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数学符号意识培养策略探究

2020-12-14韩健文

教育界·上旬 2020年12期
关键词:符号意识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韩健文

【摘要】数学教学离不开数学符号的运用。数学符号不仅有简洁、清晰的特点,还与核心教学内容联系紧密,属于数学学科中的独特语言。对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培养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建立和完善,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理解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基于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符号意识提出了一些有效见解,希望能够为广大教育同人带来一些启迪。

【关键词】小学数学;符号意识;培养策略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将教学知识符号化,能够更简洁明了地呈现数量关系,使学生在理解数学符号的基础上,抓住数学知识的本质,既可以使学生快速掌握数学问题的核心,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因此,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时,要重视对学生数学符号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数学符号意识,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帮助学生把握数学符号,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促使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数学抽象知识。

一、创建符号情境,提升学生符号感知能力

创建情境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时通过某种方法和策略,为学生创建出和某一主题有关的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中学习,丰富对相关知识的感知和体验,从而更加轻松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在教授小学生数学符号、培育他们的符号意识时,教师也应积极为小学生创建符号的情境,让小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符号、获得符号学习体验,从而更深入地认识和了解符号。在开展数学符号教学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和了解这些符号,懂得符号所代表的意思和重要性,然后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进入情境中获得更深的体验和认识,深入理解符号的意义,从而更加轻松地学习数学符号。此外,采用情境教学法还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认识数学符号、懂得数学符号重要性的前提下,展开数学符号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

首先,教师可以创建一些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数学符号的含义,了解其背后的意思,形成更真实、真切的认知和判断。例如,在教授学生用符号来表示数学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一些生活情境来帮助他们认识数学符号。教师可在课前提前准备好一副扑克牌,在课上为学生创建这样的情境:假设我们现在正在打牌,我们通过比抽的牌的大小来决定胜负。现在,每个人轮流抽一张牌,每个牌都代表了一个数字。教师先为学生展示第一张牌“A”,学生看到后能马上回答:这张牌代表数字“1”;接着教师为学生展示一张牌“Q”,学生能马上回答:这张牌代表数字“12”;然后教师展示“K”,学生能马上回答:这张牌代表数字“13”。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可询问学生:扑克牌为什么都代表了一个数字,这是不是可以用一些符号来表示一些数学知识呢?生活中还有哪些用符号来表示数学知识的情境?通过模拟打牌的真实情境,教师为学生介绍了用符号表示数学知识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符号和数学之间的关系,从而认识到符号的重要性,了解了符号的意义,培养了符号意识。

其次,教师可以创设一些虚拟情境,通过多媒体设备、提问题等方式为学生创设出一个虚拟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里丰富自己的体验,拉近和数学符号之间的距离,从而培育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例如,在教授“分数的概念”时,由于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分数,对分数的数学符号非常陌生,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设备和提问的方式来创建一些虚拟的情境。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图片,一张图片里有10个苹果、5个孩子,然后提问:现在要把这些苹果平均分给每个孩子,应该怎么分?学生马上就会用10除以5,得出每个孩子平均分到2个。接着,教师展示另一张圖片,图片里有11个香蕉、2个孩子,询问学生:现在应该如何分香蕉?学生会采用11除以2,并会意识到这个时候香蕉并不能被平均分。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多出来的一个香蕉对半分给小朋友,即每个小朋友分到5个完整的香蕉和半个不完整的香蕉。那么这半个香蕉应该如何表示呢?这时,教师便可引入分数的概念,教授学生半个的物品可以用1/2的分数来表示。这样,学生便能够通过虚拟的情境,了解和认识到分数这个数学符号所代表的意思,从而更加轻松和全面地进行分数的学习。这样创建虚拟情境的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加轻松地认识和理解符号的意思、懂得符号的意义,从而培育他们的数学符号意识。

二、结合符号历史,提升学生数学符号学习兴趣

数学符号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忽视这些数学符号的历史。每一个符号的历史都代表着数学符号的意义和意思。教师讲述这些数学符号的历史,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数学符号的作用和意义,激发其对数学符号的学习兴趣。教师如果单独让学生去背诵这些数学符号,就会使数学课堂教学非常枯燥和无聊,而讲述这些数学符号的历史,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符号的热情,使其感受到数学符号的魅力,从而喜欢学习数学符号,并从一个个的数学符号发展小故事里体会数学符号,培育数学符号意识。

例如,在教授数学符号“阿拉伯数字”时,教师可以结合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历史,告诉学生:最开始,阿拉伯数字符号有很多种,包括中国数字、印度数字等。后来,印度的数字符号传到了阿拉伯,被阿拉伯的人民带到了欧洲的各个角落。于是,欧洲的人民便把这些数字符号称为“阿拉伯数字”。这个数字的使用方式非常便捷和简单,被大家广泛接受和应用。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以兴趣为主,对数学学习感兴趣时才会有学习的热情,因此教师要把握学生的这一特点,并结合符号历史,提升学生对数学符号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慢慢喜爱上数学符号,从而培育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

三、以数学符号为载体,开展探索活动

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符号时,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记不住符号、不能理解符号意义等。他们认为,数学符号是非常枯燥和无聊的事物,只能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忆。这种死记硬背的方法,会使学生逐渐失去对数学符号的学习兴趣,开始厌倦学习和记忆数学符号,无法形成数学符号意识。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采用合适的策略,提升数学符号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爱上数学符号,积极主动地了解和探索数学符号的秘密,从而掌握更多的数学符号。为了更有效地培育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教师应在学习数学符号的过程中采用推理的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多推理符号的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索和研究数学符号,感受数学符号的魅力。这样的数学符号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改变学生对数学符号枯燥、无聊的印象,改变传统的学习和记忆数学符号的方式,提升数学符号的学习乐趣,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在推理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够开拓自己的思维,感受数学符号之间的联系,认识到数学符号的作用和意义,并在探索过程中学习如何运用数学符号,从而更全面地学习符号。因此,教师应基于注重学生推理的原则,多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以数学符号为载体的探索推理活动。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索符号意义,了解三角形内角和的关系。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三角形,使其认识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四边形,使其认识到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观察这些自己制作的图形,从中发现它们内角和之间的关系,得出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为180°×(n-2)。在这个探索过程中,教师引入了数学符号n,让学生能够更顺利地把探索活动进行下去,认识到数学符号对数学知识推理的帮助和作用,逐渐形成数学符号意识。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及独立分析能力的培养产生重要影响。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利用数学符号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从宏观上把握数学问题,以数学符号构建数学模型,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阮书铃,周志平.小学生数学符号意识的感悟与培养:以《字母表示数》一课教学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12):86-87.

李艳琴,宋乃庆.小学低段数学符号意识测评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J].教育学报,2016,12(04):23-28+38.

胡胜明.小学低段数学符号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南昌会场)论文集(五)[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153-155.

贾盼盼.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符号意识的渗透[J].才智,2019(32):55.

胡秋红.小学数学符号意识的培养[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9(六)[C].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9:1.

猜你喜欢

符号意识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用符号化思想点亮小学数学课堂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小学生数学符号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