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民族文化特色教育,全面提升山区教学质量

2020-12-14吴文东戴诠力黄少芸杨梦袁冰洁

锦绣·上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特色教育民族文化

吴文东 戴诠力 黄少芸 杨梦 袁冰洁

摘要:在现阶段的小学教育中,如何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突破创新,将民族文化融入特色教育中,一直受到教学界的广泛关注。为全面提升山区教学质量,教师可通过深化民族文化特色教育、创设民族传统文化良好氛围、打造传承并精细管理相关实践活动。以传统文化滋养、哺育当代青年,推成出新,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认识并理解民族文化,使山区教学质量获得全面提升。

关键词:民族文化;特色教育;山区教学质量

作为当前学生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传承与理解”一直以来都备受教育界专家和学者的关注。教育部曾发文强调现阶段的小学教育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列入教材,让教师在授课中向学生灌输爱国情感,用传统美德提高道德修养,在传承创新中增强文化自信。为此,在小学教育特别是山区教学中,需要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有效融入,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扎下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苗”,伴随学生的成长成才不断壮大并结出新的民族文化精神之果。

一、构建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环境

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每一位学生都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成长,而成长在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个体,其认识和学习事物的模式、行为准则和价值导向等也不尽相同。因此,每一位学生需要在自己特有的文化环境中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此得到最适合、最有效的全面发展,在潜移默化的特色民族文化感染下形成独特个性和独立人格,成为符合文化发展的可用之才。正因如此,现代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模式,摒弃传统以传授文化知识为主的单一教学理念,重视并强化构建民族传统文化教学环境,在构建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的课堂中遵循环境育人的教学理。

将学校构建成为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育人场所,就是需要将当地特色民族文化融入教学全过程,把学校环境、学习环境与教学环境打造成为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场景化课程。其一,在学校走廊、班级公共区域中突出展现瑶族传统文化元素的象征,利用橱窗、窗花、图标、展板、墙饰、展台,向校内外人群广泛传播瑶族的风俗文化、历史故事、人文地貌、手工技艺等等。

二、开展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

文化源于实践,发展基于实践。为秉承“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的办学理念,坚持“打造特色,办现代民族优质学校”的办学目标,确立“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达标”的超常规发展思路,学校还应狠抓教育教学实践管理,强化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在民族文化特色教育特别是瑶族文化教育的全过程中,只有将优秀民族传统内化为学生的文化素养,外化为切实可行的动手能力,才能培养学生掌握技能、了解传统、认识文化、传承思想和创新发展的目的。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基于实践目标,全身心投入到为学生构筑實践平台的事业中,让学生以积极饱满的学习心态和创新发展的传承理念,真正投身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实践中去。实践内容与方法如下表1所示。

“实践是思维创新的现实栖居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凭借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实践活动来实现思维创新和文化创新,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不断传承发展并不断壮大。

三、重视地方传统文化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下,不同个体的智力结构和智力特征同样具有明显差异。素质教育应该因人而异,在综合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后,根据每一位学生的独特经历和文化习俗,承认学生在社会背景、文化水平、智能背景、行为能力、态度价值、情感和生理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性。因此,教师需要在文化教育中重视地方传统,在此基础上方能进行个性化教育,最终全面形成适合学生德、智、体、美、劳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

四、关注民族传统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与“民族文化教育”作为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的核心内容之一,现已在全国各大高校中推广应用。《诗经》中说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都将传统文化中“旧邦新命”思想体现的淋漓尽致。中华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中不乏优秀的传统文化,他们在传承中也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中传承发扬,开拓创新。

关注民族传统文化创新不仅是文化育人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集中体现,更是全面提升山区教育水平的有力保障。在传承的思想下创新,在创新的精神下汲取,在汲取的目标下发展,“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凡益之道,与时借行”,历史上的论述已经将创新精神与变革思想昭告天下。

五、总结

站在新时代背景的起点上,身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我们更应全力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深化民族文化特色教育,全面提升山区教学质量。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精神”的时代重任,肩负起传承本民族文化的社会责任,担任起民族教育的角色,培养新一代国之栋梁,促进民族多元文化的传承。

猜你喜欢

特色教育民族文化
数字媒体环境下民族文化的发展
马克思世界文化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构建具有专业美术院校特色的计算机课程教育
植根岭南 灵秀成长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中医学专业特色教育的实践研究
浅析民族文化和传统图案在面料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教育公平视角的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发展
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研究
论仡佬族作家王华小说中的乡村镜像与民间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