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问题意识培养析探

2020-12-14李玉成

考试周刊 2020年92期
关键词:培养对策问题意识初中物理

摘 要: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物理问题意识,是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物理学习思维能力的需要。初中物理教师应当紧密结合新课改的思想,深入解读影响学生问题意识提升的因素,积极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反思,促使学生物理问题意识的形成。

关键词:初中物理;问题意识;培养对策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知识习得的过程中,“思”是一个极其关键的元素,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发挥学生在知识习得中的主觀能动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的关键所在。在国家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物理教育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科学精神的培养,要求物理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构建以“探究”为主线的物理教育模式。而“问题”,则是学生积极“探究”的起点。基于此,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科学思维,“问题意识”是一个极其关键的元素。

尚处于学龄前的孩子,都懂得问“十万个为什么”。然而,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却越来越沉默,问题越来越少。这样的现象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思考:是什么让现代的孩子问题意识越来越弱。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问题意识薄弱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学生不会积极主动思考,习惯于被动接受,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这是一个可悲的教育局面。这种缺乏主动思考的知识习得,难以实现培养学生物理探究、科学思维的目标。因此,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应当紧密结合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现状,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物理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物理核心素养。

一、 问题意识的内涵

顾名思义,所谓问题意识,是学习主体对问题的感知、态度和行为。问题意识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是否积极思考息息相关。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否能够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与学生自身的因素以及教师的引导紧密相连。初中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积极创设问题教学的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使学生主动思维,进而实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目的。在这里,笔者需要强调的是: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科学引导、强化,方能促使学生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增强问题意识。

二、 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开启科学大门的钥匙。物理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结构极其相互作用以及运动规律的自然学科,在物理的教学中,夯实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如基本的概念、规律;提高学生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物理探究的意识、能力和乐趣,是物理教学之使命所在。而应试化的物理教育模式,导致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受到制约,学生的质疑能力、思维能力不强,直接影响了其物理综合素养的提升。在此背景下,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物理问题意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物理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的需要

现代教育要求“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在知识习得过程中“自主、合作和探究”,力求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实现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在此教育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摒弃传统灌输式的教育模式,积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提高学生的物理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问题”具有驱动型,在问题的驱使下,学生将会积极主动思考、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这与传统习惯于接受的学习模式相比,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对全面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探究”是主线,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学习方式。物理教学如果没有探究,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将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而“问题”则是探究的起点。学生唯有发现物理问题,基于好奇心的驱使进行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解答问题,最终实现物理学习的目标。由此可见,教师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对培养学生的物理探究能力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是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的需要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而思维则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核心元素。对初中学生而言,物理是一门具有较强思维性的学科,无论是宏观物理还是微观物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物理的教学中,“背”绝不是物理知识习得的有效方式。依靠“背”的方式,很难实现理想的学习效果。正如孔子所言:“学而不思则罔”,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不思考,将会导致对知识理解不深、不能科学合理利用知识进而陷入迷茫。由此可见,“思”在学生知识习得过程中的重要性。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积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整个过程能够促使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探究和建构,让学生的物理思维活跃起来,进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目的。

三、 初中物理教学中影响学生物理问题意识提升的因素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影响学生物理问题意识提升的因素是多元的,如教师因素、学生自身因素以及学习环境因素等。而教师因素以及学生自身的因素为主要因素。文章中,笔者暂且分析主要因素。

(一)教师的因素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课堂教学的主导,引领着整个教学发展的方向。学生知识习得的方式,与教师的引领息息相关。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教师习惯的教学方法是:“复习——导入——讲授——巩固——作业”,这样的教学过程,看似无懈可击,但深入解读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种典型的知识传授的教育模式,学生的学习的主体性得不到彰显。一方面,无论是复习还是讲授、抑或巩固和作业,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该模式下,只能被动接受而缺乏主动探索和主动建构;另一方面,这是一种典型的以知识为主线的教育模式,知识贯穿于整个教学课堂,忽视对学生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这种机械的教育模式,又如何能够激发学生在知识习得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呢?

除此之外,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教学的情境。而实际的物理教学现状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习惯于知识的传授和灌输,缺乏创设问题情境的能力。即使有时候进行课堂提问,也不过是简单的“一问一答”,问题缺乏思维性、探究性、启发性的现状,也难以实现培养学生物理问题意识的目的。

(二)学生的因素

“内因是事物發展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内因决定外因”。在问题意识的形成方面,笔者认为:学生是主要的“内因”。纵观一个班级的学生,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积极主动建构并提出问题;而部分学生长期被动接受,很少主动探索和主动建构,这就与学生自身的因素息息相关。首先,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关。笔者认为:知识储备与学生的问题意识呈正比例关系。一般而言,学生的知识储备越多,眼界越宽广,其认知能力也就越强,对问题的思考和见解也将会有所不同。而知识基础薄弱的学生,很难做到发现问题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其次,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动机等息息相关。拥有积极学习态度的学生,在知识获取的过程中,会积极主动探索、认知,进而也更加容易发现问题。反之,被动学习的学生,其思维一直处于惰性的状态,也就不容易发现问题了。

由此可见,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不仅与教师的引导与教育方式息息相关,同时也与学生自身的因素相关。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科学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促使其问题意识的提升。

四、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有效性对策

(一)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正如前面我们所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针对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中“满堂灌”的教育现状,教师应当结合教学需要,精心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物理问题意识。例如,笔者在初中物理“大气压强”的教学中,精心设计了如下教学情境:

首先,用一个小“魔术”作为情境导入:瓶口吞蛋实验(一个细口瓶,放入若干纸片并点燃,火熄灭后,马上将鸡蛋放在瓶口,鸡蛋慢慢被瓶口吸进了瓶子力)。这个神奇的实验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呢?带着疑问,教师开展了第二次小实验。其次,开展覆水实验。在开展实验之前,提出问题:如果用食指堵住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管口下端,注水,水会流出来吗?大胆设想:如果管口开口朝下,水会流出来吗?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交流、讨论。教师再进行实验演示,验证学生的结论。这样的教学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在知识习得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对培养学生的物理问题意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除了以上实验性的问题情境,初中物理教师还可以创设的问题情境有很多,如实践性的问题情境、启发性的问题情境、生活化的问题情境、竞争性的问题情境等,不同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实现不同的教学效果,但对培养学生的物理问题意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鼓励大胆质疑,科学引导反思

俗话说:学成于思,思源于疑。针对部分初中学生在物理学习中被动学习、被动接受的现状,初中物理教师要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科学引导反思,促使学生物理问题意识的形成。首先,初中物理教师应当积极构建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认真倾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一样的思想和见解,通过民主教学氛围的营造,给予学生质疑的勇气和信心,为培养学生的物理问题意识奠定基础;其次,科学引导学生反思。反思的过程,也是学生物理问题意识形成的过程。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电功率”的相关知识时,很多学生简单地认为:两端电压高的灯泡亮,反之则暗。基于此,笔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3V 6W”,“6V 3W”的两个灯泡,谁更亮?问题提出,学生便开始有了各种猜想。为了印证学生的猜想,笔者引导学生进行了实验验证,在此过程中,学生发现:灯泡的明暗程度,其实不是由电压决定的,而是由实际的电功率决定的。这种积极引导学生猜想、反思的物理教育模式,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问题意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赵飞马.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2]方海宁.学生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作者简介:

李玉成,甘肃省平凉市,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花所中学。

猜你喜欢

培养对策问题意识初中物理
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浅议
公安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对策初探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对我国文化经纪人的素质培养探讨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个性化阅读的原动力