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机肥无害化处理促进农民增收研究

2020-12-14杨仪张静怡杨勇李梅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年23期
关键词:扶贫攻坚无害化处理有机肥

杨仪 张静怡 杨勇 李梅

[提要] 据统计,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有机废弃物产生量最大的国家,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刻不容缓。本文主要针对有机肥无害化处理技术展开研究,并将该技术研究用于贫困地区、工作难度大的县乡村等,进一步对有机肥无害化处理促进农民增收进行研究。主要通过线上问卷以及线下采访两种方式获取研究数据,经研究发现:有机肥无害化处理会促进农民增收,从而带动贫困地区的农民市场,且为防止因后续政策支持不足返贫或因病因伤返贫做出重要保障。

关键词:有机肥;无害化处理;扶贫攻坚

基金项目:2020年河南省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梦之韶华——猪粪有机无害化处理助力脱贫攻坚”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14654016X);郑州西亚斯学院2020年大学生实验创新训练项目:“有机肥无害化处理与农民增收的关系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YCX-2020-034)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8月7日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我国秸秆大约40%未被资源化利用,畜禽养殖场所排放的粪便污染物有90%以上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周围环境中,资源却变成了污染物,严重威胁我国的环境质量和安全。2018年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中,人大代表冷友斌在议案中提到:农畜牧业废弃物不应该是污染物,而是资源,建议打造农畜牧业生态循环发展模式。

2013年11月,习近平首次提出“精准扶贫”。2019年,国家对精准扶贫又提出了新的政策,国家将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力度。自脱贫攻坚战号角吹响以来,我国各地就不断强化产业支撑,沉入挖掘地方潜力,实施产业扶贫,带动就业。有机肥无害化處理技术主要用于贫困地区,村集体、农村合作社共同经营,为贫困地区提供专项发展经济的方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据不完全统计,一头体重80~180公斤的猪每天排粪量为20~24公斤,养猪场冲水量为20~30公斤。与此同时,猪粪产生的污染又会对空气和土壤以及水环境产生巨大损害。比如:猪饲料中的蛋白质、糖类、脂类物质经过猪的消化后在粪便中产生氨气、硫醚、甲醛等挥发性脂肪酸,这类具有恶臭气味的物质,会使人头痛、恶心,对人体健康危害巨大。因此,实现猪粪的无害化处理势在必行。另外,猪粪中的大量元素:蛋白质、氮、磷、钾及其他微量元素对生态环境中的植物生长有诸多好处。由此可见,将猪粪无害化处理为有机肥,不仅可以改善环境,优化土壤结构,还可以转负为正,实现收益,帮助养殖户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利用无害化处理技术处理有机肥可以解决贫困地区农户因各种原因所造成原料短缺的问题,利用自己饲养的牲畜所产生的猪粪作为原料通过无害化处理后得到质量更高的有机肥。另外,通过有机肥无害化处理还可以增加贫困地区的产业知名度,拓宽市场,从而逐渐增加农民收入,改善贫困地区人们的生活现状,提高生活质量,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

二、相关技术概述

(一)有机肥无害化处理技术概述。有机肥所含的营养元素种类繁多且呈有机状态,作物难以直接利用,累积过多会对空气、土壤还有水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有机肥无害化处理技术是利用Cor射线辐照畜禽粪便有机化肥的方法来有效分解粪便中残留的雌激素,同时起到杀菌的作用,减少其中有害物质的残留。经过Cor射线辐照之后通过干湿分离形成固体和液体;在液体除臭之后,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处理制作成微生物有机肥,同时可降低污水中COD含量的40%左右;最后,固体与秸秆以科学比例有效混合,制作成秸秆猪粪有机肥。它可以有效改善土壤酸性环境,固定土壤中Cd和Pb,减少土壤中N、P元素的流失。

基本流程如下:储存设备→经过r射线辐照杀菌→连接干湿分离器→(1)固体:55%固体成分+45%秸秆混合高温好氧条件下处理,规模化生产,销售盈利。(2)液体:微生物发酵,加入益生菌发酵流入田地供农户灌溉施肥处理。

(二)有机肥无害化处理技术的创新点与难点。在技术上一改以往耗时长、有害物残留等问题。该处理技术是以无害化为研发要求的一项技术,在对市场上原有的有机肥处理技术进行统计、整理、分析后,明显发现现有的有机肥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价格过高、质量偏低。有机肥无害化处理技术正是在提高有机肥的质量方面做了创新,严谨的技术步骤为生产无害化的有机肥做了重要保障。

