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20-12-14严其强

锦绣·上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优化策略数学教学

严其强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要考虑学生各个方面差异,按照同质异构的方式,对其展开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在能力范围内学习知识,并获取实质性进步。本文围绕这个进行探讨,以初中数学教学为对象,分析采用分层教学好处,并提供优化这种教学法策略,仅供借鉴。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分层教学法;运用问题;优化策略

引言:初中数学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确保学好这门基础学科,促进能力发展极为关键。过去数学教学缺乏分层意识,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标准等都是一样的,没有顾及到个体在各个方面差异,学生学习内容与自身能力不匹配,导致数学课綜合效益差。新课改要求教学要因材施教,让所有学生获取进步,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分层教学法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有效手段。故而,教师要认真研究这种教学方法,充分掌握基础上,结合学情在课堂中有效运用。

一、数学课运用分层法好处

我国初中教育采取的是大班授课的方式,班级中人数众多,学生学习能力有高有低,原有数学基础有好有坏,同时数学思维发展情况也不相同。学生各个方面存在差异,如果统一设定教学目标、教学方法,采用同一个标准去评价,势必会导致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目标设定太低,学困生能听懂,优生吃不饱;目标设立太高,满足优生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要求,学困生难以参与到教学中去,听不懂也就不愿意听,疑难知识就像滚雪球,基础会更加差,也会丧失兴趣。处于中间学生,无论目标低还是高,对其来说都是不利的。

初中数学承接小学所学,对高中数学学习有很大影响,所以确保所有学生在初中阶段数学教学中有进步非常重要。数学教学中运用分层法,基于充分了解学生各个方面差异基础上,比如学习能力、原有知识基础、思维状况、兴趣等,将表现接近学生分在一个层次。根据各个层次学生实际情况和需求,合理设定目标,同时在学习中提出不同要求和运用不同方法,制定不一样的评价标准。这样就能让每个层次学生在数学课上,学习适合自己的内容,在原有基础上具有不同程度进步。

二、数学教学中分层法优化策略

2.1合理分层

教学中运用分层法好处多,实际操作中最为重要是科学分层,因为分层好不好,直接影响这种教学方法运用效果。分层要以班级为单位,提前通过测试的方法,了解所有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然后依据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学习能力、思维状况等方面差异,对其进行分层【1】。一般情况下,将各个方面表现接近的学生,划分到一个层次。通常把学生分为三层,分别是优、中、差,这种叫法会引起学生反感,故而会称为A层、B层、C层。A层学生基础好能力强,思维活跃,具有自主性,而且掌握一些学习方法,潜力比较大;B层学生有一定基础,能够处理简单数学问题,缺乏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有效引导可使其快速进步,冲向A层,反之则会掉到C层;C层学生基础差,基本上都是学困生,学习动力不足,不爱动脑。

2.2设定不同目标

教学中根据各个层次学生实际状况,设定不同目标,贴合实际,避免过高或者过低。A层是优生,学习能力强,目标应当是让其在学好知识基础上,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在探究中突破重难点,进一步拓展能力;B层是处于中游的学生,应扎实基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并要适当的进行能力训练。过程中强化指导,使其养成好学习习惯,发展思维和学习方法;C层都是学困生,先要培养兴趣,使其喜欢上数学,然后以基础知识教学为主,根据学习情况慢慢增加难度,确保学生一步一步提升。总之,分层教学确定目标过程中,主要围绕的是知识技能目标、思维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等。不同层次每项目标要求也不相同【2】。此外,每个层次设定不同课堂教学目标外,还要为不同层次学生设定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使其在循序渐进中获取进步。

2.3分层教学

数学教学课堂中分层,首先要依据目标,为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要求,运用不同教学方法。A层学生采取引导和启发的方式,主要让学生自学,开发智力,拓展思维。多组织合作探究式学习,设置一些复杂问题,具有开放性。B层学生以扎实知识为主,增强师生互动,让其在独立思考或者相互交流中,掌握基础知识,并增加一些与其能力匹配,能够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突破的训练内容;C层则要注重兴趣激发,以趣味化的方式呈现基础知识,比如游戏、生活情境等。任务驱动、情境法、合作探究、翻转课堂等方法,都可在分层教学中使用,只是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有目的性设计,提出不同要求。

2.4分层评价

数学教学中评价对于学生有激励作用,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考虑差异,依据不同层次学生课堂表现、有无进步、提升情况等,综合评价,保证评价客观性。这里需注意,学生只要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在评价中就要表扬。另外,不同层次学生采用不同标准,有助于其形成正确认识,明确进步,增强自信,并找出不足,不断弥补【3】。这里应注意,分层要定期调整,B层学生达到进入A层标准,就要将其划入上个层次,A层学生退步要到B层,以此类推,增强竞争性,促使不同层次学生完成设定的数学目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学要依据学生差异,合理分层,把综合实力学生划分为一层。依据不同层次学生发展需求,设定不同目标,制定不同教学方法、要求等,同时还要分层评价。这样就能做到因材施教,每个层次学生都会有进步。

参考文献

[1]余发贵. 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文渊(小学版), 2018, 000(011):323.

[2]马继红. 因材施教 健全教学方法——探究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考试与评价, 2015(12).

[3]曹玉丽. 探究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以九年级为例[J]. 新课程·中旬, 2018, 000(003):91.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法优化策略数学教学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探讨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