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

2020-12-14黄旭兴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年17期
关键词:产业振兴乡村振兴新时代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與贫困作斗争,要打好脱贫攻坚战,以坚强的政治为保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产业兴旺处于总要求之首位,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借鉴其他国家乡村振兴之路经验教训以及结合我国国情,通过产业融合、环境治理、精神文明建设、乡村治理以及改善民生的方式,促进农村农业产业的繁荣兴旺,实现优质乡村振兴。

【关键词】产业振兴;乡村振兴;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乡村振兴是国家发展进程中的必经之路,张军( 2018)分析了乡村价值的定位与乡村振兴,提出了国家层面的建议,即制定“乡村振兴法”,以主要领导负责制为基础,建设乡村振兴机构,从而创新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刘彦随( 2018)剖析了城乡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包括城乡发展不平衡,差距过大,农业基础薄弱,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的科技支撑不足,“乡村病”带来日益加剧的城乡矛盾等,因此城市与乡村应有机结合、相互支撑,从而破解“三农”问题。龙花楼、张英男( 2018)等人认为人口、土地、产业等多种发展要素相互耦合共同构成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并在此背景下针对土地治理提出了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例如多功能农业相互融合,发展旅游农业、生态农业、文化农业等,从而提升农业发展中能够带来的附加价值。赖德胜、陈建伟( 2018)从人力资本的角度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政策建议,通过加大对农村教育、返乡创业扶持、农村就业服务网络建设的投入,通过人才培育带动农村创业、就业人员素质提升,推动农村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刘志阳、李斌( 2018)等人认为,为实现乡村振兴,可采取的有效手段之一即社会创业,通过社会机会识别、社会机会开发、社会机会实现三个阶段逐步推动乡村价值的发现、发展与提升,进而为乡村振兴的实现打下基础。此外,以内部赋能与外部赋能能力为划分标准,将农村社会创业模式进行了分类,形成了项目型、外部嵌入型、内生自发型与混合型乡村发展模式。王一铮( 2019)探讨了乡村振兴的未来发展方向,首先人才培养应作为重点,培育高素质人才,提升产业兴旺的内生动力;其次,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因地制宜,打造可持续的新型农村发展方式;最后突破农业供需矛盾,以资金、政策等作为扶持,激发农村产业新活力。

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

中华文明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在历史长河中,中国树立起一个农业大国的形象,在古代,农业思想的核心即农本思想,表明农业是治国安邦的根本大计,时至今日,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仍是关系国民经济与民生的重大根本性问题。

中共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顺利实现这一目标,十六大、十七大对目标进一步分解,十八大又一次明确了“两个一百年”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使其成为全国各族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

第一个一百年目标的最终期限即将到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曙光日益明亮。全面小康的目标不仅是实现城市的全面小康,同时也是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在中国,农村的发展现状明显落后于城市,只有农村贫困地区脱贫入小康,才算真正意义上的小康社会,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这一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指出要坚持农业和农村优先发展,并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发生了新的变化,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转变对“三农”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好生活与农业众多方面相关,例如食品安全、生态环境、农业旅游等,要求农业发展不仅要保证速度,更要保证质量。其次,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尤为突出,为加强农村建设,有效解决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其重中之重是加强农村建设。

此外,通过借鉴多国的实践经验,得出当一个国家的城市化率超过50%时,会导致生产要素向农业生产部门流动,其要素包括资本、技术、管理等。2017年,我国的城市化率达到57.96%,历史经验表明,十九大报告在此时机提出大力支持农村发展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有利做法,适逢其时。

2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基

在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总体要求中,“产业兴旺”占据了首要位置,在实现产业兴旺的过程中,要实现的不仅是量的增长,更是质的大幅提升,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通过培育新型现代产业农业以提升农业发展质量,需要加强农村一二三产业的集成发展,通过发掘农村产业新功能、新价值,将城市现代消费趋势与新型农村产业相结合,推动乡村产业的多元化增值,带动形成新消费热点,从而促进农村、农业发展,提升农民收入。

