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价值探讨

2020-12-14杨莎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9期
关键词:民族风格文化底蕴民族音乐

杨莎

【摘  要】民族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相关的音色、音调、节奏、旋律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民族色彩,且其中蕴含着各种民族文化知识,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民族风格是民族音乐的身份标准,其中的文化底蕴是民族音乐的内在支撑,两者缺一不可。在音乐实践过程中,既要延续和突出民族风格,也要保留和加强文化底蕴,关于二者的实践也需要保持统一性。

【关键词】民族音乐;民族风格;文化底蕴;传承

引言

时代的进步带动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提升,人们对于音乐的需求逐渐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音乐创作的形式多元化起来,但他们的共同点则是对民族文化的使用。随着我国各方面的发展,我国音乐逐渐朝着国际前进,为了能够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借鉴和运用民族文化来凸显我国音乐的民族特征。本文就中国戏曲、中国诗词和中国乐器为例,粗略地谈一下民族文化元素在音乐作品中的呈现。

1.新时代民族音乐发展基本概述

相比其他音乐,民族音乐在音乐文化事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价值,这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主要途径。民族音乐概念出现于我国近代。鸦片战争前的中国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欧洲音乐的涌入,出现了一些新音乐形式。后来为了区分新音乐与中华民族固有音乐,出现了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和中国新音乐两个概念,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民族音乐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且文化博大精深,从源流上而言具有三大源流,分别是四域音乐、中原音乐和外国音乐;从内容上而言具有四大部分,分别是民间、文人、宫廷与宗教音乐;从音乐特征与构造方面而言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是中国音乐体系、欧洲音乐体系和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在我国音乐文化事业发展中,20世纪50年代前,传播发展内容以欧洲音乐体系为主,在此之后融合了民族传统音乐,当前新时代文化事业倡导百花齐放、多元发展,然而之前显然对民族音乐知识的重视有所忽视和欠缺,阻碍了民族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扬,对此我们应予以充分重视。

2.时代继承与发扬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分析

2.1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需要

民族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积累的智慧结晶,具有悠久历史,涉及地域广泛,种类丰富多元。继承和发扬民族音乐,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音乐文化、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融合时代特征对民族音乐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需要。

2.2增强文化认同的需要

通过继承和发扬民族音乐,可以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民族音乐的价值所在。了解民族音乐,可以深入了解各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审美素养、心理特征,民族音乐传递的不仅仅是音乐元素,更重要的是展示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对于增强人们对文化的认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结合时代发展的特征,对民族音乐与新元素相融合,有利于实现民族音乐的创新性发展。

3.关于民族音乐民族风格和文化底蕴的实践原则

3.1延续和突出民族风格

民族风格对于民族音乐而言具有重要意義,相关风格的特色表现直接说明了民族音乐的民族身份,能够使受众直接了解民族音乐的民族归属,也能够发挥民族音乐对特定民族的文化传播意义。同时,相关风格也反映了民族音乐和其他音乐的不同之处,是使得民族音乐成为独立音乐形式的重要因素,能够使民族音乐在各种音乐形式冲击下,继续保持自身的主体性。为了使民族音乐在实践发展中能够保持自身本色,使有关音乐的发展前后一致,实践者必须延续和突出民族风格。首先,提炼出民族风格的基本特征。民族音乐的民族风格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外在表现和感受,不同风格具有不同的特征表现,实践者要延续和突出相应的风格,必须要掌握相关风格特征。

3.2保留和加强文化底蕴

文化底蕴的存在使得民族音乐不单单是乐音的简单组合,而是成为某种文化的象征,能够使受众通过民族音乐了解和感知民族文化,同时使受众感受到音乐的思想性,使其体验到民族音乐的无穷魅力。由此可见,文化底蕴丰富了民族音乐的内在,支撑了民族音乐的存在,在相关音乐的实践中,必须要保留和充实其中的文化底蕴。对于相关原则的实践,可以从两方面来着手。一方面,保留民族音乐的文化特征,保证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从以上分析可知,民族音乐的文化底蕴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包含和承载了诸多与民族相关的文化知识经验,受众在欣赏民族音乐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会感受到其中的文化气息。因此实践者要保留民族音乐的文化底蕴,首要问题是继续在民族音乐中沿用已有的文化信息,继续发挥音乐的文化载体作用。其次,立足民族文化基础,增加民族音乐的文化融入。民族音乐生成于民族文化基础,文化是其内在根基,但是在音乐艺术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实践者对于音乐本身的技巧性追求,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逐渐被淡化。为了使民族音乐继续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或者使民族音乐形成更浓厚的文化气息,实践者需要立足民族文化基础,适当加强和更新民族音乐的文化融入,加强其文化底蕴。

3.3通过感受来体会民族音乐的美

在学校中可以适当开展民族音乐活动,主要以感受和品鉴为主。可以请民族音乐方面的专家来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精妙之处进行讲解,也可以通过观看民族音乐作品的影片来让学生们感受到民族音乐中的语言美,感受民族音乐的形声色,了解民族音乐通过音乐的形式所表达出来的思想和情感,引导学生们对民族音乐有恰当的了解,激发学生们对民族音乐的喜爱。

3.4创新民族音乐传承方式

只有以适当的方式对民族音乐进行传承,才能将民族音乐的魅力展现出来。对于民族音乐的传承,一方面我们要将民族音乐融入学校教学中,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促进民族音乐走进学生课堂;同时,我们也要充分发挥时代与互联网的优势,通过多种媒体终端将民族音乐以漫画、短视频等方式进行广泛传播,扩大民族音乐的影响范围,让民族音乐深入人们的生活,让人们以新颖的方式了解民族音乐;另一方面要借鉴国外传承音乐的模式,结合国内群众的特征及市场需求,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提高民族音乐在人们心中的认可度,推动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

4.结语

对民族音乐的重视是保护传统文化的体现,促进民族音乐实现创新性的发展、传承是增强文化自信的体现。时代在发展,民族音乐的发展状况也随时代改变,我们应及时总结发现民族音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时代特征与民族音乐的特点解决问题,采取有力措施继承发扬民族音乐。民族音乐的继承与发扬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既需要相关部门的支持,也需要通过教育手段进行传播,还需要呼吁人们将保护民族音乐的意识化为实际行动,努力实现民族音乐的创新性继承发扬。

参考文献

[1]刘帅.新时期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

[2]吴云.跨界民族音乐之曲调互文研究———以中蒙乌珠穆沁部长调为例[J].中国音乐,2016(4).

[3]钟怡.少数民族音乐传承发展中的本色延续探讨[J].贵州民族研究,2016(4).

[4]丁朝霞.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走出困境的思考[J].四川戏剧,2016(6).

[5]夏雷英.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发展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8(3):59-62.

猜你喜欢

民族风格文化底蕴民族音乐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传统文化与民族音乐的重构研究
高中体育教学核心素养渗透教学思路
中西民族音乐在多元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地位探析
中国民族风格在小提琴音乐作品演奏教学法中的应用探讨
我国钢琴音乐民族风格的自主创作浅析
中小学语文课堂的多元建构
谈中国钢琴作品民族风格的曲折发展期
浅析我国影视动画音乐中的民族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