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乾清:为孩子栽培创新的种子

2020-12-14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捣蛋鬼排练社团

不知不觉间,周乾清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已经走过了13个年头,作为一名科学老师,周乾清用严谨认真、积极进取的态度,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别样的人生。2014年,周乾清来到了两江新区星光學校,这所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新兴学校,让周乾清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几年间,周乾清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比赛,屡获佳绩,自己也在与孩子们的交往过程中,收获了满满的回忆。

2014年,周乾清接触到一个新的比赛项目叫“目的地想象”,简称“DI”,于是她将该项目引入学校,建立社团开始训练。第一年的社团招新,社团名单上好几个孩子都属于班上的“捣蛋鬼”,这让周乾清不免开始担忧。第一次上课,这几个孩子果然特别好动,这导致周乾清对他们的第一印象也不太好。但是在分组完成任务时,这几个“捣蛋鬼”反而贡献了最多的点子,动手能力也最强,在做任务时很是投入。这让周乾清明白了,作为教师,一定要用多角度的眼光去看待学生,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尊重。

为了给学生搭建更多的交流和展示平台,每一年,周乾清都会带着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大赛,这些比赛活动,让同学们的创新想法得到实践。看着学生们在比赛中一次又一次地拿到好成绩,作为指导老师的周乾清也从中体会到了成就感,不过,最令她欣慰的,却是看到孩子们在训练过程中,逐渐明白了团结的意义。

2019年12月,周乾清带着6个孩子到北京参加比赛。一到酒店,孩子们迅速将道具和材料取出来准备排练,但这时他们遇到了一个问题:支撑桥梁的胶带不够了,如果排练次数太多,第二天的比赛就会缺材料。正当大家都在焦虑之际,一个孩子说道:“那我们只彩排一次,每个人将自己的任务从头梳理一遍,然后再开始排练,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其他孩子也都纷纷响应,于是大家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排练。看到以往嬉笑打闹的一群孩子,经过短短两个月的训练磨合,有了这么强的团队凝聚力,那一刻,周乾清特别自豪。

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兴趣。2020年春天,因为疫情,学生无法返校,这时候周乾清收到了科技创新比赛的参赛文件。因为这是第一次网上比赛,自己指导不便,学生在家也缺少材料,那他们是否还会参加?不过结果却让周乾清意外,学生们不仅积极报名,还排除各种困难完成了参赛作品,并给她发来照片或视频请她指导,看到孩子们的热情,她深刻地领悟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孩子们的兴趣从何而来?不正是自己的课程所培养起来的吗?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从教13年,周乾清将兴趣融入课堂,始终立足于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她说:“只有提高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捣蛋鬼排练社团
新年晚会
两个大忙人
小捣蛋鬼
乐师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小小捣蛋鬼
社团少年
班长怎么管理捣蛋鬼?
鸟雀排练忙
捣蛋鬼和捣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