产业振兴不仅是产业结构的提升,对所依托的技术手段也应有相应的改变,在数字化的社会,发展电子商务能极大提升产业经营水平。采用互联网信息沟通,扩大了农村产业的覆盖范围,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将企业与顾客更好地联结。同时,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形成现代农业供应链,通过打造新载体、新模式,开创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园区、农业科技园区等,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利用产销一体的全产业链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将农业产业发展为规模化产业,进一步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

产业振兴促进了农村居民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增加了农村居民的就业渠道,通过发展农村产业,进一步使农村吸引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资金与科研项目人驻,吸引科研人才、返乡下乡人员等,进而增强农村产业发展的多元化,以资金、技术、政策等要素的集中带动农村新型产业发展壮大。

农村产业振兴通过利益将各方联结为一体,作为农村发展的推动力,资本、技术、政策扶持发挥着重要作用。进一步推动一二三产业的相互融合,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提升经营效率,扩大经营范围,为乡村振兴顺利实施与实现打下良好基础。

3 当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

能否高质量、高效率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我国是否能够实现城乡统筹,成功解决城乡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为促進乡村振兴,应从经济、生态、文化、治理以及民生人手。

推动农村产业的深度融合,应提升农村居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通过激发农村居民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促进农村产业经济发展。激励龙头企业起到带头作用,提升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打造生产、制造、服务一体的农业产业链。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农业现代化,将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整合到农村产业发展,建设运行高效的农业产业链。为鼓励农村产业,也应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为企业吸引人才、科技创新提供支持。

加大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力度,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确保可持续发展,以环境友好、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为导向,保障农村产业走绿色发展道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决不能舍弃环境保护,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应强化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确保农业清洁生产,而对于现已存在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应积极采取措施,及时控制与补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在物质文明发展的同时建设乡村精神文明。发展乡村文化,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培育具有农村特色的淳朴乡风文化。在农村建设中,修建体育馆、图书馆等文体场所,丰富乡民的文化生活。同时,可通过发展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化产业吸引资金流入,做到发展经济、弘扬文化相结合,使农村文化得到延续,培育乡村本土文化传承人,吸引外来乡村文化传播者,为我国农村的发展与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加强乡村治理,建立现代农村治理体系,以党组织为核心,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治理能力。通过自治、法治、德治结合的模式实施乡村治理,并遵循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的原则。基层党组织以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协商机制实现自治,实施普法教育,提升领导干部以及村民的法律素养,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以实现法治;通过德治促进农村居民自我管理,发扬道德。

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增加农村教育投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升级,完善农村社保体系,关注农村医疗事业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着力解决与农村居民切身利益最相关的实际问题,保障居民利益。

4 国外乡村振兴经验与启示

当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时,乡村振兴是其必经的一项发展内容,当代的中国正处于乡村振兴发展阶段,我们应当既要发展有自身特色的乡村振兴战略,又要借鉴其他成功实现乡村振兴国家的做法和经验,为我国更快速、高效、高质量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基础。

尽管中日韩三国在乡村振兴道路的进程不同,但却有着相似的经历与面临的问题,日本与韩国都经历过紧随工业化与城市化之后的乡村振兴与发展,并在此过程中累计了丰富的经验,经实践证明,两国关于农业产业发展、农村环境与社会保护治理、人口流动等问题的经验值得国际上实施乡村振兴的国家学习借鉴,因此中国在乡村振兴战略前进的道路上有着众多可供参考的经验与教训。

日本于1946至1960年开始制定并完善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制度,目的为促进粮食的生产以解决二战后粮食短缺的问题。1961至1975年,日本乡村振兴主要目标为振兴农村经济,解决城乡间不平衡发展问题。1976年至今,在日本政府领导下,农村产业一体化发展在日本取得有效进展,形成了农村特色发展模式。其经验总结为:(1)以法律为保障,从根本上推进乡村振兴运动。(2)以补贴为手段,通过激励促使农民从事乡村振兴运动相关活动。(3)将产业进行融合,将城镇与农村进行融合,加快要素流动,加快发展速度。(4)注重培养人才,同时以优良的环境留住人才。

