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儿童游戏出发构建儿童文化

2020-12-14步宁

早期教育·教研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游戏精神

【摘要】儿童文化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有研究者将其分为“儿童创造的文化”和“关于儿童和为儿童的文化”。儿童文化构建一直是学界讨论的重要议题。当再次梳理儿童游戏与儿童文化的关系时,发现儿童游戏在儿童文化中处于中心地位,游戏精神是儿童文化的内在追求。儿童游戏与游戏精神成为打开儿童文化构建“大门”的“金钥匙”,即借助儿童游戏等自发活动,构建“儿童创造的文化”;依循游戏精神,构建“关于儿童和为儿童的文化”。

【关键词】儿童游戏;儿童文化;游戏精神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20)10-0007-04

【作者简介】步宁(1988-),女,河北衡水人,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系助教,硕士。

随着对儿童文化关注和研究的深入,儿童文化理论的自觉性逐步增强,一定程度上反映在对儿童文化缺失与构建的反思方面。有研究者认为儿童文化正在受到成人文化的影响或压制,认为“成人正披裹着‘一切为了孩子更好成长的外衣,一点点侵蚀儿童珍贵的童年时光,成人正将儿童的成长空间缩小到‘呵护的‘四角高墙之内”[1]。有研究者分析了儿童文化缺失的表现,认为儿童文化缺场“表现为成人权力控制的合法化、儿童主体自由的沦丧和游戏精神的消逝”[2]。在儿童文化理论自觉建构中,儿童文化与儿童游戏之间的关系已受到不少研究者的关注与探讨。当再次梳理、分析儿童游戏与儿童文化关系时,能否打开儿童文化建构的新局面,探索出一条建构儿童文化的不同路径呢?

一、儿童游戏是儿童文化的中心

儿童文化学界常常引用刘晓东关于儿童文化的定义:“儿童文化是儿童表现其天性的兴趣、需要、话语、活动、价值观念以及儿童群体共有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总和。儿童文化是儿童内隐的精神生活和外显的文化生活的集合。儿童的精神生活或精神世界是主观形态的儿童文化,儿童外显的文化生活是儿童精神生活的客观化、实体化。”[3]从这个概念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儿童文化是儿童生活的集中体现,由儿童内隐的精神生活与外显的文化生活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儿童文化即儿童的日常生活实践”[4],儿童游戏、儿童艺术、儿童文学是其中三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游戏处于核心地位。

(一)游戏是儿童日常生活的常态化活动

游戏是人类的天性,在儿童期表现得尤为明显。“有合适的条件,3个月到4个月的婴儿就发展成了出色的小小丑,具有人类内在的游戏天性。”[5]在游戏天性的驱使下,儿童时时处处都在游戏着,从某种意义上讲,“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6]。从时间维度上讲,游戏占据了儿童日常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幼儿在幼儿园除了吃、睡,就是玩。”这是第一次到幼儿园实习的学生对幼儿生活粗浅、形象的认识。“感觉时间都不够用,一直在忙着玩,玩这个玩具,又玩那个玩具……”这是一位妈妈对2岁婴儿生活状态的描述。由此可见,婴幼儿在满足自己生存需求基础上,玩是第一要务。从空间维度上讲,儿童处处可以游戏。玩具渗透在儿童日常生活各个角落,儿童走到哪里玩到哪里,抱着床上的玩具小狗玩一玩,坐在桌边的汽车上玩一玩,拿着玩具小鸭在水里玩一玩……儿童游戏能够摆脱空间束缚,不会随着场景的转换而消失。有玩具或有玩伴,游戏就会发生。游戏已然成为“儿童存在的一种形式,是儿童生存的一种状态”[7]。儿童在游戏中探索着周围的世界,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儿童的一次次游戏,在演示着其生存态度和生存理解的同时,也构筑起真正属于他们的文化和人文世界。”[8]

