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课例《山居秋暝》谈小学古诗词审美教学策略

2020-12-14李泳眉

关键词:渔舟王维首诗

李泳眉

摘 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诗词是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深厚积淀的体现。各地各校都很重视古诗词教学,但小学阶段古诗词教学现状存在“重背诵轻体会”“重剖析轻感悟”“重知识轻文化”等问题,究其原因是教师思想认识不足、教学理念落后、评价方式单一等。古诗《山居秋暝》的教学为例,在起承转合中带领学生读出诗歌的韵味,感受诗歌的意象,领悟诗歌的意境,创新评价的方式,引领学生用眼、用情、用心,寻觅古诗词别样的美。

关键词:小学学段 古诗词 教学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17.007

“百家讲坛”的“爱上语文”第一讲就指出:“学语文,第一要紧的就是要建立正确的观念,学语文就是学文化,学古典诗词更是学中国文化。”现实教学中,不少老师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依旧采用现代文教学方法,单纯讲解诗人的历史背景,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诗词的主题思想,分析词句,理解主要知识点和诗词大意。不仅忽略了诗词本身的诗情画意,更谈不上对诗词中蕴含的中国古典文化的吸收和传承。

《诗格》中说:“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笔者认为,诗词教学也如作诗一般,开合有度,流转自然。接下来,笔者以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一诗的教学为例,谈一谈小学高段古诗词教学的策略。

一、起——反复诵读,疏通语言

诗歌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指导诵读,让学生在琅琅的书声中感受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古诗词教学亦然。

一切文本的阅读教学,首先要做的就是疏通语言障碍,了解大意。而阅读古诗词相对来说存在更大的语言障碍,疏通语言就更显必要。学生学习古诗的文字障碍主要源于:第一,字词的生疏;第二,诗歌语言的特殊性;第三,古今词语在形式、意义、用法上的差异。高学段的学生因有比较丰富的语言知识积累,因此在诵读中,引导他们通过联系旧知、以旧识新,可以很快地疏通语言,初知大意。在《山居秋暝》一诗的教学中,因为学生对王维并不陌生,所以简洁明快地导入新课后,我就设计了初读环节——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声韵美,在读中疏通文义。

一读,读正确、读通顺:

师:同学们,古人读诗讲究“字正腔圆”,就是把每个字音发到位,请自己读古诗两遍,爭取做到字正腔圆。

师:指名学生反馈读,正音:“暝”“浣”。

二读,读懂诗意:

师:这首诗写了秋天傍晚山里的那些景物呢?读一读,说一说。

生:空山、新雨、明月、松林、清泉、石板、竹林、浣女、莲花、渔舟。

师:再读这首诗,结合文中的注释,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首诗的大意。

生: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空旷的群山下了一场新雨之后,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深)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皎洁的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澈的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喧响,那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那是上游荡下轻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三读,读出节奏和韵律:

师:结合刚才对诗意的梳理,相信你一定能读得更好,这一次,让我们读出停顿和节奏,读出这首诗的韵味来。

生:齐声诵读,读好停顿和节奏。

从以上片段中不难看出,老师的初读环节就围绕一个“读”字,层层推进,读出理解,读出韵味,看似浅显,实是为接下来的入情入境做好了铺垫。就像钱梦龙老师主张的那样,“不妨让学生适当学一点吟咏之法,所谓‘三分诗,七分吟’,许多意境深邃的诗句,非吟不足以入其境,得其趣方能领略其韵味”。

二、承——感受意象,体会情思

只了解了古诗的大意,整首古诗还停留在语言符号的层面。那么如何变抽象为具体,变平面为立体,变静止为灵动呢?就需要引导孩子再造想象,让学生通过大脑的加工,将古诗词的文字符号转换为具体的场景和画面,并用自己的言语加以描述。将古诗词的语言符号转换成具体可感、立体灵动的意象。意象是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而成,意象是作者情思的载体,而情思是意象的灵魂。读者正是凭借直观可感的意象作为纽带,穿越前年,体会诗人的情思。没有意象,情思往往难以表达;不把语言符号转化为鲜活的意象,情思常常无法让人领会。

所以在反复诵读、疏通诗意之后,笔者设计了第二个环节——创造性想象,让画面活起来,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

想象画面:

师:王维不仅是诗人,还是有名的画家,我们熟知的“水墨画”技法就是由他开创的。有人评价王维的诗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用心再读一读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交流:“明月松间照”——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色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

师:是啊,王维的诗中,这些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灵动的,我们在想象的时候,不仅要带上你的眼睛,还有带上你的耳朵、鼻子还有全身心的感觉,再去读读,你还看到(听到)了怎样的画面?

