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天生:寻找教育技术与艺术的良好平衡
2020-12-14
1996年,刚从四川省丰都师范学校毕业的熊天生,在组织安排下,扎根基层,成为一名平凡的乡村教师。杏坛耕耘二十四载,熊天生做过普通的语文教师,当过德育主任、教导处主任,还担任过乡、镇总支书记兼教管中心主任,2017年10月,熊天生来到丰都一中,担任学校校长。无论身份、职位如何变化,对他来说永远不变的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追求。
作为教育者,熊天生强调一种精致的平衡。他说:“教育无论是作为一门技术还是艺术,都离不开度的把握。‘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教育也是此理。好的教育无不是教育者在技术与艺术之间找到良好的平衡,既达到了预设的教育目的,又让被教育者心悦诚服地接受。”因此,他总是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并随着不同的成长时节,不断改变对学生、对自我、对教育本身的认识,以育人之责践行教育,以相互尊重、彼此接纳的态度与学生互动,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学生的教育需求上找到教育管理和课堂教学的着力点。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熊天生对每位学生都倾注了满腔爱心。当老师多年,熊天生遇到过随迁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留守儿童、孤儿等各种特殊家庭的学生,他需要经常在老师和家长这两个角色中不断转换,用爱感化、用心呵护,用百分之两百的“武艺”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
作为校长,他在学校一刻也没闲着,一有时间就会去听课。每次听课,他都会在记录本上做好详细的记录,听完后主动和授课老师交流,听取设计理念,“细嚼慢咽”地梳理完所有重难点后及时撰写听课反思。疫情期间,原本的课堂教学改为网课,老师们缺少网课经验,线上教学成了单向性的知识灌输。为解决老师们遇到的困难,熊天生在钉钉上点开一个个直播间观看各位老师的网课,不留情面地指明课堂问题,耐心细致地提出改进策略。在他的指导下,老师们积极改进,网课质量节节攀高。
熊天生不仅严格要求他人,对于自己更是不断追求进步。多年来,他埋首于书卷中进行自我整理与生命充盈,同时借鉴百家之长,以研究最佳的教学方案。“一群不读书的老师,没有底气整天要求学生读书。”他在校园内呼吁师生阅读,致力于构建一个全员阅读的大环境,从阅览室到楼梯的图书角,从只读自己的书到“图书漂流”活动,从语文到全学科,从学生到教职工……他相信阅读对人的影响必定深远持久。他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说到底是为了‘育,阅读做得越扎实,那些猝不及防的拳头、貨真价实的‘巨婴也会越少。”
作为教育者,熊天生长期致力于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家国教育、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等融进日常教学中。虽然身处偏远,却以一腔教育情怀,在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中永远充满无限热忱。正如他在2020年春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我们要以大胸怀、大作为、大格局,以点点星光去点亮一个人、一群人,去点亮这个世界、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