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推广社会化转型刍议
2020-12-14秦晓昕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主体是国家各级政府的农业推广部门,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时间推移,新时代背景下,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主体弊端渐显,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农业技术承接客体小农户接受现代农业新技术能力不足,意愿不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及社会组织趁势补位,谋求发展壮大,自发地通过多种途径融入农业技术推广链条,且优势明显。一些地区通过实践,农业技术推广社会化转型取得初步成果,探明农业技术推广社会化转型可行路径。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社会化;转型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国家对农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强,中央对“三农”更关心有加,连续多年的一号文件均围绕“三农”问题展开。2013年、2013年、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政策,2019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的通知。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贯穿于“三农”问题的方方面面,是实現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手段,农业技术推广社会化转型已势在必行。
1 农业技术推广主体现状分析
1.1 农业技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农业技术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农业技术仅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即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主要是物化形态的技术,有时也叫“硬技术”。包括新农具、新农药、新品种等以实物为研究对象阿科技,通过新的施肥技术、栽培技术等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技术。广义的农业技术既包括农业生产技术(自然科学技术),也包括农业经济管理(社会科学)。其中农业社会科学方面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组织协调、经营决策战略的制定、生产管理等。本文重点研究硬技术范畴。
1.2 农业技术推广主体存在弊端
1.2.1 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主体为自上而下行政推动的模式。在市级农业农村部门,分工较细,有植保站、土肥站等专业科室,专业人员也相对较多,县级分工则较为粗放,在最接地气的乡镇一级就只有农业综合服务了。上面的农业技术推广以指令性传递到基层,存在沟通不畅的现象,对农户的技术需求信息反馈机制缺失。
1.2.2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职能弱化。随着乡镇一级体制不断变化,传统的农技站、农机站等“七站八所”早巳不复存在,早年的专业技术人员流失殆尽。现有的综合农业服务中心,职能不再是以农业技术推广为主要职能。本来是事业单位,却承担大量的行政职能。
1.2.3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能力不足。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薄弱,科班出身的专业技术人员较少,多为军转安置公益岗、合同工、劳务派遣工等,很难适应农业新技术推广要求。
1.2.4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激励机制缺失。乡镇一级大多财力薄弱,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支出占比较少,激励机制更无从谈起,各种考核也只是流于形式,无实质性激励作用,农技人员的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
2 农业技术承接客体的现实情况
自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为来,农业技术承接客体主要为小农户,生产方式相对落后,与现代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的矛盾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小农户耕地碎片化
目前在华北地区农户耕地面积人均533.6 - 1000.5m2,以平均农户家庭人口3-5人计算,农户耕地面积多在1600.8 - 4669m2之间。因为耕地肥沃程度不同,这些本来就相对碎片化的耕地,又被划分好几块,制约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
2.2 农户文化素质较低,接受能力弱
随着工业化程度不断提升,很多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农村青壮劳动力选择进城务工,转型为产业工人, “空心村”现象普遍,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普通缺乏接受农业新技术的能力。
2.3 农村留守人员接受新技术意愿不强
农村留守人员目前脱离农业生产的趋势也较为明显。随着第二、第三产业在农村的发展,就业机会增加,一些留守妇女也开始加入务工行列,逐步脱离农业生产。一般妇女就地就近务工月收入在2500元左右,比一亩地一年的收益还要多上一倍,对采用农业新技术积极不高,只是选择最简单的耕作模式,省事省心就好。
2.4 农业技术推广漠视化
当下农民普遍存在一种认识误区,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新技术,产生的收益和务工收益相比,仍相对较低,对农业新技术滋生心理上抵触、感情上漠视的情形。之所以没有放弃耕地,是农民对土地一种朴素的情怀。因此,普遍采用的是一种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粗放的经营方式,广种薄收。长此以往,会对农业生态造成很大的破坏,削弱农业持续化发展的能力
3 农业技术推广社会化转型路径
传统的农业技术生产、推广链条存在的脱节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发展环境友好型生态农业遇到瓶颈,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和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加剧。因此,打破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强化社会化分工协作,让更多的社会主体参与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来,加快社会化转型步伐。