固液分离虽然是现在对于猪粪最常用的处理方法,但是其用水量过大,对于我国中部和北方地区的养猪户并不适合。为解决这一难点,项目组多次走访当地农户,并与专业人士进行研究与探讨。

(三)技术可行性分析。在目前的社会大环境中,市场缺口巨大。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对肥料的需求主要依赖于进口。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市场对于有机肥料的需求量在逐渐上升;但目前国内大多畜禽养殖场的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和能力普遍不足,导致大量有机肥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因此,提高处理技术,改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方式,将会对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符合当下的政策背景,易得到政策支持。在《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中首次明确畜牧大县的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全覆盖符合习近平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该技术主要推广至贫困地区以带动就业,实施产业扶贫。

有机肥无害化处理技术打破传统处理方式的诟病,优势就在于利用Cor射线来辐照畜禽粪便,能够有效分解粪便中残留的雌激素,同时还能起到杀菌的作用;接着把粪便干湿分离,并在此基础上对粪便进一步处理。把粪便干湿分离出来的固体与秸秆以科学比例有效混合,制作成秸秆猪粪有机肥。并且在实地考察后该技术所使用的原料、机器设备等都可实施进行。

三、有关影响农民收入条件的客观分析

(一)农民收入基本情况。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界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7年多来,全党上下精准扶贫,助力攻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脱贫攻坚仍是负重涉远,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是扶贫的核心之举。对于发展农业,需要的是成本最小化、品质最高化、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发展之路。

经调查统计发现,2018年农民工资性收入5,996元,比2017年增加了498元,农民增收经营净收入5,359元,比2017年增加了331元,对农民增收贡献率为27.9%;转移净收入也比2017年增加了317元;到2019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至1.6万元,其中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突破6,500元。由此分析,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包括农作物收入、经济作物收入、打工收入。其中,大多青壮年选择打工收入,但由于不具备良好的教育基础,上升空间很有限,则一直处于中低收入。同时,部分人群依然选择留在农村,利用在种植、养殖上的一技之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收入效果显著。

(二)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

1、自身因素。贫困地区的农民由于不具备较好的教育基础、广泛的社会关系,而寻求不到合适的发展产业的渠道。同时,缺乏管理运营经验而不会系统管理发展产业,不能将产业扶贫政策发挥至最优化。有机肥无害化处理技术则成为解决该问题的一个方法,易得的原材料,高质量的有机肥,较低的成本,无害化的处理技术都为农民增加收入提供了良好的桥梁。

2、政策因素。近年来,不断加大脱贫攻坚的力度,增加精准扶贫的政策让农民收入有了显著的提升。国家对农产品实行的价格保护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为促进农民发展本地区特色产业奠定了基础。

3、社会因素。以往因农村交通、地域等因素的限制,很多良好的农产品不被大众所熟知,因此销量极低。而正是因为考虑到这个因素,我们在有机肥无害化处理技术研发的同时制订了合理的营销方案,帮助农民宣传特色产品,提高农产品的社会知名度,引导贫困地区实现产业脱贫。

四、无害化处理技术促进农民增收的实现路径

(一)政府助力农民增收的政策基础。国家越来越重视有机农业的发展,因此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农业及有机肥使用的相关政策,又因为2020年将打赢脱贫攻坚战,2019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实现畜牧养殖资源化利用,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决策部署,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2019年中央财政继续支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促进畜牧养殖资源化利用,并进行适当财政补贴。另外,我国政府对有机农业的发展持鼓励态度,提倡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产业政策中的条文其中就有鼓励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有机肥料产业化技术开发与应用。鼓励设立地方政府专项投资基金,创新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模式发展。

项目以畜牧粪便,废弃物资源化和综合利用为出发点,以市场化运作,政府监督为基础,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及实用廉价为原则,大力推行种养结合,开展猪粪有机肥基质的生产,以减少生产成本和增加就业机会来促进相关农户增加收入。

无害化有机肥处理主要采用的原料将从养殖场和每年产生大量秸秆的农村地区采购,常见的有家禽粪便、秸秆、绿肥、草木灰、生活垃圾等,有效避免资源浪费和对于环境的污染。并且这些材料在生活中很常见,成本低廉,供应充足。成本控制:我们将在养殖场或者农户附近造厂,可以定期收集养殖户提供的原材料,农户那边也可以提供,然后分离后的液体流入农田,农户协调免费使用;养殖户低价购入。压低原材料成本,合理利用现有资源,降低成本。进行合作模式减少机器设备,优化生產流程,从而使成本得到控制。

