以达到理想的实验预期。另外,在选种育苗的初期也没有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若是后期管理不到位,极易引起虫害,影响杉木苗的生长质量。

3.4 不具备相对规范的种植基础

融水县的苗木定植已有一定规模,但是大多数的林农并未按照科学高效的种植管理方法进行杉木的种植,具体表现在种植方式不够科学,林农大都直接挖一锄头就将树苗塞入其中,难以保证根系的高效舒展,严重的还会造成断根的现象。苗木定植工作较为粗糙,定根水灌溉不足,容易缺水干枯而死。由于上述种种因素的影响,苗木始终处于亚健康状态,从而严重制约了杉木的良种选育与高效培育工作。

3.5 造林密度不合理

由于林农的可栽面积有限,为了追求高产林农大都会实行密集种树方法,殊不知反而严重抑制了杉木的健康成长,这种超过常规的植株密度极易造成较大数额的经济损失。

4 杉木良种选育与高效培育技术的解决策略

4.1 不断地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健全人才吸引与培养机制

杉木的选种育苗工作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要从原有的单一变为多元化,同时改变传统的育种目标,选择的品种要以抗性强、耐胁迫为主,储备优良的种质资源。

4.2 同时开展有性育种和无性育种

在融水县开展杉木选种育苗,主要方式是选择优良树种,同时举全县之力进行杉木种子园的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融水县种子园目前已获得了广大林农朋友的认可,取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在杉木选种育苗的同时必须采用林场的科技成果,要重视、切实抓好杉木无性系育种工作,以此来推动杉木良种化的进程和节省种子园的投资。

4.3 要着力提高现有种子园的产量和质量

首先要保证种子园的平稳健康高效运行,加强树形、土壤以及花粉授粉3 大管理,特别是花粉授粉管理,同时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另外,疏伐工作对于建立时间较长的种子园必不可少,对结实量很少的嫁接植株还要进行重新嫁接。缺少植株的要进行补植,要合理利用空间,不能过疏也不能过密,充分利用地力。

4.4 加快组培工程及应用

杉木组培育起步晚,技术薄弱。培养基配方,田间冻苗踩策技术环节存在诸多瓶颈,目前还处在试验阶段。因此要加大资金投入和科研投入,突破技术难题,大幅提高组培育产量,降低育苗成本,使林农自愿、自觉使用组培苗造林。

4.5 用优良种源区的优良无性建设种源种子园

从全国范围内的杉木种源试验数据来看,杉木种源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杉木的产量效益。然而,在炎热地区的优良种子在严寒地区育苗,遭遇冻害的风险比本地杉木种要高。所以大量从外省调入种源来补充广西区的良种是不可取的。可以将外地优良种源进行小面积的试验造林,将优良种源中的优良无性系与本地杉木的优良特性相结合,从而不断提高融水县杉木的木材质量。

4.6 展开全面的单系采种,为无性系的培育准备物质条件

经过鉴定的优良种源、优良无性系以及优良杂交组合,从优良单株上单系采种的工作已经被融水县全面开展,预期建设5 个育苗基地来进行全面的单系采种,继而为无性系的培育做好充足的物质条件准备。

4.7 积极筹建林木组培试验工厂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为融水县筹建林木组培试验工厂的启动资金,由各方共同协作,融水县的种子库内的组培室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当中,计划2020 年投入生产,明年按照建设标准要达到每年生产5×104株组培苗。首先要在幼林中开展优中选优的工作,根部萌孽条和胡须苗应该被采集进行扦插育苗,从而大大缩短杉木选种育苗的培育周期。

5 结语

融水县很早就开始了杉木良种选育与高效培育技术的研究工作,通过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投入、有性育种和无性育种同时并举以及建设及改进种子园等策略,来解决杉木良种选育与高效培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猜你喜欢

种子园家系种源
Ⅰ型肢根型点状软骨发育不良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75型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刍议香合欢形状特性及生长差异
红花香椿不同家系测定及优良家系选择
华北落叶松种子园288个无性系种子的品质比较
不同种源花榈木种子性状和苗期生长特性比较
长白落叶松生长变异及优良家系选择研究
杉木第三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苗期测定试验
红松种子园树木整形丰产技术
18年生火炬松不同种源生长变化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