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图书馆建设的实践反思

2020-12-14欧阳兆灿王俊文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年17期
关键词:文化建设农民

欧阳兆灿 王俊文

【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乡村振兴,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仍是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分析赣南A县农村图书馆发展的现状,并给出了农村图书馆建设的出路;调整藏书结构、创新办馆模式、重视社会捐赠、改善工作作风。该研究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补齐小康文化短板、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农村图书馆;农民;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化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行动,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振兴乡村离不开文化建设,农村图书馆担负着建设农村文化及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重要责任,应该说,我国能否真正实现公平、普遍、均等的社会文化资源配置,农村图书馆的发展状况是一项重要指标。

作为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延伸,农村图书馆在建设规模、馆藏资源、服务能力等方面不及省、市級的公共图书馆,但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满足农民文化需求、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农村图书馆建设已初具规模,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对标,农村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仍然滞后。

1 A县图书馆建设现状及不足

本研究向赣南A县下辖11个乡镇文化站中心各发放问卷一份,重点调查图书馆藏书、基础设施情况。并进行了实地考察,考察的主要内容是了解各乡镇所辖行政村数量、人口情况、经济情况,观察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办公用房、服务项目、人员配置、基础设施及其利用情况,了解各村农村书屋的藏书状况、借阅状况、开放时间等。

A县乡镇图书馆隶属乡镇文化站,通常作为乡镇综合文化中心的一部分来建设。A县常住人口65万,下辖3个街道、11个镇、1个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20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19元,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属中上游。渔业和农业为A县基础产业,旅游业占有重要地位。A县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标准中,要求书刊阅览室建设面积不少于40m2,书2000册,品类不少于300种,报刊10种以上,杂志15种以上。要求有1名专(兼)职文化管理员,每周免费开放时间不少于30小时。

实地考察发现,A县11个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筑面积超过200m2的有9个,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图书阅览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室、儒学讲堂等,可开展广场舞、戏曲表演等群众休闲活动,其中乡镇图书阅览室总面积均超过80m2,图书数量达到22000册以上。农家书屋已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面积普遍超过40m2,书2000册左右。可见,A县乡镇图书馆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近年的大力发展已初具规模,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公共服务水平较以往也有较大提升,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1 阵地作用发挥不够

强化文化阵地建设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提高文化建设质量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图书馆是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发挥好图书馆的文化阵地作用是建设乡村文明的应有之义。A县各镇文化站图书馆、农村书屋均存在利用率偏低问题,乡镇图书馆全年借还册次不到500册,农家书屋几乎没有农民借阅。图书阅览室仅在文艺队伍训练及上级检查时随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开放,平时并不提供图书服务,同时图书阅览室经常存在被其他文艺活动占用情况。由此可见,A县农村图书馆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违背了图书馆建设的初衷,其阵地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1.2 考核体系有待完善

图书馆建设本身是一项周期长、见效慢、资金投入较大的工程,基层情况千差万别、参差多态,不同地区经济基础、工作环境大相径庭,考核工作必须针对实际,不能套用一个模版、一把尺子。A县农村图书馆一直以来都没有建立明确的考核指标,2019和2020年度的考核标准也只是要求“有所增长”,导致图书馆实际工作内容以增加藏书和桌椅数量为主,现行考核指标难以保证农村图书馆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重形式轻实质的考核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1.3 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农村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费,经费问题也是各级图书馆面临的最大问题。重经济轻文化的政绩观使得乡镇政府每年在文化事业上的投入资金严重不足。A县各乡镇文化站每年5万元的运营经费预算要同时用于图书阅览室、文化信息资源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室、儒学讲堂等多个部门日常运营维护,分摊到图书馆建设的经费实际寥寥无几,导致图书更新缓慢,由于缺乏工资报酬,馆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因此受到影响。

1.4 人才队伍亟需加强

馆员是图书与读者的桥梁,是图书馆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在农村调研时发现乡镇图书馆员大都身兼数职,工作经验不足,且缺乏专业培训,对图书馆的相关技能和业务知识知之甚少,在管理上无法做到合理规范,同时由于馆员精力有限以及责任担当意识不强,经常忽视图书馆的日常管理,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图书馆日常运营维护方面的问题,馆内设施损坏、图书丢失等问题突出。

可见A县虽然构建了完整的农村图书馆服务体系,但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文化作用。实际上图书文化的普及仅靠工程建设很难形成良性的发展。近年来A县政府出台的文化建设文件中,对于农村图书馆建设一般只要求有,没有图书馆的具体考核指标,无法准确把握农村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方向,许多农村图书馆设施完善,但缺乏专职工作人员,图书馆员往往身兼多职,图书馆成为应付本级各项工作和上级部门繁多的考核检查的面子工程。

2 农村图书馆如何发挥阵地作用?