(二)完善市场机制,促进农民增收。市场方面,对于农村市场我们将大力宣传猪粪有机肥无害化处理技术,因为农村是我们的主要推广对象,一方面将广纳人才来学习这项技能,预计可实现“自给自足”的局面,由小到大、由少及多,一家一户带动整个村落;另一方面与农户协商由他们提供原料,我们提供技术加工,实现“共赢”市场:与一些已经涉及或想涉及农业的商家进行合作,不断地增加工厂数量,扩大规模,设立分厂,争取让猪粪有机肥无害化处理技术落实于整个国家。国外市场:当企业一步一步逐渐成长起来时,我们可以派专门的涉外小组到中国周边一些不发达国家或以农业、畜牧业为主的国家进性调研与访谈,并尽可能地将技术推广,甚至与其达成合作,打开国外市场。也可吸收国外的一些优势来完善我们自身,做到更完美的有机肥技术处理产业。

从公司运营角度考虑,一是我们响应国家脱贫政策的号召,实行易地就业,采用公司控制下合作模式,逐渐带动农民主动学习,就近工作,主动走出贫困;二是可以享受一些政策上的补助和优惠,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营业外收入,来对优秀的农家进行补贴和激励。以创新、生产、销售无害化、无污染的新一代肥料为目标的技术工厂,将凭借领先的技术优势和强大的实践力量,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建立便利完善的营销渠道,生产高标准、高效能的产品。经过处理的两个部分,液体流入农田灌溉,获得社会公益效益;固体用作规模化生产,销售盈利,获得经济效益,同时企业形象增值,通过优质服务、让利和承担社会义务来提高企业形象这样的方式也可为企业的发展带来良好的前程与较高的商业信誉,间接性地提升商业竞争力。将商业和社会公益模式契合是我们最终的目标,也是无害化处理研究的终极意义。因此,增收未必是直接的收入,本项目的愿景以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发展。

五、研究结论

(一)有机肥无害化处理可增加农民收入。经研究表明,有机肥无害化处理技术有利于提升农民的收入。在无害化处理技术研发前,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617元。到2019年,即无害化处理技术研发的一年,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1.6万元。因此,通过无害化处理技术处理过的有机肥无害率与营养率高,因此在农业市场上有着良好的销售情景。无害化处理技术的原料来源于农户自己,由此则使无害化处理有机肥的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从而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二)有机肥无害化处理可改善资源利用现状。产业扶贫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一项有力举措,有机肥无害化处理技术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农民市场中有机废弃物不被重视、不被加以利用从而造成资源流失严重的局面。通过研究,有机肥无害化处理技术为贫困地区的农民提供了新的产业走向,使其可以利用自己现有的资源并对其进行加工处理来生产出更高质量的有机肥,生产出的有机肥农户们可以选择自己使用也可以构建一对一合作机制、产品零售等方式来实现增收。

(三)有机肥无害化处理可有效连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研究主要针对贫困地区乡村的农户以及养殖户,其中在对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的调查过程中发现,该地区主要的贫困原因是没有系统的产业构架以及固定的收入来源,实施乡村振兴难度较大。在有机肥无害化处理技术的发展下,农户们普遍愿意选择接受该项新型技术。在我们对该技术可达到的市场覆盖率进行研究后,这项指标可达73.24%。由此可见,有机肥无害化处理技术在带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为实现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衔接贡献重要力量。

主要参考文献:

[1]赵聚勇,宋铁峰,刘永丽,杨光,赵越.动物粪便无害化处理与有机肥生产技术[J].上海蔬菜,2020(02).

[2]刘媛媛,吴玲.精准扶贫对推进乡村振兴的价值及实现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20(08).

[3]李景平,李贤.习近平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起源、内涵与当代价值[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20(08).

[4]文倩.以产业扶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N].光明日报,2020.7.6.

[5]刘祖军,王晶,王磊.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的农民增收效应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5).

猜你喜欢

扶贫攻坚无害化处理有机肥
猪粪变有机肥一年卖了3个亿
保障粮食安全 有机肥行业如何先行?
传统or新型 有机肥发展迎来春天
生物有机肥与现代农业
浅淡如何发挥交通基础作用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