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休耕轮作作物虫害调查及防治研究
2020-12-15张金良张桂芬班丽萍周吉红杨建国
张金良,张桂芬,班丽萍,张 帆,周吉红,杨建国
(1.北京植物保护站,北京 100029;2.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 100193;3.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 100193;4.通州区植物保护站,北京 101113;5.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北京 100029)
1 大田休耕轮作作物——高粱的虫害种类、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
通过食诱剂和性诱剂诱集,共计诱得农业害虫3 种类型,包括地下害虫、刺吸式害虫、鳞翅目蛾类害虫等。其中,蛾类害虫包括桃蛀螟、玉米螟、棉铃虫、高粱条螟、粟穗螟等,以幼虫蛀茎或在穗部取食籽粒为害,对高粱的产量影响比较大;蚜虫类虫口密度最大,导致高粱叶片褪绿变红,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并间接影响高粱产量。蚜虫类多种苗期和穗期为害,而鳞翅目蛾类多在抽穗至灌浆期危害严重[1]。
1.1 种植概况及试验材料
试验设在顺义区北小营镇东庄村,北京海昌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种植概况:前茬作物为冬小麦,以往麦收后种植夏玉米,近两年休耕轮作模式下,麦收后更改为种植高粱。材料是生物食诱剂、性诱剂,其他辅助材料包括诱捕器、竹竿、黄板等,自备。
1.2 试验时间
试验时间从抽穗开花期开始,至灌浆成熟期结束。每周调查1 次,连续观察4 周。
1.3 结果与分析
通过食诱剂和性诱剂诱集,共计诱得3 种类型的农业害虫,包括地下害虫、刺吸式害虫、鳞翅目蛾类害虫等。
1.3.1 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主要分为4 种,包括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白星花金龟、云斑鳃金龟等。它们的共同为害特点是成虫取食高粱新抽出的嫩穗,导致籽粒发育不良。幼虫为地下害虫,俗称蛴螬,主要在作物幼苗根茎部分蚕食,造成缺苗断垄。其中,白星花金龟幼虫为腐食性。平均一年发生1~2 代,以幼虫和成虫在土壤中越冬,5 月—7 月成虫大量出现,对未腐熟的厩肥有强烈趋性,趋光性亦较为明显。
1.3.2 刺吸式害虫
蚜虫类主要有高粱蚜、玉米蚜、麦蚜等,多混合发生。蚜虫类为害特点是成虫和若虫群集在叶片背面、茎秆以及穗部,吸食寄主植物汁液,常使高粱叶片褪绿、变为深红色,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并造成高粱籽粒不实。蚜虫类害虫繁殖方式分为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一年发生20 代以上,7 月中下旬严重为害,高温干旱易多发。蝽类主要为小长蝽,近年时有发生。小长蝽为害特点则是以成虫和若虫群集于高粱心叶或花穗部刺吸为害,常造成叶片失绿、籽粒不实。小长蝽常在麦收后迁移到玉米和高粱田进行为害。
1.3.3 蛾类害虫
螟蛾科害虫分为4 种,主要以幼虫取食籽粒或蛀食茎秆为主要为害。包括,桃蛀螟、玉米螟、高粱条螟、粟穗螟。桃蛀螟一年发生3~4 代,以2~3 代幼虫为害高粱。以幼虫取食高粱籽粒,造成瘪粒;并常吐丝,将小穗、籽粒等叠缀缠绕在一起,常附粉红色虫粪颗粒;穗头常污黑。玉米螟一年2~3 代,通常情况下,以幼虫蛀茎为害,破坏茎秆组织,影响养分运输,严重时茎秆遇风折断[2]。高粱条螟一年发生2 代,以幼虫为害心叶、蛀食茎秆,可聚集为害,造成枯心或风折。粟穗螟一代幼虫为害盛期为7 月上旬—8 月上旬,二代幼虫为害盛期在8 月中旬—9 月上旬。以幼虫在高粱穗上吐丝结网,在网中蛀食籽粒,致受害穗籽粒空瘪,穗头颜色污黑,附有破碎籽粒和粪粒;并能随粮食进仓后继续为害。
2 大田休耕轮作作物——绿肥植物的虫害种类、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