3.1 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内涵
是指与农业相关的社会经济组织为满足农业生产需要,为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经营主体提供各种服务,如耕、种、灌、收、防疫灭病、技术指导及良种、生产资料供应和产品销售加工等。
从服务上看,有供应服务、销售服务、信息服务等;从服务的组织看,有乡村集体内部的服务组织、农业技术部门的服务组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从服务的类型看,有服务风险型、政府引导型、龙头带动型。
3.2 农业技术推广社会化有利因素和途径
传统的政府主导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缺位,自有草根阶层的民间组织或团体替补,一些社会化分工的萌芽开始发育。
3.2.1 农资销售大户把农技推广和自身利益捆绑。如化肥销售大户免费为农户进行土壤检测,指导农户配方施肥;一些农药批发零售大户在销售农药、遵从政府出台的告知书制度的同时,积极向农户开展农药知识普及,到田间地头现场诊断病虫害,指导农户科学喷洒农药。甚至有些大户看到商机,自发采购植保无人机,参与政府主导的飞防招标。
3.2.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动寻求、采用新技术。一些新型职业农民、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生态园区从自身利益出发,为增加自身农产品竞争力,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较高。一些新型职业农民、家庭农场自发参与地方农广校培训、参加专家教授的讲座,通过知识技术更新来增加自身收益水平。
3.2.3 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参与社会化分工,建设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太型工厂,建设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等,在自身获得收益的同时,无形参与农技推广社会化链条中来。
3.3 政府在农技推广社会化中的作用
在农技推广社会化进程中,政府仍不可缺位,应积极发挥政府的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
3.3.1 积极引导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壮大自身实力,在不断提升农产品产量、质量、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辐射带动农户采用农业新技术。
3.3.2 出台相关激励政策,鼓励相关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农业技术社会化进程。
3.3.3 合理调配资源,为参与农业技术社会化转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关社会组织提供税费优惠和信贷支持,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社会化转型良性循环。
4 农业技术推广社会化转型实践
山東省菏泽市以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内容系统化、主体多元化、服务社会化、供给双重化”为指导原则,积极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加快培育规范化服务市场,持续给予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涉农企业税费优惠、信贷优惠,从以下几种模式进行农业技术推广社会化的实践。
4.1 以政府公共服务为主导模式
今年小麦赤霉病有大面积暴发趋势,菏泽市及时决策,采用高效率无人机进行集群飞防飞控作业。以各县区为标段,以乡镇(街道)为单位进行集中招标,以单机单架日均飞防26.67hm2为标准,20架以上为投标主体。短时间内调集数百架植保无人机投标,一周内,逐村飞防,成方连片小麦种植区全部飞防一遍,有效控制了小麦赤霉病的蔓延,保障小麦主产区丰产丰收。
4.2 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模式
针对农田基本水利设施管护难、运维难、财政投资效率不高的实际情况,菏泽市各县区均设立专业农田水利灌溉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和受益主体,统一进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以各村集体为单位自成体系、自成网络,村集体派出管理员作为水利公司员工,为村民提供电路维护、水卡充值服务,村民在地头刷卡即可灌溉,提高了效率,节省了时间,节约了水资源,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灌溉难的问题。
4.3 农民合作社组织模式
由于农户为平整土地方便,减少劳动量,多年来养成了用旋耕机作业,造成土地腐植质存在浅表10公分左右。加上不合理使用化肥,造成耕地肥力退化严重。为此,菏泽市连续多年推行土地深耕养肥,改善土壤质量的政策。以乡镇(街道)提供补贴,由农机合作组织实施,村集体统一规划地块,农户承担合理费用的方式,调动农户积极深耕,取得良好效果,土地产出明显增加。
4.4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模式
由山东省供销社和菏泽市城投集团共同投资20亿元,打造建筑面积达60万m2的智慧冷城项目。采用“互联网+供应链物流”的建设理念,打造融合加工仓储、冷链物流、生鲜电商于一体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和骨于节点网络,补齐了菏泽农产品产地“最先一公里”、城市“最后一公里”短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可实现年交易额100亿以上,带动就业近万人。
当前,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和社会组织参与农业技术推广的意识已经觉醒,农业技术推广社会转型的窗口机遇期正在开启,农业技术推广社会化的路径逐渐明晰,局部性转型实践取得明显成效,农业技术推广社会化转型必将有越来越多的非政府组织参与进来,农业技术推广必将走向深入。
[参考文献]
[1]韩俊.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J].农村经营管理,2019( 10): 26-31.
[2]傅新红,马文彬,杨锦秀.试论农业技术创新的内涵和特征[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3 (04):332-335.
[3]李凌增,叶美欢.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4( 09):13-14.
[作者简介]秦晓昕(1974-),男,山东菏泽人,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农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