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研究

2020-12-14张宏兵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6期
关键词:渗透教学环境教育高中地理

张宏兵

摘 要:在高中地理教学时,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可以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不断的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地理意识。下文就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方式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高中地理;环境教育;渗透教学

【中图分类号】G 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6-0098-01

随着地理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了每一位公民的义务与责任。为了更好的培养高中学生的地理环境意识,教师可以在地理课堂教学时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地理综合学习质量的提升。

1.环境教育渗透的意义

我国经济在飞速的发展,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资源消耗与浪费,通过资源的开发推动经济的发展,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而资源不合理开发产生的后果就是自然环境破坏。从我国城市的雾霾情况就可以窥见环境破坏的严重性,我国的自然环境真正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若不进行保护与治理,将会给社会经济与民生安全造成不可预估的影响。

为了更好的保护我们的家园,需要从学生开始宣传环境教育,培养每一位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培养高中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将环境教育内容与地理教学知识进行很好的结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地理综合学习实力,而且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也得到了良好的形成。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对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环境保护思想的熏陶下,学生的品德不仅得到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与行为习惯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且学生今后的人生成长过程中也受到了环境保护思想的良好影响。

2.高中地理的教学问题

在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教师过于侧重理论知识的教学,从而使得学生的地理学习与实际出现脱节,即学生可以准确的回答出试卷上的地理问题,但是学生却对实际地理常识没有很好的掌握,间接的影响到了学生地理综合学习质量的提高。

在实际课堂教学时,教师没有对教学模式进行很好的创新,长期采取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仅影响到了课堂教学效果,并且影响到了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地理学习没有起到促进作用。在地理教学时,没有注意培养学生地理综合素养,使得学生缺乏正确的世界地理观、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自然思想,无法充分的激发出学生的地理学习潜力,从而影响到了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

3.高中地理环境教育渗透的策略

(1)课堂地理教学的渗透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以发现许多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的非常紧密,而有的地理教学内容就涉及到空间地域的知识,需要学生进行想象,从而理解掌握相关的地理教学内容。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然环境保护意识,在地理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地理内容与环境教育知识进行很好的融合,确保教学渗透的质量。在渗透教学的时候,需要充分的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引导学生主动的了解环境保护,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思想。

在实际地理课堂教学时,若是教师采取直白的讲授教学,学生们被动的学习相关的地理知识,该种学习模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学生们没有本能的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而是被动的学习记忆相关的教育内容。

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在实际环境教育渗透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合理的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形成环境保护意识。为了有效的促进教学的质量,在地理课堂教学渗透环境教育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充分的发挥出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开展环境教育H5微场景的引导,在图文并茂微场景的引导下,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潜能得到了很好的激发,有效的促进了环境教育渗透的质量提高。

(2)课外地理活动的渗透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为了可以更好的渗透环境教学内容,教师不仅需要充分的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并且教师可以在课外活动开展的阶段,进行环境教育的合理渗透,这样可以确保学生在实践动手的过程中形成了环境保护意识。

在课外活动渗透教学的时候,同样需要避免课堂教学情况的出现,进而影响到课外活动的综合教学质量。因为在实际课外活动教学的时候,部分教师仍旧对学生管理的非常严格,由教师制定相应的地理实践课题,并设计相关的项目实践步骤,没有充分的发挥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生仍旧是根据教师的方案指导,开展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从而使得环境教育渗透的效果差强人意。

为了更好的发挥出地理课外活动的教学效果,提高环境教育渗透的质量。在课外实践活动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们指导一个发散性的方向,让学生们根据学习实践的方向确定自己的课外活动实践目标。在学生们确定了自己的实践课题与开展方案之后,教师可以针对性的进行环境教育渗透,这样的教学效果非常好,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自发的形成环境保护意识,促进高中学生综合学习质量的提高。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学时,为了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思想,教师需要合理的渗透环境教学内容。通过在课堂进行合理的渗透教学,在课外活动开展中科学的引导,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孟俊梅.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渗透理念分析[J].学周刊,2017(06):92

[2]赖兴贵.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6):28

[3]刘冰,郭志永,赵正威.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路径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08):17-18

猜你喜欢

渗透教学环境教育高中地理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
探究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渗透应用
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浅析传统文化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