图书馆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在乡村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图书馆建设既要将地方特色融入阵地内容,又要及时加入新内容、引入新模式,让文化阵地保持活力。

2.1 调整藏书结构

新形势下,图书馆必须适时调整工作思路,提高图书馆的藏书质量,才能更好适应读者对知识的需求。不同于大中型图书馆面向中高等知识分子,农村图书馆的服务主体是农民,因而图书采购应充分考虑农民需求。农村读者以留守中老年为主,与其他年龄段读者的功利阅读态度不同,中老年读者更多将读书作为一种提升生活品位和娱乐消遣的方式,在书籍选择上要把握好他们的阅读兴趣。这就要求图书馆定期开展活动,拓宽与读者的交流渠道,深入了解读者需求,以明确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馆藏资源。

2.2 创新办馆模式

农村图书馆要打破单一办馆模式,积极探索实际、实用的多元办馆模式。图书馆所在地理位置不同,实际情况不同。经济特色不同,其建设方针、发展规划也不同。图书馆应根据自身情况.以实用为原则,积极探索新型发展模式。如联合中小学图书室共建共享,定期动员学生开展图书馆活动,营造乡村人的学习氛围。可以借鉴馆际互助的模式,实现图书在乡镇内部或乡镇之间流动。图书资源是一个流动的有机体,一定要不断更新而且需要和相关的其他资源相互弥补才能相得益彰。馆藏图书通过定期流动,既可以保持图书的循环更新,保持读者的阅读兴趣,又可以最大限度整合资源,缓解乡镇图书馆建设经费不足的现状。同时随着图书馆资源的电子化,读者们对资源的时效性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单纯增加纸本藏书量不足以满足读者要求,因此图书馆业务应逐步实现由实体收藏向图书电子化的转变。

2.3 重视捐赠工作

经费不足一直都是掣肘图书馆发展的主要因素,对于省市级别的城市图书馆来说,接受赠书有利有弊,但农村图书馆面临经费短缺、资源有限等问题,如能选择性地接受部分捐赠图书,将极大的缓解经费压力、丰富馆藏资源。基于此,图书馆应制定合理的赠书政策,其中应包括赠书要求,明确接收哪类文献资源,不收哪类资源,及明确赠与双方权利,并辅以回馈机制以激励捐赠者。同时要妥善解决好捐赠图书的善后工作,接受捐赠既是一份收获,也是一种承诺。

2.4 改善工作作风

中央对文化建设态度明确,近年一号文件中也都有加强公共文化建设的身影,但政策一落实到基层就大打折扣。要着重解决乡镇领导班子工作作风不实问题,不给文化投机行为留有生存空间。图书馆工作不是谁都能胜任,一名合格的有专业素质的图书馆员,能够给图书馆带来长远的积极影响。针对农村图书馆普遍存在缺乏专业性人才的问题,必须制定相应优惠政策,吸纳专业人才到农村基层图书馆任职,对现有图书馆员也要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

总之,图书馆肩负着建设农村文化和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重任,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及培养文明乡风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期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A县的例子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农村图书馆发展已成普及之势,但收效并不明显,如何进一步发挥农村图书馆的文化阵地作用,仍是各界学者和政府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只有将图书馆的发展融入到乡村生活和新农村建设之中,使图书馆资源得到广泛利用,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文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周菁齐,阮海红,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社区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图书馆,2014(6):105-109.

[2]臧运平,宋桂娟,郑满生,等,我国农村地区公共图书馆建设的诸城模式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 (5):4-16.

[3]朱捷英.全民閱读视域下中老年阅读及其推广探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 12):99-101

[4]邱葵.圊人访谈:收藏捐赠图书的利弊[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9 (5):87-94.

[5]张友臣,防止和反对文化建设中的形式主义[J].人民论坛,2018(10):128-129.

[作者简介]欧阳兆灿(1993-),男,华东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科社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王俊文(1970-),男,江西瑞金人,博士,华东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三农”问题与农村社会治理。

猜你喜欢

文化建设农民
耕牛和农民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
农民
取消农业户口,农民还是“农民”吗
农村社区廉政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探究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
做农民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