生交流: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师:同学们真会想象!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清光,石上清泉的声音,浣衣村女的笑声,渔舟穿过荷丛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有声有色,有景有人,有静有动,构成了清新秀丽的乡村生活图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景色!能用你的诵读,把这美景再一次呈现吗?

生:有感情地诵读古诗,体会情感。

师:此时此景下,你最想发自肺腑地说一声——诗人也发自肺腑地脱口而出——

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以上教学片段中,经过老师的步步引领,孩子们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创造性地想象诗中描绘的景物,当诗中的文字化为一幅幅有声有色、鲜活立体的画面,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就这么水到渠成、呼之即出了。

三、转——领悟意境,习得文化

感受领悟诗词意境,既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目标。意境是指诗词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意境一般包括“实境”和“虚境”,由意象直接构成的较实部分是“实境”,一般来说,在小学低段,以感受意象(实境),获得情感体验为主;由意象诱发和开拓的艺术氛围和审美想象空间是“虚境”,承接上文,本段论述的“意境”指的是由“意象”升华而来的虚境,即“诗意的空间”。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丰富和理性思维能力的增强,在高学段可以引导学生在意象触发下,领悟意境,适当进行理性的升华。

教学到这里,学生们已经对诗中的诗情画意有了充分的感悟,笔者没有见好就收,而是趁热打铁,联系之前学习和拓展过的相关内容,设计了第三个环节——质疑、勾连、拓展,从而更好地领悟诗歌的意境,习得诗中蕴含的中国古典文化。以下是部分课堂实录:

发现,质疑:

师:同学们,诗中的诗情画意让我们陶醉,愿意为它驻足而留。就让我们先停一停,再去读读这首诗,看看有没有什么地方是你理解不通的;也可以回顾我们以前学过的其他古诗,想一想有没有什么地方是相通相似的。

生1:我觉得这山林里有人、有树、有水,诗人为什么还叫它“空山”?

生2:我觉得写“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也可以,为什么作者要先写“竹喧”再写“归浣女”,先写“莲动”再写“下渔舟”?

生3:老师,我记得您之前跟我们说过古诗里“意象”,比如“明月”一般代表著思乡,荷花(莲花)一般代表着高洁,还有岁寒三友“松竹梅”也代表着高洁,这首诗里的明月松树、竹林和莲花有没有这样的含义呢?

释疑、勾连:

师:同学们很会提问啊,其他同学有没有能解答这些问题的?

生:联系旧知理解“空山”感受王维空明的心境;勾连学过的其他古诗,感受以动衬静的写法;拓展同意境的古诗,感受寄情山水的情怀。

补充、拓展:

师:(补充一段关于王维的介绍)王维本来是皇帝的乐官,在安史之乱中被叛军所俘,被迫为安禄山登基作典礼音乐。因为此事,安史之乱后,王维被降职,后来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这首诗写出了诗人经受曲折磨难后,寄情山水的情怀。

同学们,现在你对这首诗中的特殊意象,一定有了自己的判断了对吗?补充一点:我们现在提到“明月”,首先想到的是思乡,但是“明月”的意象是很丰富的,它同时也是高尚和贞洁的化身。

参考文献:

[1] 王崧舟《爱上语文》,《央视〈百家讲坛〉》2019年第8期。

[2] 王敬《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7年第7期。

猜你喜欢

渔舟王维首诗
大海里并不能自由往来
《上课没人抢》
走哪条路好
题画二首
清平乐·祈愿
西江月·清秋
书法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秋千
Semantic Change in Grammatic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