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有效策略

2020-12-14史林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43期
关键词:家园共育幼儿园策略

史林

【摘要】幼儿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由于幼儿的身心尚未发育成熟,因而对教学水平以及教学模式的要求相对较高。幼儿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价值观雏形,初步培养其学习能力,进而为其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基础,促进其身心的健康成长。本文通过探讨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有效策略,旨在为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貢献有用的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  家园共育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3-0091-02

前言

幼儿教育也就是学前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校教育中的基础内容。由于幼儿在幼儿园中学到的内容有限,所以幼儿教育的任务不应全部寄托在幼儿园中,家长也应注重对幼儿的家庭教育,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家园共育主要指的是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并通过双向互动的交流活动共同完成幼儿的教育工作[1]。为保障家园共育的顺利开展,幼儿园应引导、鼓励家长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中,家长也应配合好幼儿园教师的工作,与幼儿园统一目标,充分发挥家园共育模式的优势,以促进幼儿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一、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应用现状

(一)教育观念落后,缺乏对家园共育的正确认识

现阶段,很多幼儿园由于自身教学水平的限制,仍未树立起对家园共育的正确认识,导致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引导作用,因而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对于家园共育的重视程度均相对较低。同时虽然一些幼儿园已经积极地将家园共育的教学理念渗透于教育工作中,但仍然只停留在片面、狭隘的阶段,缺乏与幼儿家庭的深入合作,也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不少幼儿园教师都存在着这样的想法,认为幼儿的教育工作是幼儿园的任务,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时间应由教师进行安排,家长无需过多干预。部分家长也认为自己将孩子送进幼儿园就是因为工作繁忙没时间陪伴、教育,只要按时接送、细心照顾便万事大吉了。根本不愿意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管理工作中。

(二)沟通渠道受阻,家长与教师的配合度较差

家长会是家长与教师沟通的主要渠道,但由于幼儿的教育管理难度较高,教师的工作压力较大,所以一些教师常常将家长会开成幼儿的“告状会”,总是向家长倾诉幼儿在校的不良行为表现,甚至会对幼儿的家庭教育提出一定的批评或指责。虽然一些幼儿园为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而建立了家园联系栏、微信交流群等,但常常流于形式,部分教师为了减少麻烦,只是定期分享有关家庭教育的文章资料,对于家长是否认真阅读并不关注[2]。也有一些教师将宝贵的沟通渠道当成是“公告栏”,每天机械性地发布教学计划以及家长需要为幼儿准备的教学材料,很少会考虑家长的建议。另一方面,虽然现在不少幼儿园都在积极地组织家长、教师、幼儿三方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但一些家长的参与意愿较低,甚至会以没时间为理由拒绝参与。

(三)家园信任缺乏,家长与教师的地位不对等

由于担心教师会区别对待自家孩子,所以家长在与教师进行沟通时,总是一味地强调自家孩子的优点,对于幼儿存在的不良习惯避而不谈。教师无法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的了解,教育效果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也有一些家长认为教师才是进行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自己交钱让孩子上幼儿园,就是为了接受更加权威的教育,教师具有绝对的话语权,所以在家长会上只是一味地被动接收,不愿思考教育问题,甚至不敢发表自己的建议。另一方面,一些教师也会质疑家长的教育专业水平,常常会忽略家长对于幼儿教育的想法,严重影响了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应用对策

(一)提高认识,拓宽家长与教师的沟通渠道

家园共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家长与教师进行有效配合,共同承担幼儿教育的责任。首先教师应摒弃落后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从而形成对家园共育的正确认识。然后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做好家长的沟通工作,帮助家长树立起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同时家长也应明确家庭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意义,只有将幼儿园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相结合,才能获取到更为理想的教育成果。家长应每日抽出一些时间陪孩子做作业、看画册,帮助幼儿识别各类小动物以及简单的数字、字母,以提高其理解认知能力。同时家长也应参考幼儿园的布置张贴颜色鲜艳的图片,并摆放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玩具,这样无论是居家还是在幼儿园,幼儿都能感受到熟悉感与温馨感。

幼儿的成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家长与教师均会面临较多的幼儿成长问题,两者只有加强沟通与交流,才能及时了解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及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对策[3]。基于此,教师必须加快提高自身的工作责任感,拓宽与家长的沟通渠道,以提升家园共育效果。首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家长早晚接送幼儿的时间与其进行沟通,简单地向家长介绍幼儿的在校表现以及获得的表扬以及奖励。家长也能及时向教师反馈幼儿的情况,比如幼儿今天不舒服或者来校之前因为某些事情心情不佳,需要教师给予特别的关注。同时对于存在较大问题的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约家长来校面谈、家访等方式进行单独沟通,比如部分幼儿在校嚣张跋扈,总是欺负其他小朋友,或者是孩子过于内向,爱哭,不爱说话,教师都应以诚恳的态度细致地向家长说明情况,并共同商讨解决办法。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提高家长会的规范性以及科学性,在进行集体沟通的过程中,应详细地向家长介绍班级的具体情况以及幼儿存在的典型问题,并讲解一些有效的育儿知识,鼓励家长多给予孩子陪伴以及关心。同时教师应借助QQ、微信等软件建立班级交流群,定期开展线上育儿讨论,可以不限制讨论内容,但始终要围绕着幼儿开展话题。教师也可以寻找有价值的新闻时事内容设计话题,以传播科学的育儿知识,纠正家长的错误育儿观念。如果家长在幼儿习惯养成、行为解读方面存在困惑,也可随时在交流群上与教师或其他家长进行讨论。

