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整书阅读的高中微写作教学综合实践探索
2020-12-14张正阳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阅读本位与写作本位长期存在,阅读与写作成为两条互不相关的线贯穿教学始终,导致学生阅读兴趣不高,写作技能较差。阅读与写作互动教学既是高中语文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也是培养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必由之路。鉴于此,本文聚焦于以整书阅读为基础的写作教学实践,在分析整书阅读纳入微写作教学必要性的基础上,从课前、课中、课后提出了高中微写作教学综合实践策略。
【关键词】整书阅读;读写结合;微写作;综合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93-2099(2020)23-0151-02
Exploration of Comprehensive Practice of Micro Writing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Based on Whole Book Reading
(Putian No.5Middle School,Fujian province,China)ZHANG Zhengyang
【Abstract】The reading standard and writing standard in Chinese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have existed for a long time,reading and writing have become two unrelated lines throughout the teaching,leading to students'low reading interest and poor writing skills.The interactive teaching of reading and writing is not only the teaching re‐quirement of the new high school Chinese curriculum standard,but also the only way to cultivate the core literacy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Chinese.In view of this,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writing teaching practice based on the whole book reading,and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necessity of incorporating the whole book reading into the micro writing teaching,puts forward the comprehensive practice strategy of high school micro writing teach‐ing from before,during and after class.
【Keywords】Reading the whole book;Combining reading and writing;Micro writing;Comprehensive practice
寫作源于生活与阅读,高中生生活经验较少,因而更加凸显了阅读的重要性。阅读的积累不单单是优美语句、艺术手法、生活与文化常识的积累,更关键在于强化学生对生活的感知力与观察力,这样学生写作时才能有内容、有思考。同时,高中生学习时间紧、任务重,采用微写作练习的方式较为适合高中学习的节奏。在课内外实行整本书阅读,促使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激发写作兴趣,加上微写作的片段化训练方式,读写结合,实现学生语文阅读与写作素养的提升。
一、写在课前
课前以阅读为主,辅以少部分的写作训练,开始写作前,要完成两部分工作:选择书目与培养阅读方法。首先,师生应当共同选定阅读书目,选择的书目既要与语文课程相联系,又要有教育价值。一方面,可从语文课本中的节选课文或名著导读选择书目,如《红楼梦》《水浒传》《边城》等;另一方面,也可选择当代经典作品,如《活着》《蛙》等。教师通过调查,选出3~5本书籍由学生投票选择,最终确定阅读的书目。其次,教师应教导学生阅读的方法,整书阅读方法包括评点阅读法,该方法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以简短的话语表达自身的观点与感受,不但是一种微写作训练,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记忆刻画;读书笔记法,在读书过程中撰写读书笔记,摘抄优美语句等。整书阅读完之后,教师就可布置微写作的教学实践活动。以《活着》为例,展示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同学们,读完了《活着》,大家有没有感觉这本书写得特别好?这里有位同学还没有读过这本书,你该如何向他推荐这本书,请大家以简单的话语写一写《活着》的推荐语。”学生纷纷响应,很快就写好了。课前的微写作练习在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并且微写作内容短,学生很容易就可完成,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写在课中
课中是在学生整书阅读的基础上,由教师布置针对性的微写作任务。同时,为了发散学生思维,可分小组进行,在写作前,先由各小组自由讨论,随后再进行写作训练。
(一)主题式写作
主题式写作是确定书中的某个主题,对此开展创作。比如,在《活着》中,既可以“命运”为主题,描写主人公富贵的命运多舛,也可以“苦难”为主题,叙述书中描写的多种苦难。教师可选择其中一个主题,对学生进行综合实践写作练习。教师:“《活着》描写了很多的苦难,如战争的苦难、失去亲人的苦难等等,但主人公也不乏一些幸福的时刻,请同学们说一说都有哪些幸福的时刻?”学生1:“家珍回到富贵身边的时候。”学生2:“富贵从战场回到家的时候。”学生3:“富贵女儿凤霞出嫁的时候。”……教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对,请同学们选择其中一个时刻,描写主人公富贵的心理感受。”此种写作方式类似于高中命题作文,通过不断的微写作实践训练,可有效提升高中生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
(二)联想式写作
联想式写作是选择某个情节或人物展开联想,采用缩写、扩写、续写、改写等方式,在对阅读内容深度理解的基础上,实现二次创作,该方式既可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培养想象力,也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度学习。缩写是写作中非常重要的技巧,是培养学生提取文本信息与概括能力的关键路径。《活着》时空跨度大,人物关系复杂,教师可让学生以《富贵与春生》为题,对二人关系的情節进行缩写,通过对人物与情节的缩写,可强化学生对整个文本的把握,实现深度学习。
(三)模仿式写作
模仿式写作是对书中某经典语段进行仿写,能够大幅降低写作难度。在《活着》中,作者描写了很多鲜活的人物,如老实善良的富贵、任劳任怨的家珍等等,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模仿式写作中,可选择某具体人物,找出书中作者对其外貌、语言、心理的描写,分析作者采用了什么刻画手法。在此基础上,由学生模仿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选择自己身边的某个人物进行微写作练习,并进行小组、师生互评,从而引导学生掌握人物的写作方法。课中微写作方法并不局限于以上几种,但不管哪种方法,本质都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写作技能,提升写作能力。
三、写在课后
课后主要巩固学生的阅读写作技能,提升阅读写作能力。阅读方面,引导学生延伸阅读范围,例如,在读完《活着》后,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对本书作者余华的其他书籍进行阅读,或是推荐类似的作品。通过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不断阅读,积累更多写作素材。写作方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如开展读书笔记交流活动,定期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引导学生认真撰写读书笔记;或是开展荐书大会,每位学生推荐一本好书并说明理由,张贴在黑板报上,供学生浏览交流;或开展微作文写作比赛,由教师设定写作主题,学生根据该主题进行写作,并开展小组评比活动。
“读”和“写”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两条腿配合,才能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稳健、持久地走下去。微写作可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文本,实现沉浸式阅读,整书阅读又能填补高中语文教学中文章片段的缺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整书阅读与微写作的结合,可促使学生深度阅读,提升阅读兴趣,通过不断的写作练习,强化学生的写作技能,最终实现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提升。在综合实践教学中,教师也应注意提升自身的文本解读能力,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阅读中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构建自身观点,积累素材,为写作奠定基础。学生“读”“写”后,教师要及时给予反馈,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读写练习。
注:本文为莆田市普通中小学专项课题“书香校园智慧阅读”(课题编号:ZHYD2018024)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付学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微写作的应用优势与应用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
作者简介:张正阳(1981.4-),男,汉族,福建莆田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合作学习。
(责任编辑 范娱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