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侯马市绿色食品香菇生产的研究
2020-12-15廉俊平
黄 杰,马 勇,廉俊平
(侯马市农业农村局,山西 侯马 043000)
近年来,在食用菌产品以其无毒、无污染和较高的保健营养价值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健康食品的同时,食用菌产业也以其项目投资少、周期短、收益平稳、见效快等特点,成为很多地区“精准扶贫”的产业帮扶项目和农民增收产业,食用菌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笔者通过对侯马市瑞河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绿色香菇生产基地申报过程、生产过程、发展趋势等的研究,发现食用菌产业发展中还存在些微不足之处,遂提出转型升级的建议,旨在推动食用菌产业向绿色、良性发展,致力于乡村振兴、农民增收。
1 侯马市绿色食品香菇生产基地及香菇产品概况
侯马市绿色食品香菇生产基地由侯马市瑞河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创建,座落在侯马市南郊紫金山脚下的凤城乡河东村,这里远离市区,东接曲沃县,西邻新绛县,南靠紫金山。山上绿色成茵,山泉水四季长流,山、树、水的良好组合使这里即使在炎热的夏季,气温也较为凉爽。周围土地多年来一直种植樱桃和葡萄等珍贵作物,产地周围5 km 和主导风向的上风向20 km 内无工矿污染源,土壤、空气、泉水洁净无污染。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良好的生态条件,以及紫金山脉长年流出的泉水,使这里成为绿色香菇成长的摇篮。2018 年12 月,该基地生产的“瑞河牌”香菇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 级产品。该基地也成为侯马市唯一获得认证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由于基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和高标准的绿色香菇管理技术,这里生产的香菇以“花菇”为主。花菇是香菇中的上品,素有“山珍”之称,它以朵大、菇厚、含水量低、保存期长而享誉海内外。花菇生产保持天然纯净特色,以其味香质纯,冰肌玉洁而饮誉菇坛,又因其外形美观、松脆可口而成为席上首选。花菇历来被盛世人民作为延年益寿、清肺补气的佳品,具有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帮助消化、降低血压、减少胆固醇、预防肝肺变、消除胆结石、防治佝偻病等功效,有“植物皇后”之美誉。
2 绿色认证关键要点
2.1 产地环境质量检测报告
2018 年7 月18 日,由黑龙江省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侯马市瑞河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绿色香菇基地产地环境(包括栽培基质、加工用水)进行检测,结论为:产地环境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391- 2013)的相关要求,适宜发展绿色食品。
2.2 产品检验报告
2018 年8 月21 日,由黑龙江省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侯马市瑞河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绿色香菇产品进行检测,结论为:符合NY/T749- 2012 绿色食品食用菌的要求。
3 评审流程
绿色食品评审流程是:内检员培训—绿色认证申报材料编集—绿色食品检查员现场查看—省绿色食品办公室初审—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颁发“绿色食品证书”。
3.1 内检员培训
在绿色食品认证前,首先由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对瑞河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内部检查员进行业务培训,要求合作社管理制度上墙公示,并严格遵照执行。
3.2 绿色认证申报材料编集
根据食用菌申请材料清单要求,列出了详细材料目录,编集了“绿色食品认证申报材料”书,内容包括从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申请书、食用菌调查表、营业执照、商标注册证到质量控制规范、种植规程、生产基地位置图、基地清单、农户清单、种植产品订购合同、土地承包(流转)合同到生产记录、环境质量检测报告、产品检验报告等一应俱全。
3.3 山西省绿色食品检查员现场查看
根据现场检查的先后顺序,由山西省绿色食品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对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投入品使用、包装、贮藏运输及质量管理体系等进行了现场查看,检查的目的是:考查其与绿色食品相关标准及规定的符合性。经现场查看,综合评价为:该企业位于“一品一村”产业村,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周边无污染源,生产过程中不使用禁用投入品、管理较规范、符合绿色食品标准。
3.4 绿色食品省级工作机构初审
根据现场查看的结果,绿色食品省级工作机构进行初审,并出具了检查意见:侯马市瑞河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申请的“香菇”产品,其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申报材料完全有效。
3.5 颁发“绿色食品证书”