(二)建立信任,鼓励家长参与到幼儿教育中

幼儿园也应加大对家园共育的支持力度,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亲子活动,鼓励家长参与到幼儿教育中。例如,在周末的时候组织家长幼儿共同参观自然博物馆、动物园等,并开展相关知识竞赛活动,以激发幼儿的问题探究兴趣,扩展其知识面。也可以邀请家长与幼儿参与植树、捡瓶罐等环保活动,这样不仅能增进亲情关系,也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同时在进行集体活动的过程中,家长间也能得到有效的交流,可以共同探讨教育经验,以提高自身的幼儿教育水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不少家庭都会利用周末或假期的时间带孩子进行周边游,一些家长在自助游方面也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基于此,教师可以将活动的组织权利交给家长,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亲子游,以帮助家长认识到自身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教师也可从活动的组织者转变为参与者,如果家里有年龄相仿的幼儿,教师也可带自己的孩子来参与这些活动,这样能有效拉近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有助于教师将科学的育儿观念分享给家长[4]。当然,考虑到一部分家长工作繁忙,幼儿园不宜强制家长参加,教师应了解家长的休假情况,合理调配活动时间,以免给家长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共育活动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幼儿园必须转变观念,不能拘泥于传统的形式,应加快创新活动模式,以充分调动家长的参与积极性。以家长会为例,目前大部分幼儿园的家长会仍是教师的“一言堂”,由于形式过于守旧,所以很难吸引家长,特别是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家长平时便可通过通讯软件与教师取得联系,并了解孩子的幼儿园表现,传统家长会模式所能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小[5]。可如果将家长会变成有关幼儿教育的“辩论会”,则能有效提高共育活动效率,同时也可利用家长的智力资源不断改进幼儿教育方案,进而有效提高幼儿园的整体教育水平。另一方面,在传统教育理念下,幼儿园在组织共育活动时常常将重心放在接待好家长上,仅在表面形式上下功夫,家长过来参加就相当于走个形式,无法给幼儿教育带来实际意义。为此,幼儿园应着力提高共育活动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让孩子和家长都十分积极地参与进来,这样既能提高幼儿园的口碑,也能获得更为理想的家园共育效果。

(三)明确目标,家长与教师共同推进家园共育

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阶段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階段,适当、正确的教育方法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家长应明确教育目标,注重运用各种手段,有系统、有计划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并积极引导孩子学会关心他人、乐于分享、积极向上。为进一步发挥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教师应积极构建符合要求的“家长委员会”,在选拔委员会成员时要本着公平公正、自愿参与的原则。由于部分幼儿的父母可能无法陪伴在其身边,所以“家长委员会”中既要有父辈成员,也要有祖辈成员。通常情况下,全职妈妈更愿意成为委员会中的一员,但由于不同性别、年龄的群体在教育理念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所以教师也应积极鼓励时间充裕的爸爸们进入“家长委员会”,而祖辈成员的挑选应本着“年龄小、身体好”的原则,以确保委员会各项事务的顺利开展。每个班有3-4个委员会成员为宜,学校可定期组织整个幼儿园的委员会成员共同交流育儿经验,并商讨共育活动,这样能有效发挥群体效应,委员会成员也能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有助于激发全体家长的参与热情。

在家园共育活动中,家长的主动性是提高教育效果的关键,有一些家长不愿参与相关活动,认为家园共育没有意义,这主要是由于没有满足他们的需求,达到他们的期望。因此,教师应主动了解家长对于家园共育活动的想法,并鼓励其对活动主题、形式提出自己的建议。不同幼儿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了不做无用功,幼儿园应认真统计家长的需求,可分组进行家园共育活动,随着沟通的不断深入,幼儿园和家长必然能朝着理念一致的教育方向前进。另一方面,幼儿的家长从事着各种各样的行业,为进一步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家长的家庭资源,根据不同职业的不同特点,积极开展家长助教活动,邀请家长来给幼儿当“老师”。比如班上有从事消防工作的家长,可以邀请他们来进行消防知识科普活动,以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让家长来给幼儿上课,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也能激发其尊重、崇拜家长的情感。如果班上有在公安局工作的家长,教师可以组织“我是小警察”的活动,首先由家长为孩子讲解警察的日常工作与生活特点,然后鼓励幼儿与家长一起进行角色扮演,以丰富课堂的形式与内容。

结束语

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仅靠幼儿园一方的努力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教师应深入学习家园共育的教学理念,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幼儿教育管理中,通过紧密的配合与协调,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以及优质教育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裴小红.新时期幼儿园如何做好家园共育工作[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 2017(2):122-123.

[2]王晨霞.家园共育视角下的幼儿感恩教育[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8(1):227-228.

[3]张广秀.浅谈幼儿园家园共育中的有效沟通策略[J].动漫界:幼教365, 2019(24):76-77.

[4]王定霞.浅谈幼儿园如何做好家园共育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7(26):154.

[5]路颖晓.“互联网+”背景下家园共育沟通模式探索 ——线上线下良性互动是必然趋势[J].法制与社会,2017(24):244-246.

猜你喜欢

家园共育幼儿园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爱“上”幼儿园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习惯培养之方法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