韩国正式实施“新村运动”的时间为1970年,运动实施过程的核心始终以农民为主体。在第一阶段,政府着力建设农村生活环境,而建设项目的选择由农民根据自身所处地区生产生活状况决定。第二阶段中,政府对农村进行了分类,依据不同村庄发展水平由低到高,选择帮助其建设基础设施,帮助其提升农业生产设施以及协助其产业发展等不同扶持机制。在第三阶段,在物质条件提升上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从而开始着重于社会道德、社会法制等精神层面的建设。其经验总结为.(1)循序渐进,从基础设施到产业规划再到文化提升,符合需求上升的一般过程。(2)村民自治,新村运动初期由政府主导发展方向,但随着运动的逐步推进,逐渐过渡到自下而上的发展方式,鼓励村民自发地成立组织,发挥自身能动作用,在政府打下的良好开端下继续发展。(3)榜样力量,在新村运动发展过程中,筛选出样板村庄并总结可推广、易复制的发展经验,使样板村庄发挥带动作用,加快乡村建设进程。

虽然英国、美国与中国的国情在很多方面存在不同,所处发展阶段也具有差异,但通过参考其经验,可以为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提供新思路,寻找新突破点。美国与英国乡村振兴的经验借鉴包括:(1)立足国情,选择适宜产业,走合适的发展道路。(2)明确主体,各司其职,政府与农村行政组织划分界限,各方承担各自责任,做到不懈怠、不越界。(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从农村居民角度出发,解决农民切实需求,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指数。(4)注重制度建设,以制度为管理的有力保障。(5)使农村居民积极主动参与建设,切身感受乡村振兴主人公的地位。

5 总结

作为我国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承载着农村居民未来幸福生活的希望,因此实现乡村振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项伟大任务。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根基,产业振兴成为乡村振兴过程的一项重要突破口,实现产业的融合发展,提升产业结构,加强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农业供应链,这一系列的措施都需要做好详细规划,稳扎稳打,参考其他国家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结合自身国情做出合理取舍与优化,进行开拓创新,为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军,乡村价值定位与乡村振兴[J].中国农村经济,2018 (1):2-10.

[2]刘彦随,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J].地理学报,2018,73(4):637-650.

[3]龙花楼,张英男,屠爽爽.论土地整治与乡村振兴[J].地理学报,2018.73( lO):1837-1849.

[4]赖德胜,陈建伟,人力资本与乡村振兴[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8(6):21-28,154.

[5]刘志阳,李斌,陈和午.社会创业与乡村振兴[J].学术月刊,2018,50( 11):77-88.

[6]王一铮,新型现代性与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J].社会科学战线,2019 (6):262-266.

[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8]徐雪,日本乡村振兴运动的经验及其借鉴[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 (5):62-67.

[9]黄祖辉.准确把握中国乡村振兴战略[J].中国农村经济,2018(4):2-12.

[10]唐任伍.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及策略[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 (3):26-33.

[11]魏玉栋.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J].中共党史研究,2018 (3):14-18.

[12]王敬尧,王承禹,农业规模经营:乡村振兴战略的着力点[J].中国行政管理,2018 (4):91-97.

[13]张元钊,乡村振兴的韩国经验[J].海峡通讯,2019 (4):54-55.

[14]邱春林.国外乡村振兴经验及其对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启示——以亚洲的韩国、日本为例[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9(1):81-88.

[作者简介]黄旭兴(1983-).男,宁夏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产业振兴乡村振兴新时代
论如何促进当前景德镇陶瓷产业振兴
“两南”临夏定西脱贫攻坚与城镇化建设中产业兴旺和特色小镇建设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下江苏特色小镇建设问题研究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产业振兴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