(二)儿童艺术与儿童文学是游戏的两种存在方式

艺术与游戏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一些哲学家对这一问题发表了不同的论断。康德认为,“在这名词的广义里这种艺术可以分类为听觉的和视觉的诸感觉的自由活动(游戏),从而分类为音乐与色彩艺术”[9]。席勒认为,美是“游戏冲动的对象”[10]。从某种意义上讲,追求审美体验是游戏与艺术的共通之处,艺术活动是以追求审美体验为目的的游戏活动。此外,艺术活动以游戏形式展开,“人在这个与现实生活截然不同的审美过程中‘鼓腹而游”[11]。由此推及儿童艺术与儿童游戏的关系,亦是如此。儿童艺术是“儿童获取各种美感体验的游戏”[12],儿童的涂鸦、儿童的歌唱、儿童的舞蹈,在儿童眼中又何尝不是一种游戏呢?儿童艺术与儿童游戏浑然一体,它们之间没有明显区分。“作为成年人,我们并不容易认识儿童自发的歌唱,这种自发歌唱通常是在儿童不亦乐乎的游戏中随口而出的。”[13]

“文学史家普遍认为,19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具有现代特点的儿童文学崛起并空前兴旺发达时期”[14],这一时期出现一批风格活泼、带有幻想、追求自由的作品,如《艾丽丝漫游奇境记》。在此之前,儿童文学基本上属于传统文学范畴,作品具有教化作用,注重宗教信仰、道德伦理的传递与渗透,如《皇帝的新装》。直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儿童文学终于从传统文学中分离出来,彻底摆脱了对成人文学的依附,这一时期的作品是“以娱乐而不是以自我完善为目的,为了陶冶性情而不是为了增进知识”[15]。“20世纪的童话已然成为孩子们最快活的精神游戏。越是狂放大胆的幻想,越令孩子们乐不可支。”[16]与其说,儿童文学因幻想而成为儿童的精神游戏,倒不如说,儿童文学是儿童的幻想游戏。“在儿童文学欣赏的这场精神盛宴中,他們更是以游戏者的姿态在文学幻想的世界中尽享快乐和自由。”[17]

二、游戏精神是儿童文化的内在追求

从某种程度上讲,儿童文化即儿童日常生活实践。游戏是儿童日常生活的常态化活动,可以说“游戏的实质就是孩子生活的本质”[18],即儿童文化的本质。游戏的实质不是具体形式的活动,而是高于具体活动形式之上的抽象理念,即游戏精神。游戏精神不仅存在于游戏活动中,还渗透在儿童各种日常活动中,并统领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精神与儿童的天性有关,是儿童成长的内在驱动力,包含愉悦、自由、平等、幻想、创造等要素。儿童游戏、儿童文学、儿童艺术是儿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精神在三者中或因消逝、或因契合而得到充分重视与推崇。

游戏精神是游戏活动的灵魂。儿童游戏若是失去了游戏精神,那也将不是儿童游戏。在一些幼儿园游戏中,教师过分强调游戏的教育功能,弱化游戏的愉悦功能;过分强调教师的指导,忽视幼儿的自主。“这样的游戏没有了它应该有的内在精神——它空有游戏的形式,而非游戏的实质。”[19]另外,电子游戏是在当下儿童中盛行的一种游戏形式,它以流动的画面、悦耳的声音和及时的鼓励带给儿童视听觉刺激,深深吸引儿童。6岁以下儿童的电子游戏一般是指令性或程序性的游戏,儿童只要根据指令做出相应动作,游戏便会自动延展下去。大部分儿童一旦玩起电子游戏往往会沉浸其中,难以自拔,失去真正的自由,失去想象与创造的机会。由此可见,游戏精神在儿童现行的游戏活动中或被抑制或被忽视。所幸,我们还是能看到,在高楼大厦间的小片空地上,孩子们在追逐着、嬉戏着;我们也看到了孩子们在被钢筋混凝土包围着的世界中,找到了树下一小片游戏天地,正在用铲子玩着泥土;我们还看到了孩子们在雪地里不惧严寒堆着雪人……这些场景中的游戏让我们不禁感叹:游戏精神还在,这样的游戏才是儿童真正的游戏,这样游戏着的儿童是自由的,是充满想象、创造与生命力的。

儿童艺术活动是以儿童审美体验为中心的活动,儿童在艺术欣赏、艺术创造活动中是自由的、愉悦的、自主的、充满创造力的,这与游戏精神达到契合。因此,在儿童艺术教育领域,经常发出呼唤游戏精神的声音,认为“儿童艺术教育应坚持并体现儿童游戏的本质精神,将追求自由、愉悦及无功利目的的主体性实现作为终极目的”[20]。所以,充满游戏精神的美术教育不再单纯强调儿童绘画的技巧技法,而是“以儿童的自由表现为主,重在发展儿童与生俱来的创造本能与创造热情”[21]。充满游戏精神的音乐教育不再强调整齐划一的歌唱形式与舞蹈形式,是允许儿童跟着节奏自由歌唱、自由舞蹈的。当艺术活动中充满游戏精神时,儿童的艺术活动才能实现儿童的审美体验,达到自由、超越功利目的的状态。

