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离骚》德译本分析

2020-12-14曾若源刘颖

文学教育 2020年11期
关键词:离骚功能对等理论翻译策略

曾若源 刘颖

内容摘要:本文尝试以奈达功能对等理论为视角,以大中华文库汉德对照版《离骚》的译文为例,分析译者如何平衡翻译过程中的“得失”及所采取的翻译策略,探讨译文是否充分传达了原语适当的词义和最大程度的信息。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 《离骚》 翻译策略

作为中国诗歌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离骚》可溯回至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年)。它将中国早期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和诗人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怀相结合,将热烈的个人理想沁入艺术意境和神秘的创造力中。《离骚》意象丰富且辞藻华丽,为保持语言风格的独特性,其诗文在翻译转换过程中难以实现完全对等,目的语中可能不存在对应的词来描述原文中出现的中国特色文化元素及南方古方言,这都给翻译增加了难度。《离骚》第一个德文全译版由日耳曼学者陈明祥与德国记者兼诗人彼得·赫尔曼(Peter Herrmann)合译完成并入选了我国的大中华文库系列。本文以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视角, 对《离骚》德译本进行译例分析, 并探讨译者如何平衡翻译过程中的“得失”以及所采取的翻译策略。

一.浪漫主义诗篇《离骚》

中国传统典籍包含了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内涵丰富的文化信息,中国典籍翻译对于推动文化“走出去”至关重要,是当今世界文化多样化背景下东学西渐的重要组成部分。《楚辞》是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又具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并且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离骚》。

《离骚》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诗人屈原通过叙述自己的身世和理想以表达惨遭他人陷害的苦闷和矛盾,讽刺了楚王的昏庸和听信谗言,批判了现实的黑暗,从侧面表达了诗人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决心和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全诗运用了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文风绚丽而结构宏伟,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奈达功能对等理论

依据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翻译是一种语言交互活动和文化交流行为。语言的差异会使不同文化信息在传达过程中产生一定阻碍,翻译过程中原文或多或少会有被忽略的情况,原文传达信息缺失可能会使受众群难以阅读和理解文本,从而导致内容传递的失败;而且翻译转换过程中意义缺失过多会剥夺原文的美感,破坏文本的内涵。文学翻译相应策略是为进行意义补偿,防止理解过程中的意义流失。翻译补偿策略有助于传达原文想表达的正确含义,从而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选择有效的翻译策略至关重要。

功能等效理论中翻译的重点落脚于:上下文的连贯性应该优先于逐字逐句的意思对应;译文应该更加注重内容传达而非刻板的形式对等;译者在忠于原文的同时也要考虑读者接受程度。由著名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Nida)提出的翻译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奈达通常将翻译过程本身理解为通过另一种语言进行的适当意义转换。奈达(Nida)指出,翻译时,许多文化元素的差异会导致信息丢失,而文字中蕴藏的情感含义可以通过适当的翻译方法来传达,翻译的最终目标是充分传达适当的词义和最大程度的信息。

然而,不同的语言存在于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产物中可能有相似的因素,但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所谓完美的翻译作品(即可完全展现原文文化内涵)是不可能存在的,译者只能最大限度地再现源语文化。为了正确反映源语言的文化背景并尽量减少文化间的差异,译者应努力创造出与原诗思想内容相匹配并可表现出文化特征的译文。在翻译过程中译作应力求符合原文含义,与此同时也能体现源语言中包含的特色文化元素。

三.《离骚》译例分析

例1: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Als Neugeborener vom Vater solchermaen eingeschtzt,

erhielt ich den sch nen Namen Zhengze,

Ehrlichkeit und Aufrichtigkeit bedeutend,

Klugheit und Sinn für Gerechtigkeit durch den Beinamen Lingjun bekundend.

本詩中出现的“兮”是古汉语中的语气词,其是汉语文言文的组成部分,与现代汉语中的“啊”相似,通常没有实际含义。由于该词无实义且极富古汉语特色,在翻译时译者并未纠结于每个词的一一对应,而是更强调诗句的意义传达,直接省略“兮”这一结尾词,并未添加相关的语气词进行补充,以传达原句含义为主。

同样,该译文中还谨慎区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名”和“字”的区别:名称(名)在古代社会中是区别于他人的个人符号并展现性格特征。而“字”通常是姓名的补充和解释,因此也被称为“表字”,二者相互联系或互补。在德语中并无“名”和“字”的区别性表达,但译者所使用的词汇“Name”(名字)和“Beiname”(绰号)在此种情况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虽然在读者理解中会有一定程度的偏差,但也强调出了两个中国文化元素的不同。

例2: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Wiewohl die Pflanzen im Herbst und im Winter welken,

vergeht auch die weibliche Schnheit im Laufe der Jahre. …

Steige aufs Ross geschwind und reite tapfer voran,

Vertrau mir, ich werde dich leiten!

