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道路中的知行观

2020-12-14盛积贤

锦绣·上旬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实践论二者道路

盛积贤

摘要:在我国哲学史上,知行关系千年来众人各执一词,到了近代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一文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准确阐释了“知行合一”的科学内涵。在这之后,这一思想被运用于许多领域,为中国带来几十年飞速发展的中国道路中也体现着“知行合一”这一哲学思想,系统的总结和研究“知行合一”对中国道路发展的作用有着很大的现实价值和启示意义。

关键字:知行合一;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知行关系问题既是一个哲学命题,又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以“知行合一”的视角来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从哲学和理论的高度来更好地认识这一道路,也能更好地理解把握这一哲学思想。

一、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关系

知行关系问题在中国哲学史中具有特殊地位,从先秦时期到现代,历代哲学家们对于知和行二者的先与后、轻与重、难与易等问题,各有不同的观点。从知与行并提最开始出现于《左传》和《尚书》之中,然后围绕关知行关系的公案就一直纷扰不休。直至近代,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在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对传统哲学的知行观进行了科学的总结,最终提炼出“知行合一”这一科学的观点。

毛泽东同志最初对“知”和“行”这二者关系的理解还停留在我国传统哲学当中,在其接触和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后,他对知行关系有了更深刻更独到的见解。在《实践论》一文中,毛泽东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知行二者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全面的解读。我们从《实践论》一文的副标题“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就能够明显看出毛泽东同志基本已经将知和行与认识和实践相等同起来。古人大多都是把知行关系与道德相关联,而毛泽东同志将它们与认识和实践相对等起来后,直接把这个问题从道德方面改变至认识论层面了。《实践论》科学论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感性认识经过一定的思考、经过思想上适当的去粗取精,才能够逐渐趋向理性认识,最终到达理性认识。文章中还提到这二者认识的对立面及其统一面。就其二者的本意性质而讲是不同的,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的东西之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只是主观自生的靠不住的东西了。”由此便可以看出其二者所具有的统一面。知和行这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产生的。我们须从知中找寻行,再从行中去发现知,就是这样循环往复的,从而缔生出对事物最根本的认识。毛泽东据此将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概括为知行统一论。

二、中国道路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問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多年来,我们能够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发展成就,走出了正确道路是根本原因”。“最关键的是坚定不移走这条道路、与时俱进拓展这条道路。”这条道路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中国道路。

中国道路的科学内涵也是依据时代变迁而不断深入、不断完善、不断丰富的。中国道路从一条羊肠小道,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不断总结,不断拓展,最终将这条道路变成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康庄大道,现如今,这条大道仍然在继续拓展,旨在让我国在这条道路上行驶的更加平稳,更加迅速。路确实是越来越宽,但我们必须把握其内涵,才能保证道路不偏不倚。自从我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后,几代领导集体不断提出新的科学理论,并制定与之“配套”的相关政策,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检验其真理性,然后对其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将其归纳至指导我们前进的中国道路之中,形成了道路中的丰富内涵。而其内涵可用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第一个方面就是我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第二个方面是指我国不能模仿其他国家,不能生搬硬套别国经验,必须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走适合自己的道路,要有自己的特色。

尤其是在进入新时代后,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沉浸在过去发展取得成就的喜悦中,而是依据当代国情,不断拓宽这条道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重要论断理论内涵丰富,现实指导意义强,为中国带来了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事实一再证明,中国道路是无比正确的。

三、“知行合一”对中国道路的启示

以“知行合一”视角看中国道路,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我们不仅能够总结出“知行合一”理论对中国道路有着如何的指导性作用,而且能够为下一步中国道路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理论基础,有利于中国道路的继续发展。

任何一种新兴的事物都必须从理论出发,然后进行实践,或者从实践出发,然后阐述其理论,这二者不断循环往复,最终事物将不断趋于完善。而这体现的就是“知行合一”的精神。中国道路也是如此,中国道路历经从无到有,紧接着中国道路“知”的方面不断扩大,中国道路“行”的方面不断实践。最终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形成了如今的中国道路。习总书记曾讲,“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中国道路的发展也正是由于坚持知行合一,才能够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在发展过程中也是更加铿锵有力,自信从容。

知行合一,重点在合,难点也在合。有人曾否定改革开放之前的三十年我国所取得的成绩。其实不然,因为我国是根据当时国情选择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并很快打造了各方面都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但这种计划经济体制到了后来,也就是人们的需要变得多样化而不仅仅是温饱的时候,就显得很无力了。而这时中国共产党通过发展中的“行”所得出的现象反映到“知”,从而确定适合我国当时现状的发展体制,即新的“知”,也就是改革开放。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效也是全国人民有目共睹的。中国道路的发展也就是这样在“知”和“行”的交替,“知”和“行”的合一中不断稳步前进的。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国政府网,2017年10月27日。

3、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何而来》,新华日报,2019年7月2日。

猜你喜欢

实践论二者道路
“辩证法”到中国: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概念史研究
道听途说
摇曳
毛泽东:《矛盾论》不如《实践论》好
城市的道路为什么叫马路
“知行合一”与《实践论》中的认识方法问题探析
浅谈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认识及其当代意义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Units 13—14词语辨析
译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