“儿童文学的世界为孩子提供了一个特殊的游戏场域,在这个世界里,儿童天然的游戏需求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与表达”[22],儿童文学与游戏有着内在的联系。可以说游戏精神是儿童文学的内在品质。假若儿童文学失去了游戏精神,那么儿童则失去了一个游戏场域。儿童在充满游戏精神的文学作品中,充分体验着自由、幻想、愉悦。因此,充满游戏精神的文学作品就是周作人所讲的“无意思之意思的作品”,是荒诞的、虚幻的。当然,儿童文学作品并不是一味地追求搞笑,带给儿童悲伤的文学作品也能带给儿童自由、幻想与创造的心理体验。“儿童文学作品中对于游戏式的热闹、好笑等效果的追求,永远难以赋予它真正意义上的游戏精神”[23],所以,富有游戏精神的文学作品不在内容形式上的逗笑与否,而在于能否给儿童带来游戏精神般的体验。

三、立足儿童游戏,建构儿童文化

“从一般的意义上说,儿童文化包括关于儿童的,为儿童的和儿童创造的文化。”[24]这一阐述与“儿童文化是儿童内隐的精神生活和外显的文化生活的集合”并不冲突。因此,在探讨儿童文化建构时,需充分考虑这两方面。

(一)借助游戏等自发活动,构建“儿童创造的文化”

“儿童创造的文化,即把儿童看作文化的参与者而进行文化创造的结果,如某些儿童发明的游戏、童谣等,他们自觉地对主体行为进行描述。”[25]也就是说,“儿童创造的文化”的主体是儿童,具体表现为儿童的游戏等自发活动。所以,当构建“儿童创造的文化”时,应当充分保护引发儿童自发活动的天性,并为其自发活动的产生创造机会与条件。

好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儿童自身具有游戏冲动,这种游戏冲动驱使儿童游戏。游戏是儿童的需要,但这种需要往往被忽视或被抑制。众所周知,儿童认为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具有灵性,所以他们天生与自然万物相亲。当儿童看到泥巴、水坑、石头、沙池时,他们会情不自禁地玩起来,甚至在雨雪天跑出来蹦蹦跳跳……但这时,我们常常听到“脏死啦,不要玩了!”“冻死了,快走啦!”等声音。在充满竞争的社会中,儿童从小就要做好冲刺的准备,进入社会主流,成为“小文明人”。因此,迎接儿童的便是各种兴趣班,兴趣班挤占了儿童游戏的时间。成人或许没有意识到儿童好游戏的天性,但不管怎样,儿童好游戏的天性总在成人的权威下被忽视、被抑制。

在认同“游戏是儿童的天性,需得到保护”后,我们便会有意识地保护儿童游戏的天性,顺应儿童游戏的天性,为儿童游戏创造机会与条件。当儿童有了游戏意愿或自发产生游戏行为时,成人应满足儿童游戏的需求,为儿童提供相应的场地或材料,如当儿童想玩土时,就拿上铲子带着儿童到有土的场地;当儿童想玩水时,就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前提下为儿童提供水;当儿童需要游戏玩伴时,就可通过走亲访友等方式为儿童创造寻找游戏伙伴的机会……当然,成人也可成为儿童的玩伴。当成人以平等姿态加入儿童游戏时,会受到儿童的欢迎,因为儿童能够从成人那里得到经验支持和情感支持。已有研究者明确指出,“家长的陪伴和支持会使孩子游戏时心情更加轻松、更投入,获得更多的快乐”[26]。

(二)依循游戏精神,构建“关于儿童和为儿童的文化”