基于不同的解读视角,学术界对“恐美人之迟暮”中的“美人”所指存在一定的争议。多数情况下“美人”重点落于“美”上。有学者指出,这里的“美人”是为皇帝;而另有观点则认为“美人”指代所有人,随着时间的流逝,每个人都会容颜衰老。译者在此例翻译中选择了受众最广的解读,即“美人”代指美好向上的人。因为没有人能还原出屈原在写下诗句时“美人”到底意为何人,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应尊重前人的分析并斟酌选择最易接受的观点。

后一句译者在翻译“骐骥”一词时选择了“Ross”(骏马),将其与“Pferd(马的总称)”区分开来,从文体风格上提升了诗歌的意境,达到了最大程度上的信息转换。

例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Trnen der Trauer trocknend, seufze ich

ob des entbehrungsreichen Alltags des Volkes.…

Ich mchte vollkommen und ehrlich sein,

Selbst wenn ich dafür neunmal sterben müsste,würde ich es nicht bereuen.

这个诗节表现出屈原长声地叹息,用手遮住满脸的涕泪,为民众生活的多灾多难担忧的悲怆。“长太息以掩涕兮”这句译为“  Trnen(眼泪)der Trauer trocknend”,以第一分词作为状语,意译为悲伤的眼泪都流尽了,本句的翻译更注重内涵传达,在情感抒发的表达中有所缺失。这两句诗文需要从对诗歌的整体理解和对屈原的政治思想的感悟出发,翻译难点在于一些外国读者无法在情感上真正理解这几句较为重要的爱国情怀诗句,译句难以激起读者的共鸣。

例4: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Mit Lotosblttern fertige ich meine Jacke an

und mit Lotosblumen den Rock.

古时衣(yi)指上衣,裳(chang)指下裙,后来汉语发展中衣裳(yishang)便泛指衣服,译者注意到此点并有所区分,在译文中,译者将“衣”译为“Jacke(“Jacke”在德语中义为上装的一个种类),将“裳”译为“Rock”(“Rock”在德语中指的是女性短裙),就这两个词汇的选择上,译者注意到了古时背景下“衣裳”所具有的区别性含义,而并非直接将其理解为现代汉语表达的身上穿的服装,原诗句的传达比较清晰。但在“制”(剪成)与“集”(织就)两个词的翻译中均使用了德语介词“mit”(表示使用的工具、手段等),原文细节传达有所差异,但对于德语读者来说也算通俗易懂。

四.结语

《离骚》是典型的南方方言式诗歌,承载了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其在翻译过程中对译者的翻译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分析表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离骚》的德译翻译实践中得以体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更着重于内容的传递,但在作者情感传递上有所缺失,当然翻译不可能做到完全对等,译者必须有所选择和舍弃,这也要求译者在翻译处理中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Stolze,Radegundis:bersetzungstheorien-Eine Einführung,Tübingen:Gunter Narr Verlag,2008

2.Hermann,Peter, Chen Mingxiang u.a.:Chu Ci,Beijing:Verlag für fremdsprachige Literatur,2015

3.Nida,Eugene 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4.白玉紅:《文学翻译中翻译补偿问题探讨》,发表于《考试周刊》,2009年第7期第39-40卷

5.夏廷德:《翻译补偿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

课题:1.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译介学视角下中国文学在德国的传播与接受(2000-2016)”(L17BWW001);2.校科研基金项目“新世纪中国文学在德国的译介与传播(2000-2015)”(2016XJJS36).

(作者介绍:曾若源,大连外国语大学2019级研究生;刘颖,大连外国语大学教授)

猜你喜欢

离骚功能对等理论翻译策略
《离骚》中的象喻手法及创作范式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
合同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对策
功能对等理论在文化补偿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神性的转向
柰达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公示语英译研究
基于功能对等的商务英语翻译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