2019 年1 月,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为该基地颁发了为期3 年的“绿色食品证书”。
4 瑞河食用菌绿色香菇生产规程
4.1 茬口安排及品种选择
采用秋茬栽培,播种期为8 月下旬—9 月底。选择中温偏低型135、939 等出菇品种。
4.2 菌种选择
要求不退化,不混杂,从外观看菌丝洁白、绒毛状,生长致密、均匀、健壮、无污染的适龄品种。
4.3 香菇菇棚的建造
菇棚高3 m,棚内搭设立体栽培培养架。培养架高2 m,宽0.6 m,底层距地面0.2 m,层架间距0.3~0.4 m,以设7 层为宜,中间留0.8 m 过道。
4.4 栽培工艺流程
培养基质的配制—装袋—灭菌—接种—发菌管理—出菇管理—采收—分级—包装。
4.4.1 培养基质配制
培养料要求新鲜、无虫、无毒和无杂质并过筛。培养基质配方:木屑78%、麦麸20%、石膏1%、糖1%,将培养料按配方比例称好拌匀,加水适量,使含水量达55%,以手紧握成团、渗水不滴、手松微散为宜。
4.4.2 装袋灭菌
选用高密度低压聚乙烯料袋,规格为17 cm×55 cm×0.012 cm。将配制好的培养料装入袋中,松紧适中,扎紧袋口。装袋与搬运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刺破菌袋引起杂菌污染。装袋时速度要快,装完立即上锅灭菌,料袋顺码式堆放。灭菌时使锅内温度在3~4 h 内达到100℃,维持20 h 后停火、停汽,当灶内袋温降到80℃时出锅,冷却待播。
4.4.3 菇房的消毒
接种前菇房消毒。菇房内外主要做好场地环境清洁消毒工作,以减少污染源,地面抛撒石灰,抑制杂菌生长。
4.4.4 接种、发菌
(1)接种。当袋内料温下降至28℃以下时在接种箱进行接种。将灭过菌的料袋、菌种、酒精灯、接种工具等全部放入接种箱后,用经农业农村部批准登记用于食用菌生产的农药二氯异氰尿酸钠消毒粉熏蒸30 min 后即可接种。接种人员要穿戴经过消毒的工作服、工作帽及口罩,手臂要用75%酒精棉擦拭消毒。接种工具用75%酒精擦拭和火焰灭菌。菌种瓶及封口要用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接种时菌种瓶口和菌袋接种口要在酒精灯火焰无菌区内,以防杂菌污染。每个菌棒接种6~9 块,种块直径2~3 cm。接种时消毒要严、动作要快。
(2)发菌。室温22℃~26℃,袋温不超28℃,尽量恒温培养,温差不超过4℃,空气相对湿度60%~70%。菌棒摆成“品”字型,垛高7 层以下,5~7 d 倒垛1 次。菌丝满袋后,控制室温在24℃~27℃,空气相对湿度70%~75%,适当通风和温度刺激,利于菌袋转色。待菌袋内隆起的瘤状物逐渐变成褐色的菌皮时,表明菌丝成熟可以出菇。
4.4.5 出菇期管理
菇棚内白天温度15℃~20℃,夜间温度8℃~10℃,维持10℃的温差;适当通风;空气湿度80%~90%,菌袋含水量50%~55%。
(1)催蕾方法。温差刺激:通过增减遮阴物、通风等方法拉大棚内昼夜温差达到10℃以上,连续5~10 d 便会有菇蕾发生。
(2)幼菇期管理。当菇蕾长至0.5~1 cm 时可自行顶破免割袋,从袋内长出。为便于提高菇质,每袋留15~20 朵菇形好、距离均匀、大小一致的菇蕾。保持棚温8℃~18℃,空气湿度80%~90%,并依天气情况适当通风,散射光照射。注意:不可大量通风,以免造成菇蕾风干。
(3) 生长期管理。一是温度控制。保持菇棚内温度8℃~16℃,提高昼夜温差10℃以上。这样的菇质好,肉厚,产量高;相反温度高于20℃,菇质次,薄,低产,所以应依环境条件适当调节,温度高时加厚遮阴,低于8℃时拉开遮阴物,增加棚内温度。二是湿度控制。调节空气相对湿度50%~70%为宜。可通过揭盖薄膜来调节湿度,如阴雨天、雾天应盖严薄膜,晴天则揭开薄膜通风。三是调节通风、光照。菇蕾长至菇盖直径2 cm 时提高棚内散射光刺激,加大通风量,做到白天揭膜,夜晚盖膜,促使香菇生长紧实。
(4)转潮管理。每采收一潮菇后要进行休菌养菌7~10 d,使采过菇的穴里菌丝变白或稍有转色以积累养分,利于下潮菇生长。此时需棚温20℃~25℃,相对湿度75%~85%,菌袋含水量在50%~55%,不翻动菌袋,加盖棚顶遮阴。
4.5 病害防治
4.5.1 预防措施
搞好环境卫生,作好菇房、床架、工具、器具消毒;培养料严格按配方添加且灭菌彻底;使用生命力旺盛的适龄菌种且无菌接种;发菌时适温培养,最高不超于28℃;栽培环境通风,避免高温、高湿;夏季地面撒石灰粉灭菌、防潮。
4.5.2 防治措施
播种后要经常检查,发现杂菌作如下处理:一是加强通风,降低环境温度和湿度。二是药物处理,可用质量分数75%酒精注射污染点。
4.6 常见虫害及防治
防治措施:搞好环境卫生,菇根、烂菇及废料要及时清除,并远离菇棚。菇棚门窗安装防虫网,防止成虫飞入。菇棚内经常撒石灰粉,以灭菌杀虫。采用黑光灯、黄板等诱杀办法除虫。
4.7 采收
采收标准依市场要求而定。鲜菇采收时待菇体长至8 分熟菌膜似开非开时为宜。采收时,用手轻捏菇体旋转即可。随时清除菇柄、菇脚,保持菇棚清洁卫生,防止杂菌蚊虫滋生。每茬出菇3~4 潮,每袋可产菇0.4~0.6 kg。
5 香菇栽培转型升级的几点建议
5.1 栽培模式的转型升级
目前香菇的栽培模式大多为设施制棒生态出菇,它是由传统的家庭小作坊升级来的。为适应时代需求,需要进行栽培模式的变化,进行工厂化生产,由设施制棒生态出菇升级为设施制棒环控出菇,实现周年化菌棒生产和出菇销售。
5.2 菌种的转型升级
由固体菌种向液体菌种转型。相对于固体菌种来说,液体菌种的优点是:制种周期短、成本低、菌种纯度高活力强、接种快发菌快、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小、适宜中大规模生产,是食用菌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由于食用菌行业投资较高,今后生产的发展方向,还是要以龙头企业(合作社)为依托,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支持企业(合作社)继续向集约化、规模化、设施化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带动作用,使种植地区实现“香菇提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