“关于儿童的和为儿童的文化,即由成人为儿童而创造和设计种种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诸如儿童教育、儿童文学、儿童艺术、儿童游艺、儿童心理等。”[27]“关于儿童和为儿童的文化”的构建主体虽是成人,但在构建过程中需遵循游戏精神。游戏精神是一种超越目的性的精神存在,这势必与成人追求目标的目的性和功利性产生冲突。这种冲突是成人文化与儿童文化冲突的具体表现之一。成人文化与儿童文化并不是敌对或对立的关系,“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可以在互补与互哺中相得益彰”[28]。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间的这种联结使得游戏精神在构建“关于儿童和为儿童的文化”時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依循游戏精神开展儿童教育活动、儿童文学活动、儿童艺术活动等,已成为学界共识。但在现实中,却会因社会竞争等原因出现“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呼声,以及屡禁不止的小学化倾向的教育现象等。这些只望孩子早日成才的催熟式教育现象,让我们看到艺术教育变相成艺术考级考证教育,文学阅读偏重道德说教等。究其本质,这些现象背后是成人忽视儿童独立人格的儿童观和只顾眼前目标的教育观。若依循游戏精神开展儿童教育活动等,关键在于成人要建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即将儿童视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认识到儿童成长发展有其内在规律,注重教育过程,转变教育目标,切忌揠苗助长。当成人真正了解儿童需要、儿童兴趣和儿童发展阶段,并依此开展教育活动时,游戏精神自然蕴含其中。

“关于儿童和为儿童的文化”还会涉及儿童玩具、儿童电影、儿童游乐园、儿童服饰等与市场经济相关的领域,这些领域的从业者一般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表面上看,这与游戏精神的无目的性冲突很大。实际不然,若是将商品的游戏精神和营利性相结合,则可实现双赢。西班牙贝莱斯-卢比奥第八幼儿园的建筑设计就让建筑师LosdelDesierto和幼儿园中的儿童实现双赢。建筑师通过巧妙设计和灵活运用形状、颜色、材料,让幼儿园建筑充满游戏精神。以形状为例,建筑师在墙壁上设计大大小小的圆孔,“圆孔可以让人联想到很多相似的东西,如洞、眼睛、游戏和月亮等”[29]。这样的设计不仅让墙壁自身变得轻巧、美观,让室内光线变强,也为幼儿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让幼儿体验游戏趣味。

【参考文献】

[1] 田春.成长取向的儿童教育[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4.

[2] 牟映雪,余超,唐贞兰.教育学视域下儿童文化缺场与重构[J].中国教育刊,2012(06):31-33.

[3] 刘晓东.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34.

[4][8] 郑素华.儿童文化引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112,150.

[5][13] [挪]让-罗尔·布约克沃尔德.本能的缪斯——激活潜在的艺术灵性[M].王毅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44,47.

[6][18] 刘蓉蓉.论儿童文学的游戏之门[J].语文学刊,2008(01):123-126.

[7] 边霞.论儿童文化的基本特征[J].教育研究,2001(01):14-16.

[9]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70.

[10] [德]席勒.美育书简[M].徐恒醇,译.北京:中國文联出版社,1984:88.

[11] 周文杰.“自由王国”的实现路径:游戏——对马克思“实践”的美学解读[J].江汉论坛,2010(09):49-54.

[12][20] 李琳.儿童艺术的游戏本质及其教育其实[J].学前教育研究,2013(08):45-49.

[14][15][16] 关福堃.20世纪儿童文学的现代文化品格[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5):40-46.

[17] 王敏.游戏精神:儿童文学教育的价值旨归[J].教学与管理,2017(05):11-14.

[19] 黄进.论儿童游戏中游戏精神的衰落[J].中国教育学刊,2003(09):28-31.

[21] 边霞.西泽克的儿童美术教育思想与实践述评[J].中国美术教育,1999(02):9-11.

[22][23] 方卫平.论儿童文学的游戏艺术[J].昆明学院学报,2015(02):1-6.

[24][25][27] 谢毓洁.晚清:儿童文化研究的新地带[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04):66-68.

[26] 马红英.浅谈家庭游戏房的有效利用[J].学前教育研究,2007(03):47-48.

[28] 刘晓东.论儿童文化——兼论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的互补互哺关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02):28-35.

[29] 深圳市海阅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天使乐园:儿童空间完全设计[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243.

通讯作者:步宁,1148086620@qq.com

(责任编辑 王平平)

猜你喜欢

游戏精神
《蓝色的海豚岛》中的游戏精神
浅谈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
刍议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游戏精神的探寻
《多情客游记》中的游戏精神解读
游戏精神引领下的角色游戏改革研究
游戏精神引领下的角色游戏改革研究
追求物理幸福课堂的策略与实践
让“游戏精神”为低年级语文高效课堂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