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反杜林论》及现实意义

2020-12-14王鑫茹

锦绣·上旬刊 2020年11期
关键词:辩证法现实意义

摘要:杜林,德国小资产阶级思想家,以折中主义哲学和庸俗经济学为基础,撰写一系列文章及著作,攻击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1878年发表的《反杜林论》一书正是恩格斯为捍卫马克思主义,保证德国工人党乃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健康发展而作,与此同时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經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文仅从论述认识的辩证法和树立唯物主义历史观两个方面结合中外具体实践,浅谈《反杜林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反杜林论》;辩证法;唯物主义历史观;现实意义

一、认识的辩证法

杜林在世界观上的先验主义和形而上学(世界模式论),决定了他在认识论上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杜林将他的哲学称之为“终极真理”,不受时间和条件的制约。恩格斯辩证地分析了人的认识能力,批判杜林的绝对主义真理观。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仅靠个人无法达到“终极真理”,因为人的认识总是受到他所处的社会环境,自身的主观因素,客观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实践水平的种种限制,都不可摆脱历史的局限,不可能脱离历史的限制而产生绝对真理性的认识。

而今重读《反杜林论》,要求我们不仅要继承和弘扬先辈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革命的批判精神,更要深刻领悟和内化其科学的研究方法,将认识论和辩证法进行有机结合。对于我们青少年,重在学习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不同阶段对于不同问题的认识,接纳与以往思想不同的新思想,不断纠正错误思想,拓宽认识广度,提高自身思辨能力,并将其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学习的实践当中。针对文化市场上良莠不齐的文化思想,我们应采取谨慎态度,灵活运用辩证法,吸收先进文化养分,促进认识发展,提高自己明辨是非的才能。面对发展变化中的尖锐问题和挑战更应该脚踏实地,立足问题,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对问题的看法和观点也应该因时而变,汲取正确思路,不能墨守成规。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能力建设对于广大党员干部也提出新的要求,通读《反杜林论》,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对于提高党员干部的认识能力,党性觉悟和科学思维能力,更好的掌握党的看家本领也具有重要作用。

二、两种对立的历史观

在马恩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次阐发了唯物史观基本原理:(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随物质变化的发展而发展;(2)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3)社会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4)阶级的存在是由于生产力发展不高的状况决定的,阶级主要通过剩余产品的出现和奴隶出现两种方式产生;(5)革命的本质问题就是政权问题。

林认不是把客观世界及其规律作为哲学研究的出发点,而是把所谓的原则当作哲学研究的对象。对此恩格斯始终强调历史唯物主义始终坚持从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出发研究社会历史。

在理论层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其的创新包括但不限于列宁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1)提出帝国主义理论;(2)社会主义可以首先在一国或几国取得胜利的理论;(3)提出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革命的理论。

在实践方面结合中国具体实际—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生产力发展水平呈阶段式的大步前进,但是不同的阶段也暴露出不同的问题。从邓小平时代“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论断到现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和谐自然发展理念,我们对自然环境的态度从征服又一次回归到和平共处。而这些思想的转变不是领导人在头脑中凭空臆造的,而是立足于现实,看到了环境破坏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消极影响,看到了经济发展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所以才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二者的动态平衡中,做出“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重大战略决策。

解决现实问题不像解题“套公式”,不断发展的具体情况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套。在以习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带领下,根据具体实际做出了“生态兴则文明兴”,“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论断,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不断深化,时刻为党的指导理论注入新的发展活力。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不变的教条,当作是万能的公式的时候,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片面化的时候。

三、深化认同,全面践行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教训高度凝练了以上两方面内容,以斯大林的著作—《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例。斯大林在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对列宁有关思想的捍卫和发挥。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斯大林用通俗易懂的形式阐述了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世界观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针对苏联当时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提出无产阶级专政的三项主要任务:一是镇压国内外剥削者的反抗,保家卫国;二是保证无产阶级对国家的领导权,巩固工农联盟;三是组织社会主义,消灭阶级,向无产阶级社会过渡。这在当时为指导苏联的社会主义运动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他在阐发列宁主义和苏联经验的国际意义的同时,忽视其应有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点,而且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过于重视政治手段轻视经济手段。而这其中最大的失误是忽视辩证法,例如其初衷是希望集结各方面力量,壮大社会主义阵营,然而在推广苏联经验时却产生了处理别国社会主义运动时强加于人的错误做法。由此可见,忽视对立统一规律和实践观点,否定之否定规律,对于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和发展存在的消极作用。

认识的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时至今日依然是我们党组织筹划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世界观和方法论依据。《反杜林论》其中五个部分的内容为我们系统详尽的梳理了杜林思想的错误之处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我们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在实践中践行科学社会主义指明了道路,同样也为我们党永续发展提供不竭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中共中央宣传部编.- -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6

[2]王乐,《反杜林论》导读,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8.1(2020.3重印)

作者简介:王鑫茹(2000--),女,汉,河南,本科在读,学生,重庆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猜你喜欢

辩证法现实意义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辩证法”到中国: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概念史研究
儒学视阈下刍议箪食瓢饮的颜回之乐与现实意义
浅谈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哲学思想
平等的悖谬
“中国梦”在民族地区医德教育中的现实意义初探
心灵的旅程
论“教之道, 贵以专”的现实意义
现代形而上学的特征
黑格尔哲学的内在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