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凌洁:用创新平衡教学内外

2020-12-14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0年11期
关键词:跨学科重庆市编程

在学校,杨凌洁身兼数职,既是一名信息技术老师,也是学校教导处干事,还是创客工作室的负责人。繁杂的工作不仅没有扰乱生活步调,还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

如何达成教学质量与工作数量之间的良好平衡,杨凌洁有一件秘密武器,那就是“创新”。她对自己的定位是一名不局限于学科、喜欢将创新性想法付诸实践的教师,“比起教授学生知识技术,我更看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为“在这个知识大爆炸时代,‘硬盘型学生已经无法适应未来社会,我们需要培养的是具有创新思维的‘内存型学生”。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杨凌洁在从教过程中一直坚持尝试跨学科融合。当编程刚开始成为重庆市基础教育必修课,从国外引入的STEM教育理念还未本地化,杨凌洁并没有太多资源可以参考。于是,她决定自己构建一个跨学科编程体系,通过关注其他学科的课程内容,开发课例,走上了STEM项目式教学之路。

项目驱动和小组合作是杨凌洁在教学实践中的常用方法。基于编程STEM、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境为主题的项目式课程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将不同特质的孩子放在一个小组,各自发挥能力和优势:让擅长搭建的孩子能够在项目搭建环节挑大梁,带领同伴完成阶段性任务;让擅长故事创作的同学,在小组项目需要主题和情节支撑的时候,站出来引领同伴进行合作创编;在进入到动画、游戏环节时候,又有相关“技术人员”入场发挥。课程环节丰富全面,将科学、技术、数学有机地融为一体,让孩子们在做中学,在玩中学,通过想象、创造、改进、分享、反思进行创造性学习,潜移默化中巩固记忆各学科知识点,同时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同学们会为了完成项目而搜集资料、设计方案、创编程序,不少精良、富有创意的作品由此诞生。杨凌洁带领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比赛,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全国中小学生创造大赛“智慧创客分项赛”学生获全国分项赛金奖;第17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人形机器人任务挑战赛)全国一等奖;第35届重庆市科技创新大赛创新发明赛项重庆市一等奖……创新给了学生出海的指南针,让他們在青葱少年时就摆脱漫无目的的航行,划向信息技术海洋的深处。

除了课堂教学,杨凌洁也将创新运用到了自己教学之外的生活中。将工作事务进行了分类、建模;对于机械重复的步骤,利用代码替换复制粘贴,提高处理数据的速度与准确性;将教学的反思、经验和方法等写成教学日记方便总结、调用;对于参加比赛,则以任务驱动,让学生掌握项目主动权,合作解决问题、合力创新发明。各个方面的不断创新实现了教学内与外的有效平衡。在她的人生里,创新没有终点。

猜你喜欢

跨学科重庆市编程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多措并举,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跨学科学习,促学生创新发展
玩游戏学编程,Blockly Games上手玩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 2020年立法计划
纺织机上诞生的编程
编程屋完成数百元万天使轮融资
学编程,先画画
重庆新一届地方国家机构领导名单
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组织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