通过田间定点定期调查,共计获得农作物害虫4 个类群,包括锉吸式害虫、潜叶类害虫、刺吸式害虫、鳞翅目食叶类害虫等。其中,蓟马类害虫以成虫和幼虫锉吸为害,对绿肥作物影响较大,且具有造成病毒病大发生和流行的可能;潜叶类害虫以幼虫潜食叶肉,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些害虫,主要在春季和秋季比较凉爽的季节发生和危害。
2.1 试验地点及种植概况
试验地点设在顺义区北小营镇仇店村,北京海昌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前茬作物为冬小麦,以往麦收后种植夏玉米,近两年休耕轮作模式下,麦收后更改为种植绿肥植物,包括草木犀、紫花苜蓿、毛苕子、白三叶等。
2.2 试验时间及试验方法
试验时间:7 月1 日开始,9 月30 日结束,每15 d 调查1次,连续调查4 次。试验对象为草木犀、紫花苜蓿、毛苕子、白三叶、冬油菜。每种按东、西、南、北、中5 点取样,每点调查20株,共计调查100 株,记录各处理植物上昆虫种类和数量。
2.3 结果与分析
通过定点定期调查,共计获得4 种类型的农作物害虫,包括锉吸式害虫、潜叶类害虫、刺吸式害虫、鳞翅目食叶类害虫等。其中,蓟马为主要害虫类群,为害比较严重。锉吸式害虫:蓟马类主要以成虫和幼虫锉吸植物汁液,形成褪绿凹斑,引起植株萎蔫,严重时叶片干枯甚至脱落,一年发生多代,主要在春季和秋季温暖干旱季节为害严重,在绿肥植物田秋季为害较多。潜叶类害虫:美洲斑潜蝇、豌豆彩潜蝇,以幼虫潜食叶肉,形成蛇形潜道,一年发生10 代以上。刺吸式害虫:盲蝽蟓、缘蝽,以成虫和若虫刺吸植物汁液,形成褪绿斑,主要在春秋季节为害,为害并不严重。食叶类害虫:豆灰蝶、菜粉蝶,主要以幼虫取食叶片进行为害,形成不规则样缺口;短额负蝗以成虫和若虫,以及大灰象甲和籽象以成虫取食植物叶片,受害叶片残缺不全。豆灰蝶一年发生4~5 代,以蛹在土壤中越冬,5 月—9 月发生和为害。菜粉蝶一年4~5 代,5 月—6月和8 月—9 月为其盛发时期。
3 大田休耕轮作作物——藜麦的虫害种类、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
通过定点定期调查,共计发现3 种类型的农作物害虫,包括蛀茎为害的害虫、刺吸式害虫、鳞翅目食叶类害虫等。其中,藜麦甜菜筒喙象以幼虫在茎秆中钻蛀取食,成虫在茎秆钻洞产卵,不仅影响营养物质输送,还常常造成藜麦茎秆遇风倒折,发生危害最为严重,对藜麦产量影响极大,常造成减产50%~80%;刺吸式危害的半翅目昆虫小长蝽,穗期发生数量较大,常造成瘪粒;进入7 月以后,食叶类害虫如棉铃虫、尺蛾等亦会发生,但危害并非严重。
3.1 试验地点及种植概况
试验设在延庆区延庆农场,该农场为北京市藜麦试种点之一;以顺义、房山、昌平、大兴等地的藜麦种植区域作为辅助区域。之前种植冬小麦和夏玉米,试验期间改为种植藜麦。
3.2 试验时间及试验方法
试验时间:5 月4 日开始,9 月上旬结束,每1~2 周调查1次。试验方法:五点随机取样,每点调查20 株,共计调查100株,记录各处理植物上昆虫种类和数量。
3.3 结果与分析
通过定点定期调查普查,共计发现3 类6 种的农作物害虫,包括蛀茎为害的害虫、刺吸式害虫、鳞翅目食叶类害虫等。包括蛀茎类害虫鞘翅目象甲科的藜麦甜菜筒喙象、刺吸式害虫小长蝽和蚜虫,以及取食叶片的害虫棉铃虫、尺蛾、二斑萤叶甲等。藜麦甜菜筒喙象成虫和幼虫均可为害,成虫产卵时在茎秆上钻洞,使幼苗遇风倒折,或形成褐色虫斑;各龄期幼虫均在茎秆内取食为害,常导致藜麦遇风倒伏,甚至折断,茎秆内充满淡褐色虫粪。刺吸式害虫主要为小长蝽和蚜虫,蚜虫以成虫和若虫主要在叶片背面刺吸植物汁液,主要在幼嫩部位取食,使藜麦叶片褪绿、卷曲,严重时叶片脱落,苗期危害较为严重。小长蝽以成虫和若虫聚集在藜麦穗部刺吸籽粒危害,常造成籽粒不实或瘪粒。麦收后数量激增,灌浆期危害加重[3]。食叶类害虫:主要有二斑萤叶甲、棉铃虫、尺蛾等。二斑萤叶甲以成虫取食叶片,造成缺刻,邻近玉米地的藜麦田发生严重,尤其玉米地化防喷药以后,成虫多迁移到邻近的藜麦田。棉铃虫:以幼虫取食藜麦叶片,造成叶片残缺不全,多见于7 月上旬以后。尺蛾:以幼虫为害藜麦,使叶片形成缺刻,7 月下旬以后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